,

迦南,還是埃及 ──關于“海歸”的思考(蔡志明)

蔡志明

本文原刊於《舉目》17期

熱門話題

       現在海外的中國人,有一個熱門的話題,就是要不要回大陸去尋找發展的機會。而在國內,“海歸”這個名詞,到處可聽到。

        我是上海人,幾乎每年都回去看看。這次回去,幾個朋友一見我就問:怎麼,要海歸啦?

        有一天坐地鐵時,還驚奇地遇見我在加拿大教會輔導過的學生,她拿了北美的文憑回去,剛找到了一份工作。

        我不由得回想起幾年前,在加拿大的留學生,特別是學計算機的,都爭著要往美國去,因為那裡的待遇好。而如今又都在談論國內怎樣有發展、容易掙錢了。

        作為基督徒,當我們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比如該往哪裡去安家、發展時,我們會首先考慮:這是神帶領我往那裡去嗎?

       十幾年前,我來加拿大的時候,我是經過了禱告和等待的。那時有經濟的原因,更有信仰的原因,我確信是神把我帶到了我的迦南地。

        聖經《出埃及記》講到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往神所應許的、祝福的目的地──迦南地。一路上他們遇到許多艱難之處,甚至斷糧缺水。他們就向帶領者摩西發怨言,責 怪他不該將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他們留戀在埃及地吃得飽足的日子,卻忘了那種為人奴隸的痛苦。他們情願回頭看,眷戀過去。

        但今天,究竟哪裡是我們移民的迦南地呢?我們怎麼樣把家搬來搬去呢?難道我們也要像許多人一樣,好不容易來到海外,又後悔,想放棄回去了?或是下了很大決心回國發展,一遇挫折又打退堂鼓了?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來到海外的中國人,除了留在後面的親情,可留戀的東西不多,可以說是背水一戰,心情倒也決然干脆許多。

       但近十年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帶給許多人財富與機會,以至于出國十幾年的學子們感嘆,是不是我們也像台灣七十年代出來的留學生一樣,錯失了國內經濟起飛的黃金時間?因為他們回去一看,過去比他們差很多的人,輕輕鬆鬆成了有產階級。

       尤其最近出國的人,在國內已有相當的基礎了。一出國,就懷疑自己是否選擇錯了。有人才來幾個月,就放棄努力,打道回府了。

        這次我在國內還遇見幾位在北美賣了房產,回去準備大幹一場的海歸。有的投下去的錢已去了一大半,有的半年還沒有找到工作,正處在堅持下去、等待曙光出現,或干脆放棄、撤退回頭的猶豫中。他們倒好,又在回想北美的好時光了。

        這就是今天一個混亂的世界裡,忙忙碌碌的人的寫照。我們也身處這移民的潮流中,那麼,究竟哪裡是我們在世上的迦南地,哪裡又是埃及地呢?

第一結論

        當年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往迦南地去,請問那時的迦南地,比埃及繁華、富足嗎?恰恰相反,埃及在當時是一個相當強盛繁榮的地方。

        而以色列人將要前往的迦南地呢,對他們來說卻是個未知之地,不曾有過繁華的名聲,況且路上還要經過一大片荒漠的曠野。

       如此反差對比,就引起我們思考:神為什麼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而去迦南地呢?

       查考《出埃及記》,神說祂聽見了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奴役所發的哀聲。而這種為奴,不僅是身份上的,更是信仰上的。以色列是一個敬畏耶和華獨一真神的民族,而埃 及地卻是一個拜偶像盛行的地方。所以神要帶領以色列人,離開為奴受壓制的地方,更是要遠離一個不敬拜真神,信仰混亂、充滿罪惡的環境。

        神要他們去迦南地,是要他們進到一個單單親近、敬拜神之地。神對摩西說:“我必與
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証據。”(《出》3:12)

        因此,當今天我們面臨遷移的選擇時,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在哪裡我的生命更得益處、更得造就?在哪裡我與神的關係更好呢?如果我的動機,僅僅是為了追逐一個比現在更好的薪酬、位置,並將這個考慮凌駕在我的信仰之上,那麼我要去的那地方,就不是神祝福、允許我的迦南地。

        說得直接了當點,我今天無論移向哪個國家,倘若這遷移的結果使我更親近神,那麼那裡就是我的迦南地。但如果結果是使我遠離神,那無論是來北美,或回中國,就都會成了我的埃及地。

       因此我就有了第一個結論:什麼地方不是重要的,但在這個地方,你個人與神的關係才是最重要的。

        2002年底我回上海,去探望一對以前同在加拿大教會的夫婦。他們從台灣移民加拿大,現在又遷往上海發展.

