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華人教會危機中的17個契機(張遠來)2024.05.04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04

張遠來

 

就像上帝在使徒時代的工作,教會每一次的復興,都產生於一場危機。換句話說,每一次使徒教會遵循上帝的旨意、順服聖靈的帶領,就會轉危為機,從而引發教會的大復興。同樣,縱觀今日教會面臨的種種危機,我們也看到17個可以抓住的契機。

一、學子事工搶先一步

北美華人教會的發展與增長,向來得益於新到訪者,比如學生。因此,學生事工一直是華人教會拓展的重點。教會越早接觸學生,越能與他們穩定地建立關係,也越容易向他們見證福音。

在筆者服事的教會,幾年前,隨著本地區留學生的減少,加上教會中學生領袖青黃不接,學生組基本上已經沒有在校的學生了。就在那個時候,有一位弟兄介紹了他非信徒的女友與我們認識。於是,我和師母開始在每週五晚,帶領他們學習新生命課程。差不多一年以後,女孩接受了洗禮。

我們為她倆代禱,懇求父神預備他們,重新開始我們的學生工作。

那時,我已經發現,由教師直接負責和帶領學生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認為,學生工作最好由學生自己領導。於是,我們決定訓練小牧者。當這對年輕人有志於帶領學生小組時,我們盡力支持。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雖然本地中國留學生少,但學生小組仍有16位學生穩定地參加。

隨著學生小組的重啟,我們發現另一個問題:這些學生單單喜歡參加學生團契的活動。兩年下來,只有一個人決志信主。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在赴美以前,我們就系統性地幫助過、保持著穩定關係的學生,來美國後,幾乎都能穩定地來教會。而到美國以後才和教會有聯繫的學生,信主的比例極低。

雖然我不能就此歸納出一條定律,但我們確實看到一個現象:時機很重要。搶先一步做好學子工作,是我們贏得他們的好方法。

也許,隨著政局的改變,留學生的人數會進一步恢復。但如果我們搶先一步聯繫他們,穩定接觸他們,真誠愛他們,切實幫助他們,適時地將基督的愛告訴他們,勇敢地將救恩之道傳給他們,留學生依舊會是美國華人教會增長的一個來源。

二、餐服團契接納配合

餐服(餐飲服務)業者是一個很容易被教會忽略,卻能比學生更長期、更穩定地聚會的群體。伴隨著走線“潤”(run)來的華人越來越多(註),這類信眾可能成為某些教會主要服事的對象。

筆者牧養的教會,自一年前,餐服信徒的比例,就已經超過了知識分子。然而由於餐服從業者週末工作更忙,多半無法參加主日禮拜,這讓我們對餐服信徒的牧養變得更加困難了。不過可以斷定的是,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

以往我們教會裡沒有餐服工作者,名義上的餐服信徒也幾乎不來教會。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陪同一位探親的老者去湖邊釣魚。那個時候,對我而言,釣魚是極其無聊的事,因此,我把老人開車送到湖邊後,便沿著湖邊,尋找可以傳福音的對象。

恰好,我看到一位中國男士,遂開始向他傳道。他說他去過教會,我告訴他我是牧師……我們相談甚歡,也互相留了電話號碼。不久,這位餐館的老闆開始給我打電話。我就向他傳福音。後來他們一家都信主了。接下來,我開始逐個走訪餐館,一個一個地向他們傳道,從此有接二連三的餐服人士信主。

牧養他們,有很大的困難,因為他們非常忙,週日是他們生意最好的時候,很難去教會做禮拜。另外,他們與知識分子基督徒溝通不太通暢。這讓他們對知識分子多的華人教會,產生了一定的疏離感。而知識分子基督徒有時候也有潛在的、不自知、不自覺的排他性,增加了餐服信徒融入教會的困難。

在對餐服弟兄姐妹用心牧養3年後,我開始鼓勵他們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感謝主,有兩間餐館的餐服人員,願意在主日先參加禮拜,再回去工作。而我們教會的會友,也願意為了他們,提前半個小時禮拜。

隨著越來越多的非知識分子華人來到美國,我們需要加大對知識分子以外華人的傳道、牧養、栽培,以及委任事奉職分。我相信,如果教會能謙卑地拆斷隔離的牆,華人教會就會有大的突破。

三、走出牆,本地宣教

教會要走出去,積極開展各種活動。特別是利用傳統節期、生日聚會、運動小組、興趣小組的活動,吸引本地華人參與,凝聚他們,跟他們傳道。

許多時候,教會無意之間,禁錮了自己的潛能,局限了自己的境界。我們很享受教會既有的團契親密關係,往往會形成不自覺的內聚,讓外人難以融入。久而久之就讓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群體,談不上有矛盾,但也說不上有親密感。

