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6.08
心韵
提高EQ的海龟技巧
“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这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日常问候。
我就职的学校,非常重视早期儿童的社会情感教育。老师会运用一项特殊的“海龟技巧”,通过模拟海龟的缓慢、深层次的呼吸,帮助儿童整理情绪,减轻焦虑,促进内心平静,从而纠正行为问题。
这个可爱的绒毛海龟,被称为Tucker Turtle。它为孩子们示范:
在感到愤怒、沮丧或心烦时,我们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我感觉很生气!”然后,在心里默念:“停”。接着, 进入你的“壳”,深呼吸3次,想像著在水中放松身体的每个部分。最后冷静下来,在能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时,走出“壳”。
这一方法,能教导儿童在情绪激动时,有效地冷静下来。当然,老师需要一次次地帮助孩童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再进行下一个步骤:“我没事,我可以处理这个问题,但我需要先冷静下来”。长期重复的练习,是养成海龟思维模式的关键。
无法将忧虑卸给上帝
随着成年,我们置身于更为复杂的世界,负面情感更加在所难免。对于我们这些成年的基督徒而言,属灵的“海龟技巧”又是什么呢?
圣经告诉我们:“你们众民当时时依靠祂,在祂面前倾心吐意;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诗》62:8) “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上帝,因为祂顾念你们。”(《彼前》5:7)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自己或他人的负面情感时,应当转向那位能接纳我们、医治我们的上帝。
这做法貌似简单,实则不易。成为基督徒并不等于变成洁白无瑕的天使,单纯的热情也不能使人成为完美的门徒。我们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
繁忙的生活和服事,常常使我们疏于整理内心,甚至意识不到心灵深处的委屈、孤单、害怕、羞耻感、挫败感。在服事时,也意识不到自己内心隐藏的功利性心理。
好些人是属于后知后觉的,我也不例外。负面感受好似高压锅里的压力,长时间积累会爆发,诱发罪、内心的不洁、怨恨,以及身心灵的疲乏与厌倦。
这些恶性情感,与“爱上帝、爱人的”宗旨相违背,阻碍我们顺服。因此,我们需要操练属灵的“海龟技巧”,即认知负面情感,向上帝坦诚交托,并接受从上帝而来的医治与平安。
因上帝坦然释怀
对很多人来说,像孩童一样承认自己正在负面情绪的感受中,等于承认自己不属灵,需要一定的勇气。
圣经中有很多人物展现出真实的情感,使我产生共鸣:“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 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诗》42:5)“我困苦穷乏,内心受伤。”(《诗》109:22)“耶和华啊,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诗》13:1)这让我们看到,将情感交托给上帝,正是承认我们对祂的需要。
先知以利亚因抑郁求死,大卫的眼泪记在上帝的册子上。约伯也遭遇了一系列苦难,但他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痛苦,而是剃头、撕裂衣服,用行动和言语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诗人亚萨在《诗篇》73篇中,勇敢地分享了他的情感经历。他一直与负面心理进行搏斗——我这样忠心服事的人,为什么得不到好处?恶人却无病无灾、万事亨通?他的心里充满怀疑、愤恨不平与嫉妒!
我向上帝诉苦,觉得自己善意对人,不做得罪人的事,常常委曲求全,却得不到回报。善心没有善报,感到十分沮丧和不公。
然而,从诗中我们看到,亚萨在进入圣所,专心敬拜、思索和祷告之后,情绪得到疏导。他明白了恶人的结局,对之前抱怨上帝感到羞愧,深感自己愚昧无知。他认罪悔改,重燃信心。
大卫每一次在上帝面前表达真实的情感时,哪怕是负面的,也仍然不忘对上帝表达信任和赞美。
他们都是因着上帝,才坦然释怀。
属灵的深呼吸
当乌云笼罩之时,我也停下来,进入避难所。我奔向全能的上帝,将一切带到祂面前,向祂倾心吐意,通过祷告和沉思,寻求安慰、指引和力量。这就是我的属灵的深呼吸。
上帝让我转眼看耶稣,因耶稣在世上同样经历了愤怒、悲伤和同情,祂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不公……我感受到天父关心我的情绪,祂任何时候都爱着我。“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诗》34:18)我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人若凭著自己,恐怕很难走出思想上的困境,无法手洁心清地在上帝面前事奉。我们梳理负面感受,为得到一颗清洁的心。
清心的人蒙上帝恩待
只有圣灵的内住和工作,才能洁净人心。亚萨在他的诗中,宣告了一项真理,即清心的人必蒙上帝的恩待。对我来说,“清心”意味着专心注视上帝,内心纯净,不虚伪。“清心”能提醒我及时清空负面情感。
钟马田牧师在《登山宝训释义“清心的人有福了”》中指出:“内心是我们一切烦恼所在。”负面情绪是心的问题——人心里若充满思虑、愁烦和血气、苦毒,势必就不清心,不能专心活在上帝的面前。
马大在服事中产生了负面情绪,“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结果失去了安息和喜乐,错过了耶稣所说的最重要的事。马利亚则在主脚前安静倾听,明白主的心意。我们作为上帝恩典流通的管道,若不疏通和洁净内心,所做的就是马大的事工,得不到主的称赞。
持之以恒的操练
像儿童情感训练一样,属灵的“海龟技巧”并非一蹴而就。相反,会经历挫折,需要持之以恒的操练。
祈求的祷告容易说出口,但要在上帝面前赤露敞开负面感受,则需要剖析自我,挖掘更深层次、更脆弱的情绪,放下所有的伪装……这是不易的。
或许我们对认知自我有障碍,对信仰与情感存在困扰和疑虑。我们会问,焦虑是犯罪吗?上帝关心我们的情感吗?向上帝表达负面情绪,是不是对信仰不忠,对上帝缺乏信心?
或许我们像孩子一样需要教练,学习将真理落实到情绪管理上。例如,我们比较容易感知忧伤、恐惧、愤怒,却难以直面内心的嫉妒、贪婪、仇恨——这些对上帝都说不出口。
有时候我们期望从上帝那里,得到迅速的回应,但若未即时得到,我们的内心便感到不安。
还有些人长期养成了抑制情感的习惯。改变这习惯,需要恩典。若自己用力过猛,会导致疲劳、沮丧和失败。求圣善的灵帮助我们,活在上帝的话语中,仰望圣灵的扶助和恩典,得到更大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
安稳在耶稣手中
我喜欢看着小孩子睡觉时的样子,那样恬静,纯洁无忧。松弛、均匀的呼吸,散发著一种安详。这是我们在天父的怀抱中应该拥有的样子。
作为基督徒,天路历程上必然伴随着喜乐与苦恼。然而,时时“安稳在耶稣的手中”,能让我们“脱离疑惑恐惧,再无忧虑惊骇”,并且“不怕罪恶侵害”。(诗歌《安稳在耶稣手中》)
耶稣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太》5:8)上帝愿意让我们到祂面前,管理我们的意念和性情,帮助我们活出纯洁和清澈。
接受上帝的医治与平安
总之,如何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不仅在儿童教育中有用,在成年的基督徒生活中,也至关重要。上帝不愿我们成为负面情绪的奴隶。祂希望我们得到圣灵的果子——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通过认知负面情感,坦诚交托,接受上帝的医治与平安,我们可以宣告,我们超越了情感对我们的控制,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了清醒、纯净的心。
这是需要持之以恒操练的。然而通过不断向上帝敞开心扉,让上帝在我们的软弱中成为力量,我们必能更好地塑造内心,体验祂的平安与喜乐!
作者现居美国田纳西州,从事儿童特殊教育和翻译。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