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5.15
蒲正寧
跨時代的工具
作為一位經常在教會分享訊息的長老,我對於人工智慧(AI)在視覺藝術領域所展現的發展,感到非常期待與興奮。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見證了AI繪圖技術取得了驚人成就。這些進步不僅體現在商業界,對於基督徒閱讀聖經,也產生了跨時代的影響。
人類大多以視覺為導向,圖像可以幫助讀者更加生動地融入場景,並更深入地理解文字。AI繪圖將有助於聖經中的故事和觀念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這對於基督徒來說是一件非常寶貴的工具。它不僅使閱讀聖經的過程變得多元化,也為基督徒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實際上,圖像視覺化已經在兒童繪本中被廣泛應用。然而,不僅僅是兒童,對於成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信徒在閱讀聖經時也大有裨益。或許這將有助於他們更好地理解聖經的背景和故事,並激發人對聖經教義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此外,這種視覺化的表現方式將更能吸引注意力,幫助人更容易與聖經的資訊產生共鳴。
以一段眾所周知的經文為例:“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詩》23:2)倘若能透過AI展示出一隻羊,安詳地躺在青草地和水邊的畫面,相信讀者對這段經文會有更深的體會。
這不僅能激發信徒的想像力,還能促使他們對聖經內容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當然,我們在使用任何技術時都應持謹慎的態度。在運用AI創造聖經圖像時,必須仔細考量聖經原文和教義,避免曲解或斷章取義。它只是一項輔助工具,不能替代直接閱讀聖經。
此外,我們還需考慮到來自不同文化和信仰背景的人們對文字呈現的圖像可能有不同的詮釋。
以《詩篇》42為例
當我們在閱讀《詩篇》第42篇時,如何透過圖片的輔助,增強我們的理解與感受呢?
第一張圖是針對《詩篇》42篇的1-3節:
上帝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幾時得朝見上帝呢?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人不住的對我說:你的上帝在哪裡呢?
讓我們想像自己正是圖中那隻渴望尋水的鹿。不同於能儲存水分的駱駝,鹿在乾渴中難以存活,它在乾旱的土地上迫切尋求水源。
這隻鹿對水的渴望,象徵著我們對上帝拯救的渴望。但當你四處張望,尋不到上帝的蹤影,這種情境會讓你的內心產生怎樣的感受呢?
圖中鹿的絕望,能否幫助我們體會詩人的心境呢? 這個比喻強烈地突顯了人類對上帝的依靠,以及在逆境中迫切尋求上帝之面的心情。
第二張圖是42篇 6到7節:
我的上帝啊,我的心在我裡面憂悶,所以我從約旦地,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
詩中的場景轉換至詩人身處湍急大水之旁,巨浪似乎隨時都可能將他吞噬,洶湧的水流象徵著敵人對他不停的攻擊。在這無助的時刻,詩人只能向著他身旁的磐石發出呼喊。這不僅是外在救援的呼求,更是靈魂深處對上帝援手的迫切渴望。
一隻站在急流中又努力站直的鹿,我們見證了詩人在極端困境下的掙紮。他的內心從先前的渴望,轉化為更加強烈的焦慮和掙紮。這張圖片深刻地描繪了詩人在面對生命的風暴時,從渴望轉為急迫和絕望的情感旅程。
結語
以上兩幅AI繪圖,信徒可以以一個全新的方式理解和體驗聖經。讓我們看到了善用AI技術或許為基督教信仰的傳遞和實踐開辟了新的途徑。它還為牧者提供了一個在傳講或教導聖經時的強大的工具,使我們能夠以創新且有影響力的方式與當代世界溝通。
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在未來, AI將在幫助我們對聖經的理解和實踐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為臺北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中華福音神學院資訊中心主任,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副秘書長。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