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10.23
傲潔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T.S.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 1888-1965),在1922年發表的曠世名作《荒原》(The Waste Land)裡,用晦澀的現代意象,宣示當時西方文明危機及傳統價值失落的面貌,藉此反映一戰後人心的虛空,以及理想的幻滅,堪稱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詩作之一!
全詩充滿乾渴、混亂又絕望的世界圖景,被認為是詩歌史上最難解讀的作品之一。讀畢此詩,淺薄的我感覺到:艾略特這片“荒原”,不在倫敦或地球的任何角落,而在無數現代人的心靈裡。
從一戰、二戰到戰後復甦,人類社會似已整頓好殘破的荒原,邁入欣欣向榮的境界。各國經濟起飛,科技空前猛進。人們對未來滿懷夢想,相信日子愈來愈好。殊料瘟疫、天災、戰禍突襲物質富裕的21世紀,人心重返荒原,混亂、破碎、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失卻原初快樂
始初,上帝將人安置在伊甸園,使地長出各樣悅人眼目的樹。樹上的果子是人的食物。好一個豐足的伊甸園!
伊甸園原始靜好,無現代科技或豐繁物資。天父的同在,足令人沉浸在幸福感中。蛇誘惑夏娃之前,人的靈魂純淨如白鵝絨,無絲毫雜質,時刻快樂無比。
無奈始祖咬下分別善惡果,被逐出園外。從此,人的生命失卻與造物主連結的那份最純真的快樂,靈魂長出雜蕪,不再純潔。
當雜草叢生、無能清理,人的內心也許如詩人艾略特筆下的荒原,對萬象更新的春天無感,反覺“四月是最殘忍的一個月”。
人與生俱來,好像肩負著尋找快樂的天職。一切努力的終極意義,為尋著身心的最大滿足。馳騁在追逐快樂的路途上,一旦嚐完世俗定義的快樂,發現滋味不過如此,心靈的失落與空虛感,或許更深!
陷入迷失狀態
我生長在消費主義蓬勃的東方之珠——香港,從小養成快節奏的生活步調,渴望攀上精英雲集的山巔,憧憬璀璨耀眼的錦繡前程……這是不少我輩港人的童年樣貌吧!
闊別故園多年,我對香港九龍彌敦道、尖沙咀一帶金碧亮麗的店家,記憶猶新。不是因為櫥窗中吸睛的名牌服飾、精品,而是置身其中湧起的不真實感,覺得自己是具行屍,走在人來人往的虛幻街景中。一片荒蕪的原野,在內心深處逐漸擴大。這種感受,在繁華喧囂的臺北市忠孝東路、充斥時尚品牌的英國倫敦和義大利米蘭,也會跑出來。
走在摩登都會街頭,陷入迷失狀態,或許不只我一人吧?
是我裡頭那片莽莽荒原,得到了造物主的憐憫。祂差人帶我踏進教會。從舉手決志信耶穌,到受洗成為基督徒,前後不過兩星期。荒涼的心田,因著弟兄姐妹熱情的關愛,得到甘露的潤澤。在我生命裡,這所教會至今仍站穩“母會”的位置,因我永懷念著耶穌與我相遇於心靈荒原的時刻。
荒原雜草未清
有耶穌同在,甘甜、美好。只恨我內心深處的荒原雜亂過甚、滿目瘡痍,根深蒂固的悲觀消極性情野蠻生長。我無法持久活在基督的喜樂裡,多愁善感的黛玉本質未變。經年累月,那憤世嫉俗的繩索捆住我,讓我看許多人、事不順眼。我研讀神學課程,追求靈命更新,竭力清除靈魂的雜草,求耶穌給我一片清淨之地。可惜效果並不顯著。
當我跌入精神低潮的深谷,眼前秋風秋雨愁煞人,使徒保羅的話,在耳邊輕聲響起:“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我苦笑地回應:“保羅先生,談何容易?How(如何做得到)?”詩人的話立刻跑出來:“應當仰望上帝,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祂。”(《詩》42:5)呵呵?上帝的笑臉,能讓我這長長的苦瓜臉,短瞬間笑瞇瞇嗎?我回詩人一個更苦的笑顏!
日久天長,我逐漸體會出,喜樂源自生命的初心,像詩人大衛平穩、安靜,如斷奶的孩子在母親的懷中(參《詩》131:2)。真正的喜樂,非一時的感覺或激情,而是恆久的生命狀態。如果置身摩登都會,令我陷入迷失,那麼耶穌的同在,理應叫我如幼童,在天父懷中喜樂飽飽!