我們需要走出教會的舒適圈,走出自己的圍城,走進社區,見證福音。在真理上,我們必須保守,但在牧養和事工上,我們必須靈活。凡是有利於教會拓展、靈魂得救的,我們都可以做。

過去的幾年,我幾乎走訪過本地每一個華人商店和飯店,甚至亞洲人的超市,建立了一定的關係。走出去,迎進來,從隔離到接納,是我們可以拓展的路。

四、培養本堂牧者傳道

作為直接空降北美的華人牧師,我親身經歷了在北美牧會的艱難。我的深刻感觸是,如果可以從本地信徒中,培養出牧師、傳道,會比外來者事奉容易得多的。

基於這樣的認知,我盡所能地鼓勵本教會的信徒讀神學、參與事奉,從帶領小組禱告、查經,到至講道。為了幫助剛剛開始帶領查經的弟兄姐妹,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查經材料……

教會要有意識地培養本地的傳道牧者,從一般服事、帶領小組、講道、領導、奉獻傳道開始,鼓勵本地信徒最終成為傳道人。

五、引進牧師,帶來熱情

作為直接從大陸到北美就開始牧會的傳道人,我經歷了巨大的挑戰,甚至在做牧師20年以後,我都會質疑:上帝,你是不是真的呼召了我做牧師?然而,真實面對北美華人教會的光景,我依舊深信,俯就卑微地引進外地,特別是大陸有牧會經驗和使命感的牧者做傳道人,讓他們把熱情帶過來,正是不冷不熱的北美華人教會所需要的。

大陸教會的復興,並非自然條件使然。對比已經在北美生活多年的傳道人,我的總體感覺是,大陸傳道人更加拼命,更有單純的奉獻精神和信仰情懷。他們在困境中親身經歷上帝的寶貴屬靈經歷,是北美許多本地傳道人所沒有的。

如果北美華人教會能引進大陸經歷了實際牧會考驗的中年傳道人,也許能在北美華人教會所缺乏的屬靈品質上,起到補足的作用。

六、家庭門訓,二代牧養

為應對歐美等左派教育對孩子的毒害,需要家庭門訓,培養我們的下一代從小認識上帝,並帶領他們進入事奉。我們不僅要幫助孩子進入大學,更要預備他們在大學裡牧養上的對接。

七、二代信徒,青年傳道

毫無疑問,我們與下一代存在著看不見的代溝。教會對華二代信徒的牧養語言和方式,需要能貼近他們的生活。因此,培養年輕人的牧師,不要總是引進、外包。教會需要自己努力。

八、家庭團契劃歸片區

這種方式,能吸引慕道友,有益於組建家庭小組。

九、聖經栽培持守真理

小組查經和有系統的講道,能幫助信徒建立完整的信仰教義體系。

十、破釜沉舟迫切禱告

相對我過去在大陸教會牧養所經歷的,我認為北美華人教會的祈禱力度,委實太弱。

我們吟唱的《中國的早晨五點鐘》,並非一種理想,而是大陸信徒實際的經歷。我在國內的教會的禱告深度和長度,都遠遠超過北美華人教會——如今北美教會的禱告會,跪下來似乎都很難。

當然,我們可以說祈禱不在乎形式,但禱告至少需要迫切。我們需要危機意識,需要對上帝真誠的愛,才能有迫切的祈禱。

十一、教會宣教人人傳道

鼓勵會眾承擔大使命,人人傳道,人人牧養。

十二、走出漢語,拓展多語

就華人教會的拓展而言,我們需要從“華人”的特色和“院牆”(自我定位和設限)中走出去,成為社區型的教會,為將來建立多語種的教會做預備。

十三、查經祈禱,領袖合一

教會的危機,多半是領袖的危機;教會的撕裂,多半是領袖的分裂。因此,需要竭力保守合而為一的心。而保守領袖合一的最好方法,不是經常在一起吃飯、閒聊——小心那會成為論斷、結夥、紛爭的溫床。

領袖合一最好的途徑之一,就是:消除誤會,達成共識。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會領袖每週至少兩次,一起查經、祈禱和交通,以保持認知、教義和事工上的互相理解,互通而合一。有溝通才有心通,心通才能靈通,靈通才能事通,事通才有復興。

十四、管理團隊健全民主

教會的管理團隊,需要能體現教會的整體意志和需要。換句話說,需要給小組事工負責人機會,參與教會的管理。長執會應該是具體參與事奉者擔任的,而不是看威望和地位。

以筆者之見,有必要時,可以檢查被推選的長執的奉獻記錄。如果一個信徒在金錢上都不能奉獻,就別想他在服事上真的有忠心和有愛心。

十五、長執團隊受到制約

我們需要警惕,華人文化基因中,有獨裁的病毒。一旦有機會,這種病毒就會爆發。許多領袖一旦權力獨佔,哪怕僅僅是威望獨享,都會漸漸地變壞。

為此,教會管理者應該有任期限制,以保證不把權力者放在試探之中。同時,也能培養更多事奉者。

十六、拆毀院牆,本土拓展

如上述,“華人”教會既是特色,也是設限。實際上,教會如果沒有特色,也很難發展。不過,如果處境改變了,教會卻依舊被“特色”局限,那麼特色就成為了自我禁錮。

有條件的華人教會,其實可以考慮轉型為社區教會——從某些事工開始,吸引社區的信徒參與。在社區傳道,吸引更多人信靠耶穌。

因此,華人教會需要突破,比如:

重視青年事工:加強青年事工,吸引年輕人加入教會。可以通過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靈命培育等方式,來吸引年輕人。

促進文化融合: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會眾融合。可以通過開展跨文化交流活動,尊重不同文化的差異等,促進文化融合。

可以通過開展社會服務、參與公共事務等方式,融入主流社會,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此外,北美華人教會還需要加強自身的建設,提高教會整體的素質和水準。可以通過加強聖經教導、提升牧者和同工的水準等方式,加強自身建設。

十七、敞開胸懷,“潤來”宣教

這些年,“潤”來的華人數量,恐怕遠超我們想像。僅以筆者瞭解的兩間紐約福建教會為例:教會成立皆不到3年,但在過去的兩年裡,平均每間教會,每週有超過100位“潤”來的新人到訪。

筆者所在的城市,偏遠而寒冷,但這兩年依舊有不少“潤”來的華人。他們不該是教會的第三等公民,他們可以成為我們的弟兄姐妹。

對“潤”過來的華人宣教,無疑是我們可以立刻開始的事工。否則,如果佛教、道教,或者其他宗教群體,搶得先機,先擁抱了這個群體,我們就等於在我們的禾場裡,容忍,甚至是鼓勵了別的宗教建立根據地。屆時我們或會發現,是我們的懈怠,甚至是傲慢,讓我們錯失了上帝給予的機會。

無可否認,世俗化的衝擊、政治正確等等的圍剿,使得教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所有這些危機,都是我們突破的契機。筆者的一管之見,或許是我們可以思考的一種突破之道。希望關切教會成長的牧長、方家不吝賜教。

註:《新一波润潮对美国华人教会有什么影响?》,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3/april-web-only/fleeing-china-immigration-chinese-church-mission-zh-hans.html 

參考資料:

1. 劉傳章,《北美華人教會的過去、現在與將來》,https://behold.oc.org/?p=44199。

2.《一個特殊的華人群體——華人宗教組織》,http://qwgzyj.gqb.gov.cn/hwzh/134/824.shtml

3. 19世紀以來美國華人移民基督教信仰狀況分析 ,https://bing.com/search?q=%e5%8d%8e%e4%ba%ba%e6%95%99%e4%bc%9a%e6%95%b0%e9%87%8f+%e7%be%8e%e5%9b%bd

4. 劉權,《美國華人教會的社會功能探析》,https://www.sinoss.net/uploadfile/2010/1130/5637.pdf

5. 美國長老會:2021年減少5萬多名成員和100個教會,https://chinese.christianpost.com/news/pcusa-lost-51k-members-4-presbyteries-in-2021-stats-report.html

6. 羅天虹,《美國華人教會的困境與出路》,https://www.oc.org/gb_txt/bh0015/theproblemsandresolutionsofchinesechurchinamericadaniellaw.htm

7. 《排華歷史催生了19世紀的美國華人教會》,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2/may-web-only/chinese-church-north-america-history-exclusion-zh-hans.html

8. 美國華人教會數量:華人教會數量 美國 – 搜索 (bing.com)

9. 李愛慧,《當代美國華人基督徒的構成》,https://worldtrend.theblendingofthebody.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d20121201140041266.pdf

10. 蘇文峰,第⼗⼀課《海外華⼈教會現狀》,士每拿教會歷史視頻摘錄。

11. 蘇文峰,《當務之急——評估海外中國學人教會》,https://behold.oc.org/?p=23219

12. 談妮,《探源與展望——簡述美國華人教會之屬靈傳承》

13. 華人基督徒的七大劣根性,https://exposingmysteries.org/%E5%8D%8E%E4%BA%BA%E5%9F%BA%E7%9D%A3%E5%BE%92%E7%9A%84%E4%B8%83%E5%A4%A7%E5%8A%A3%E6%A0%B9%E6%80%A7/

14. 劉焱,《華人基督徒離教原因分析》,《福音與當代中國》雜誌第13期,https://gospelchina.cn/article-detail/116.html

15. 楊鳳崗,《北美華人宗教》,原載《中國宗教》,https://www.globaleast.org/wp-content/uploads/2001/05/ReligionInAmericanChineseS.pdf

作者來自中國大陸,現在北美牧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