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論壇

  • 美好價值的檢驗——你的教會在建立正確的根基嗎?(歐伯瑞‧馬福爾斯)

    當你發掘你們教會所重視的價值時,你怎麼知道它們是正確的?美好的價值應當符合至少7個標準。 阅读全文

  • 挪去築牆的誘因與材料——對《牆》與《拆牆》的回應(何弱枝)

    最後的結果總是,許多的教會不斷地在找一位不存在的牧師,許多的傳道人不斷地在找世界上找不到的工場。而坦白地說,有的教會因著所發展出來的文化,是無法接納任何的傳道人的;也 有些傳道人,因著自己的個性和理念,是無法在任何教會長久服事的。培養能服事的傳道人恐怕應該是神學院的責任。但是建立能接納傳道人的教會又是誰的責任 呢? 阅读全文

  • 誰來吃晚餐?(陶其敏)

    杜倩好宴客。林哲家剛搬來的那個春節,杜倩把大學城裡小有地位的華人都請了來。開飯前,面對眾多不信主的朋友,杜倩對林哲說,自己悄悄謝飯就行了。但向來隨和的林哲,卻堅持公開禱告,並在禱告中,把那一夥子人一網收了進去:“主啊,在座的朋友無論怎樣成功,也都是罪人!求神打開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認識真 神,得到天上最好的福分!” 阅读全文

  • 要食人間煙火──回應《誰來吃晚餐》

    天嬰 本文原刊於《舉目》51期         我一遍一遍地讀著這個故事,漸漸地,故事裡的人,情,景,開始在我眼前活了起來。杜倩彷彿就站在我身邊。        杜倩像我一樣,天天日出而作,月圓了還無法安息。她和我一樣,年復一年在社會,職場,家庭,教會之間疲憊奔波。雖然,她心裡想要事業,家庭,教會兼顧;在人 際關係上力求面面俱到;家裡家外,大事小事也想要做到最好。但是,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最終只剩下星期天到教會當“覺友”的力氣了。         杜倩生活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一個讓靈魂窒息的荒漠;杜倩的煎熬也是我的煎熬,不知不覺掉進了名利的深淵;杜倩的掙扎也是我的掙扎,無力擺脫人間煙火的熏烤;杜倩的困惑也是我的困惑,到底,努力工作與貪愛世界的線該劃在哪裡呢?         在信仰和生活脫節的荒漠裡,朋友成為杜倩的綠洲,飯桌成為杜倩最放鬆的地方。可是,在這個最輕鬆的地方,老同學林哲在餐桌上的格格不入,不但讓杜倩的朋友們 不爽,也讓杜倩糾結。杜倩到底是應該遷就自己的朋友,還是和那些林哲眼裡的酒肉之交一刀兩斷呢?我無法替杜倩選擇,因為,杜倩的軟弱也是我的軟弱。我相信 杜倩和我一樣,常常在兩難之間徘徊,困惑天問,無力取捨。         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人間煙火?教會難道不是建在世界裡嗎?        梅頓說,當我們坐在桌前,把第一口麵包放進嘴裡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世界。而且,一直到死,我們都存在於世界裡。(註1)如果,基督徒無法存在於世界之外, 那麼,林哲該如何進入這個世界?他該如何和這個世界裡肉生酒死的人交往?他又如何幫助世界裡不同價值觀的人,和耶穌建立起兒女和父親的關係呢?        耶穌以人的樣式進入世界。耶穌在法利賽人家中和罪人同席。耶穌在迦拿從婚宴進入人間嫁娶,變水為酒,分享和祝福喜樂人的喜樂。耶穌流淚進入寡婦失去兒子的痛 苦,賜下生命和希望。耶穌用禱告體恤彼得的軟弱。耶穌以陪伴憐憫多馬的疑惑。十字架上,耶穌將心碎的母親托付給約翰,又為罪人代求說:“父阿﹗赦免他們﹔ 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參《路》23:24)         《荒漠的智慧》中有一個故事講到:有一次,有2個弟兄去探望一位禁食的老先生。當 老先生看到這2個弟兄時,就以喜樂的心迎接他們,並和他們一起吃喝。老先生說:“禁食本身已有其獎賞。但你若為愛而吃,就遵行了兩大誡命。因為你即放棄了 一己的意願,同時又使別人恢復了活力”。(註2)         我一直覺得餐桌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只要往上一坐,原來生分的就熟悉了,原來緊張的就鬆弛 了。人和人之間無形的牆、無形的防備,在餐桌上不攻自破。因為,同桌吃喝不但發出接納的訊息,也表達著願意瞭解不同、體恤不同。人生似乎是一個個宴席。無 論是邀請還是被邀請,從“吃”“喝”中都走進同一個故事:在餐桌上走進一個陌生的心靈,在聆聽中分擔一份無力自拔的軟弱,在憐恤裡分享一份有恩典的忍耐和 愛。耶穌就是在無數個像杜倩家這樣的餐桌上進入了世界,進入了世界裡的人的故事。在愛和饒恕的關係裡,耶穌帶領人們從自己的故事進入了上帝救贖的故事。就 是在無數個吃喝的宴席上,耶穌一個一個地邀請人們進入了上帝天上的豐宴。        耶穌從不放棄每一個吃喝的機會。因為,耶穌愛聽我們的故事。 註: 1.Thomas Merton, Love and Living, ( Mariner Books, 2002). 2.野村湯史,《荒漠的智慧》,莊柔中譯(香港:基道,2003)。 作者來自西安,現居加拿大 相關文章:誰來吃晚餐?︱陶其敏 阅读全文