       他們帶我去了虹橋開發區,那裡有一個獨特的聚會,成員都是從海外來上海工作生活的華人。他們每週固定聚集一起查經、唱詩、敬拜神。他們告訴我,像這樣的小組,在上海有十幾個。每逢大型聚會時,會有四百多人參加。

        值得一提的是,提供聚會場地的那對夫婦,早期從溫州去義大利定居,在歐洲沒有機會認識神,後來回國發展,奇妙地是通過這個華人基督徒團契全家歸向了神,並開放家庭熱心事奉。

        我不由想到,這些原在海外的弟兄姊妹,各人可能有各樣的原因回國求發展。但他們在這裡認識神、事奉神,那中國就是他們的迦南地了。

第二考量

        留在海外,或是選擇回國,要注重與神的關係。那麼與人的關係又如何呢?這是我對“海歸”的第二個思考。

        這次回國,照例是忙忙碌碌。見了許多朋友,有些是以前國內教會一起聚會的弟兄姊妹。其中有兩對夫婦,因很熟,每次回去都有一聚。但這次很特別的是,兩位太太都先個別約我談話,話題一開就談到了她們的家庭。

        她們說,他們的丈夫都有了自己的事業,照時下流行的說法“正往大處做”。忙得天天晚上在外應酬,三百六十五天數不出幾天是在家裡過的。夫婦很少有溝通的時間,漸漸地引起埋怨猜疑。錢是多了,但夫妻關係上亮起了紅燈,以致她們都感嘆,情願錢少,只希望丈夫花時間在家裡。

        而她們的丈夫則說:自己哪停得下來,走到今天這一步也不容易。況且現在經商就流行這種文化,自己不學著去應酬,那生意也別想做了,等等。

        這些話,我聽來好耳熟。因為在加拿大的朋友中,也已經有好幾個類似的故事。先生認為在北美不能伸展抱負,對太太說:你帶著孩子在這堅持幾年,我回國去為這個家再拼一下。闖蕩的結果呢,把家庭拼散了。

        以致于後來只要有人問我,對回國發展的意見,我給的第一個建議,不是要他考慮事業計劃的可行性,卻是:要回去就夫婦一起回去。不管什麼理由,要走就一家都走,家庭更重要。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夫妻沒有準備好,在那樣的環境,夫妻在一起的,不也照樣出狀況嗎?

       我又想到了上海的那兩對夫婦,我曾經認為他們若是離開了那個喧嘩、充滿誘惑的城市,來加拿大這安逸寧靜的地方,是不是就沒這麼多煩人事了?

        但我不能說服自己的是:在什麼地方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定就是中國的環境有問題嗎?我們在海外,不是也看到從國內出來的家庭出了問題?有時我不是也感慨,他們若是當日不出來,不用面對那麼多新環境的適應與挑戰,安穩呆在國內,說不定就是白頭偕老的美滿夫妻呢!

        這些思考,再一次將我帶回那個結論:去什麼地方不是最重要的。與神的關係如何,並在此基礎上的與人的關係如何,才是最重要的。

        在我們教會,有一對夫婦在國內時,關係瀕臨破裂。來到加拿大後,接受了福音,被主耶穌的大愛所觸摸,夫妻的關係有了轉變。在教會舉辦的一次婚禮上,他們本來 是來賓,也站出來,請求牧師為他們的婚姻祝福,在神面前更新他們的婚約。他們過去,因為沒有神,就有太多的矛盾與衝突。現在他們認識了神,也在夫妻關係中 重新認識了對方。多美的一個見証!他們來北美,就是來到了他們婚姻蒙祝福的迦南地。

        而這次在上海見到的那些從海外回去的弟兄姊妹,他們不僅在重新尋找自己事業的定位,也在那裡建立起一個屬靈的大家庭,彼此扶持親近神,為主做美好的見証。例如其中有對夫婦工作忙碌,卻在一所大學帶領一個學生團契,領人歸主。

        身為海歸,也面臨許多的挑戰與困難。但他們與神有美好的關係,夫妻之間、弟兄姊妹之間,進而與周圍的人之間,都展現出一種令人羨慕的關係。我相信,他們選擇回去,是神所祝福的。他們不也是來到了人生中又一個蒙福之地嗎?

結論

        今天的世界,隨著科技、信息現代化的突飛猛進,國與國的界限正變得模糊。人員的流動更加頻繁。也印証了聖經中所說,世人都是客旅、是寄居的。當一個遷移的選擇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當我們為是留在海外,或是回國求發展舉棋不定的時候,讓我們安靜在神的面前,問自己一個問題:

        在我將要選擇去的地方,我與神的關係是不是更親近呢?我與家人、與周圍人的關係,是不是更好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就知道,這是一條神所祝福的路,那我們就去吧!

作者來自中國上海,1990年到加拿大,現定居蒙特利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