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神學院的眼鏡看AI(蒲正寧)2024.10.05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10.05

蒲正寧

突破性發展

在過去一年裡,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的突破性發展,已經對各行各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當然,在教育領域中,也不例外。

筆者在中華福音神學院的資訊中心服事多年。過去我能做的,只是提供老師、神學生穩定的網路環境。然而在這一年裡,看到了不一樣的契機。生成式人工智慧不單是輔助寫作的工具,更是我們必須積極面對的科技奇異點。教會和神學院需迅速適應這股趨勢。

無處不在的浸透力

數月前,筆者代表學院,出席了教育部主辦的資訊主管研討會。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人工智慧的討論無處不在,足以顯示AI技術的浸透力。

學術研究預測:到2025年,將有高達35%的職位,屬於當前未知範疇;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驚人地提升至85%。這意味著,當我們的學生從當前的教育體系中畢業時,他們所面臨的就業環境,將與今日截然不同。

面對此一變革,作為神學教育者,我們必須深思熟慮,調整教學策略,以配合AI時代的快速發展,不僅讓學生掌握傳統神學知識,同時也裝備他們使用新科技,適應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學習的重要助力

2023年,當ChatGPT這樣的工具出現時,許多教育者感到極度惶恐,擔憂學生濫用這些技術,進行不正當的學術行為,如作弊或抄襲。全球許多地區迅速宣佈,在校園內禁用這項技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人們開始認識到,AI也可以成為學習的重要助力

若我們只專注於防範學生利用AI作弊,將忽略這波科技浪潮帶來的教育潛力。

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只是守住防線,而應該思考如何將AI融入教學策略中,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和有創意地使用AI。例如:神學院的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來閱讀外文文獻,或使用分析工具深入解析聖經文本,從而在研究領域中提出更深刻的見解。

教師本身也應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更新對AI工具與技術的認識,並將這些知識融入教學中。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生成式AI如ChatGPT在教育中的角色,將其從單純的作業生成器,轉變為促進批判性思維、創意表達和深層學習的工具。這要求學生不僅會使用AI,更要理解其運作機制、認識其優勢與局限,從而實現知識的深度掌握與創新應用。

裝備的重要一環

當學生使用AI來生成報告時,我們希望學生學到什麼?學生是否能正確運用AI、確切使用資料?當學生運用AI撰寫報告成為常態時,學生用AI寫報告是否還能學到東西?

此類種種議題,或許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更加關注的。

首先,使用AI進行研究和資料收集,可以顯著節省時間,並提高資訊的全面性。

學生透過AI工具,可以快速識別和整理來自不同來源的資料。他們可以利用AI,對大量資料進行初步分析,快速抽取有價值的訊息。學習評估資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是重要、關鍵的技能。這些都是學生在使用AI進行研究時,可以培養的。

其次,批判性思考是學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當學生使用AI工具時,他們應學習如何對生成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批判性分析,包括評價內容的邏輯性、一致性及資料的準確性。他們需要深入思考,從中發現問題和挑戰。此一過程不僅提升了他們的分析與評價能力,也促進了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

此外,即使AI工具能提供語法完整的文本,但在文章深度和流暢性方面,還是需要學生進行人工的優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學習如何有效地進行文本編輯,提高論點的深度,強化邏輯結構。這種能力,是他們未來成為傳道人、撰寫講章或教材時必不可缺的——不僅能提升溝通效果,也豐富講道內容。

在技術、技能的層面上,神學生應該善用在學的時間,掌握與AI互動,以及使用AI工具的技能。這包括:理解AI的基本運作原理,認識其潛在限制,以及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AI進行資料分析和文本生成。

神學生應該將學習AI技能視為裝備自己的重要一環,為未來在各種情境下的服事做好準備。

成為主動的參與者

我們必須要承認,在這波AI的浪潮中,我們或許都還未完全準備好。許多人仍在摸索,如何正確利用這項新興技術。若正視AI將無避免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這一現實,我們應積極學習和適應。

對所有人而言,AI都是提升基礎技能、實現以往不可能之事的強大工具。當其他領域都在積極適應AI時,神學院和教會,又怎能置身事外?

確實,AI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和問題,但正確使用AI將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助益。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教會和神學院不應該是科技變革的旁觀者,而應該成為這場變革的參與者,積極將AI整合進教學和實踐中。

面對AI,教會不能再保持觀望,應採取行動,主動擁抱這一變革,使AI工具輔助教會和神學院發揮影響力。

所有教育工作者、牧者、以及教會的行政同工,都需要一場思維方式的轉變。不僅要提升科技操作技能,更要更新我們對科技的理解和態度——科技不僅僅是工具,也是一種新的語言和文化,改變人的交流方式、思考方法和工作模式。我們應將其視為推動事工和教育進步的新動力,將其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在科技日益普及的時代,我們必須認識到: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科技,並持續關注時代的發展,才能與世界保持同步。耶穌提醒我們,要進入這個世界,但卻不屬這世界(參《太》17:16;《約》17:16)。

積極地將AI融入神學院的教育過程,將有助於預備神學生面對未來。讓這些準傳道人,無論是在教會還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效地運用AI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從而成為神國的精兵!

作者為臺北林森南路禮拜堂長老,中華福音神學院資訊中心主任,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副秘書長。

2 responses to “戴上神學院的眼鏡看AI(蒲正寧)2024.10.05”

  1. Dr.James Hwang Avatar

    其實LLM應該用來整理和結論大文本成為小文本,可以做得很好,尤其是長Context WIndow的LLM, 有些可以到2M tokens, 而OpenAI的即使是付費版只有32K,不容易出精準的逐章逐節摘要。研究生應該用LLM作研究助理,幫助博覽群籍,精準引用。而用LLM寫文本,實在有 plagiarism 之嫌。所以在北美的神學院中仍然有限制使用,而且即使學生使用LLM 產生的文本,自己一定得修改過,而且一定得加註腳,說明為哪一版的LLM產生。

  2. […] 戴上神學院的眼鏡看AI(蒲正寧)(10月5日)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