  • 一個80後《對教會的八個困惑》的回應

            本文原刊於《舉目》51期          如音大姐:我是個80後基督徒。從您的文中感到您可能是經歷了毛時代的,所以這麼稱呼您,要是錯了,也請別見怪。我想,您一定是被教會中的一些人,一些事,傷了心。傷心,一定是因為您關心。相信上帝都知道。         我覺得,有時我們基督徒因為帶著對上帝的信任,對天堂的美好憧憬,也對教會和團契有很多期待。我自己就是這樣,但往往失望。憑心而論,教會和團契相對一般的社團,還是好了很多的。但教會畢竟也是罪人組成的,我們得調整期待。        《新約》中,保羅苦口婆心勸告警戒的一些教會,很明顯是在某方面出了問題的。         我自己讀《提摩太前後書》,覺得保羅講得很有道理:不是誰都能牧養/帶領主的羊,帶領的人是要經過考驗的,畢竟這責任實在重。        如果真是教會中有惡,那愛主的人是會有義憤的。不過,涉及到教會帶領者的事情,真是要謹慎再謹慎。         您還提到上帝的教會有些組織方式和黨的有類似。我想,這應該說,黨還是很善於學習好的組織方式的。=P 但我們想想就知道,共產主義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誰能任勞任怨的工作,還只拿自己需要的?想要迴避人類作為群體和個體的自私,這根本就是 謊言。上帝的兒女,首先就是承認自己是罪人,是需要救贖的。我想,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忘記了這點了。但感謝主,當我們想起這點的時候,我們看自己、看人就能 合乎中道些。         親愛的大姐,相信您是個直率熱情的人。從您的信裡就能看出。對上帝真心的人,上帝絕對不虧待。        願上帝保守您的心,也保守您們教會。        一個小姊妹 =) 《對教會的八個困惑》,作者如音,見《舉目》50期頁30。 阅读全文

  • 師徒帶領十誡

    決定彼此負責的形式。雙方一起決定,是要使用書面報告、約定時間在電話中會談、面對面探討(Probing)問題,或是設定評估時間。 阅读全文

  • 從課堂到教堂:學以致用的宣講策略(曾思瀚)

    同時,我們也必須知道,釋經講道不是什麼——釋經講道並不等同上帝的話語,只是嘗試就上帝的話語提出解釋而已。從筆者所見,有不少人誤以為,在釋經講道時, 牧者的話語便是上帝的話語。這個假設是錯誤的。不完全的宣講者不能夠代替完全的上帝,宣講者的解說也不能夠僭奪上帝話語的位置。宣講者的責任,在於帶領人 來到上帝的話語之前。換言之,釋經講道其實是吸引會眾,藉著宣講者的講解,進入經文之中,尋求聖經話語的答案和亮光。 阅读全文

  • “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引導子女認識神(曾劭愷)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許多從小在敬虔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卻遠離了神?此問題,若不深思人的罪與神的恩典,若我們沒有讓孩子從小看見“十字 架討厭的地方”(the offense of the cross,參《加》5:11),那麼就別奢望他們能夠真正認識神,愛祂、敬畏祂。 阅读全文

  • 為什麽請全職傳道人?(陳濟民)

    常有人問﹕一個沒有聘請傳道人的教會中已經有許多愛主、有恩賜和服事經驗的信徒在其中,他們願意擺上許多業餘時間,來全力運作教會,週日則請一些牧者、神學 學者來講道,甚至有些過路的名牧也常常在講台上露面。會眾中,也不乏有上過神學課程或是勤勉自修的信徒,能將查經帶得有聲有色,成人主日學花錢買些現成的 教材,再加上網絡和參考書的搜尋,自己也可以開班,這樣,何需另外花錢“養”一個傳道人在教會裡? 阅读全文

  • 對教會的八個困惑(如音)

    為什麼在教會裡選同工時,要看這個人的過去?一個犯過罪的人,沒有資格服事神嗎?一個犯過罪的人,沒有資格愛主耶穌嗎? 阅读全文

  • 心意更新,靠信心得勝(劉傳章)

    看到教會的內幕而十分失望,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失望才令人失望。至於教會的組織方式與共產黨的組織是完全不同的。所謂組織,其基本功能就是控制,共產黨組織嚴密,控制周詳。共產黨組織分階級, 從黨主席往下走,官階愈來愈小。而教會的組織,職分只有兩種─長老(牧師或監督)和執事(《腓》1:1; 《提前》3:1-13);職分不同,階級一樣。如果你去的教會有黑暗的內幕,那是那一間教會的黑暗,不是基督教會整體的問題。 阅读全文

  • 因為痛過,所以明白傷痛的人(盧潔香)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信主初期,被教會弟兄姊妹的愛所感動、震撼,後來卻失望,想逃,怕受到傷害,甚至決定永遠離開教會。但就在我做出這決定的時候,聖靈光照我,將神對我的拯救和愛,一幕幕浮現出來。我在嚎啕大哭中向主悔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