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19.06.17
辛立
經文:參孫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園,見有一隻少壯獅子向他吼叫。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他雖然手無器械,卻將獅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樣。他行這事並沒有告訴父母。(《士》14:5-6)
很多人讀到參孫的故事,也許都會有疑問,為什麼參孫剛剛走出家庭,走向“世界”,就想和異族女子結婚(這是律法禁止的事)?聖經用參孫“下到亭拿”(《士》14:1)和“上來稟告父母”(《士》14:2)“一上一下”兩個詞,描述他的生命走向。
《士師記》接著的敘述,讓人對參孫的故事更難以理解。“參孫對他父親說:‘願你給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悅她。’他的父母卻不知道這事是出於耶和華,因為他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那時,非利士人轄制以色列人。”(《士》14:3-4)
為什麼參孫的父母“不知道這事出於耶和華”,這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在婚姻這件人生大事上,參孫看到非利士女子,就喜悅她,之後,他才去徵求父母的意見。他父母起初不同意,但參孫堅持,父母便跟他一起“下”到非利士人居住的亭拿去,向女方提親。但是在去的途中,參孫卻沒有同行;以至於聖經寫道,參孫打死了一隻少壯獅子,父母竟然不在場、事後也沒有被告知這事。
第二次,在娶親的路上,參孫又沒有和父母親同行。在途中,他從被自己打死的獅子屍體內“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裡,給他父母,他們也吃了。只是沒有告訴這蜜是從死獅之內取來的。”(《士》14:9)
參孫在出生前,天使就告訴了他的父母如何教養這個歸耶和華為聖的兒子:他要一生作拿細耳人。而拿細耳人“在他離俗歸耶和華的一切日子,不可接近死屍。甚至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姊妹離世,也不可接觸他們的屍體。”(參《民》6:6-7)但參孫所行的,完全破壞了律法的規定,也使父母陷入了不潔淨的尷尬處境。
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參孫與父母的關係之顯著特點是:參孫喜歡先做決定,再告知父母;喜歡獨來獨往;不喜歡告訴父母自己隱秘的事情。因此,這個家庭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即父母對孩子有許多看似知道、實際卻不知道的地方。
這樣的親子關係讓我們反思:
第一,參孫的父母雖然按照律法規範、教育兒子,卻不知培養和兒子的親密關係最為重要。以至於在重大問題上,父母和兒子之間沒有溝通;甚至婚姻的事情都是在兒子作出決定後,父母才無奈地附和。
第二,父母的教育並沒有讓孩子活出表裡如一的完整性。所以,父母和孩子看似是“同路人”,卻分別而行。參孫在做不潔淨的事情時毫無顧忌,在使父母陷入不潔淨的處境時,也沒有任何內疚感。
第三,最重要的,參孫的父母不知道耶和華的心意會如何在參孫的身上實現。他們為參孫娶親,也只是為了滿足他的生理需求,並不明白耶和華要以“娶非利士女子”的方式,讓參孫作以色列的士師,找機會攻擊非利士人。
從事少兒心理教育的基督徒專家有這樣的觀察:當父母用嚴格的外在宗教行為規範孩子,且這些要求又過於孩子所能承擔的量度時,孩子的性格會出現雙重性。
一方面,孩子表面上努力做到父母的要求,以得到認可;另一方面,孩子會出現孤僻,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的個性,他們常以惡作劇的方式,報復家長。一旦條件成熟,這樣的逆反心態可能會以離家、交損友、同居等方式表達出來。
參孫的表現,無疑就具有以上的特徵。
禱告:主啊,求你給我們智慧,讓我們從參孫和父母的關係中,學習如何教養我們的孩子,我們看到,參孫即使有蒙大福的出生背景,但因缺少了與上帝的密切關係、與父母的親密關係,便活不出從內到外的聖潔生活,生命最終出了問題。讓我們教養出裡外一致,敬畏你的孩子,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