走過不惑之年,在真理追求、事奉裝備、與人和睦之外,靈命成長於我,最重要是求耶穌天天為我清理心靈的荒原,讓這片田野不再雜亂無章、長滿枯草,可以還原天父造我之初純淨無瑕的狀態,有賜生命的主親手栽植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新生命的贈品
新生命的誕生,令父母喜悅無限。隨之而來的育兒日常,或使原初的喜悅逐步減色。碰上棘手問題,甚至令人面有菜色,撫養兒女成了苦差事!現代夫妻不願生育的因素繁多,育兒難許是其一!
我友婉玲(化名)喜獲麟兒。因孩子先天過敏,她照顧得很辛苦。產後憂鬱遲遲不去,她必須求醫治療。服藥一年多,體貼的先生決然辭去美國大學的工作,將妻兒帶回台灣。他在婉玲娘家附近找到教職。本以為妻子有岳母照顧,病況會好轉,豈料老人家無休止的嘮叨碎念,更加深夫妻倆的煩惱。
一直以來,婉玲遇困境都向我求助,這次搬回家鄉,也不例外。
“師母,我的心理狀況很不好……”
“我相當受自己的憤怒困擾……”
“我每天都活在極度難過與受傷的混合情緒中……”
以為返台定居,會解去她的鄉愁與孤單感,哪知她傳來的求救訊息,比在美更多!我陪伴、開解她,向她坦誠我有過更糟的育兒經歷,鼓勵她與先生同心仰望耶穌,走過這些短暫的苦路。
婉玲素來見我是好母親,無法想像我當年照顧年幼子女也會“抓狂”!她不知我每思及過去錯待過心愛的兒女,都會一再跪地,向耶穌求饒。
近日與3名成年子女暢聚倫敦。老麼帶我們參觀目前上班的六千員工金融大樓。所經之處,我們都留下笑聲。警衛先生感染到歡樂氣息,原本木訥的臉,綻開燦爛的笑容。
如許單純的快樂,原是上帝將兒女賞賜給人時,同時給予的“贈品”。走過艱難的育兒旅途,此快樂依然原封不動,恰如領我回到人類歷史之初的伊甸園,享受與天父同在的獨有的最原初的喜樂。“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127:3)走過撕心裂肺的家庭風暴,我終於領悟這個真理,為婉玲禱告就更殷切。
亂世的抗衡力
現今的人類社會,似又回到“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光景。地球上,處處埋伏一觸即發的危機。人心也如艾略特的《荒原》,再度重現迷惘而混亂。漫步泰晤士河岸,彷彿聽見詩人對我吶喊:“倫敦橋塌下來了,塌下來了,塌下來了……”面對末世的荒原景象,人該如何?
英國文豪、基督教作家C.S. 魯益斯(Clive Staples Lewis, 1898-1963),於1950年代,所著一套7冊的《納尼亞傳奇》,療癒了二戰後無數殘破的心靈,使讀者重燃希望。魯氏充滿創意與奇想,將他走過心靈黑暗荒原的歷程,植入故事人物艾德蒙裡頭,藉由象徵基督的獅王阿施蘭,傳遞上帝救贖世人的信息。這套奇幻兒童文學經典,生動可愛、洋溢喜感,讀後令人愉悅。
這些年寫作,我有幸發表長篇連載,書寫流露基督信仰的長篇小說。目睹當前亂象,我不斷求問天父,要我寫什麼?原先構想反映紛亂世局及人心沉重的內容,聖靈卻引我走反方向路線,帶我寫作溫馨、有趣的家庭故事。發表期間,我不時懷疑故事能否迎合時下讀者胃口?後幡然恍悟:上帝是要我用喜樂對抗現世的憂悶!
我欣然順服,努力創作療慰人心的故事,祈願人們睡前讀後身心放鬆,可以一覺沉沉到天明。翌日醒來,神清氣爽,有愉快心情迎接新的一天。
當基督的喜樂駐紮生命裡,我們有強大的力量,跟世界的幽暗權勢抗衡。負面情緒在世界上氾濫成災之際,上帝眾兒女當揚起喜樂旌旗,迎戰末世的荒原景象,想望天上的佳美樂園。
走筆至此,內心一片青青草原——舊日雜亂的荒原不復在,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上帝已擦去一切眼淚。我安躺祂懷裡,幸福滿盈!
作者原基督教報社主編。現居英國,為自由撰稿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