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史話7:愛琴海宣教行(呂沛淵)
在使徒保羅的第二次宣教旅程中,福音進入歐洲。保羅在馬其頓省的腓利比、帖撒羅尼迦、庇哩亞三城市傳福音,建立教會。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6:馬其頓異象——福音傳入歐洲
呂沛淵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12期 耶路撒冷會議之後,使徒們差遣代表與保羅和巴拿巴同去,將大會決議信函,帶給安提阿與外邦眾教會。如此一來,外邦教會就可確信:耶路撒冷的使徒們和外邦人的使徒保羅,是齊心傳相同的福音,一致拒絕“割禮派”的錯謬。 第二次宣教之行 加拉太省的教會受到“割禮派”的影響頗深,需要幫助。所以,保羅與巴拿巴計劃“第二次宣教旅程”,從安提阿出發,探望傳過主道的各城。巴拿巴想要再帶馬可同 去,然而,保羅不同意,原因是馬可在上次宣教時半途而廢,離他們而去。二人看法不同,只有分道揚鑣:巴拿巴帶馬可從水路赴賽浦路斯,而保羅沿陸路赴基利家 與加拉太等地。 保羅需要同工,他選了西拉與他同行。西拉原是帶耶路撒冷會議信函至安提阿的代表,熱心外邦宣教。西拉是先知,有勸勉的恩賜 (《徒》15:32),既是耶路撒冷使徒的代表,又與保羅一樣具羅馬公民身份(《徒》16:37)在帝國各省出入方便,真是合適人選。於是,保羅與西拉走 遍基利家與加拉太各地,分送使徒信函,堅固眾教會。 提摩太加入佈道團 保羅與西拉來到路司得時,有一位新同工加入他們, 名叫提摩太。母親是猶太人,父親是希臘人。提摩太受其外祖母羅以與母親友尼基的影響,從小就明白舊約聖經(《提後》1:5;3:15)。很可能,在保羅第 一次宣教旅程時,他們祖孫三代聽到主耶穌的福音,認識了祂就是舊約所見證的彌賽亞。保羅帶領他們信主,加入當地教會。提摩太熱心事奉,在當地與附近的教會 有美好的見證,倍受稱讚。當保羅再次造訪路司得時,就邀請他加入佈道團,訓練他成為福音的接棒人。他也不負眾望,是保羅屬靈的兒子,日後終於成為中流砥柱 的教會領袖。 都是為福音的緣故 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後,與外族人通婚所生的兒女,是否仍是猶太人,這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路司得的猶太人勢單力薄,無法與希臘外邦文化抗爭,所以容許猶太女子嫁給外邦人。按照猶太傳統律法(直到今日),母親是猶太人,孩子就是猶太人,應接受 割禮。可能因為父親是希臘人的緣故(希臘法律是父親當家作主),提摩太應受割禮但未受割禮。當地的猶太人知道此事。為了避免人們誤會保羅叫猶太人放棄祖宗 的信仰,所以,他給提摩太補行了割禮。 得救是單單因信主耶穌基督,不是因受割禮行律法。所以,保羅不屈從割禮派的要求,要外邦人提多受割 禮(《加》2:3)。保羅給提摩太補行割禮,因為他是猶太人,這與得救與否無關,為了傳福音不讓人誤會。保羅自己在信主之後,仍願遵行猶太律法的潔淨禮 (《徒》21:26)。這顯明保羅的心態:只要不違背福音的真理,甘心作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他說:“向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 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作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作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 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 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林前》9:19-23)。 馬其頓的異象 保羅、西拉、提摩太三人的佈道團, 經過各城,將使徒信函所定規的,交付門徒遵守。於是眾教會信心越發堅固,人數天天增加。他們完成了在加拉太省的任務,就按原先的計劃,沿主要公路幹線,前 往各城傳揚福音。彼西底的安提阿是加拉太省的門戶城市,緊鄰亞西亞省邊界,沿著“西巴司特大道”(the Via Sebaste),可直達亞西亞的省會以弗所。保羅與西拉順從聖靈引導,經過北邊弗呂家一帶,因為聖靈禁止他們在亞西亞傳福音。他們到了每西亞的邊界,接 下來路分兩道:向北進入庇推尼省,抵達其首府尼哥美地亞,或是向西行抵達愛琴海邊的港都城市特羅亞。 本來他們想往庇推尼去,然而聖靈引導他們來到了特羅亞。特羅亞是聯繫小亞細亞與歐洲的水路重鎮。在夜間保羅看見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徒》16:9)。保羅與同工立刻回應此來自神的呼召,坐船赴歐洲的馬其頓省。 腓立比教會的起始 在特羅亞,《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初次使用“我們”來敘述行程(《徒》16:10-17)。顯然路加在特羅亞加入佈道團, 與保羅、西拉、提摩太同工。他們在尼亞波利上岸,沿“伊格那提大道”(the Via Egnatia)來到腓立比。腓立比是馬其頓省的門戶城市,是羅馬的殖民地。當安東尼(Antony)與奧大維(Octavian)聯手剿滅刺殺凱撒的叛…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5:耶路撒冷會議(呂沛淵)
“耶路撒冷會議”意義非凡,為日後數次“大公會議”奠定了根基與榜樣。所爭議的問題“如何接納外邦人信徒”,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後失去熱度;主後 135年耶路撒冷教會也成為外邦人教會(羅馬皇帝Hadrian驅逐所有猶太人離開耶路撒冷,重建之為外邦城市)。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4:教會在巴勒斯坦的進展(呂沛淵)
在司提反為主殉道之後,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四散各地去傳福音。有些到了敘利亞的安提阿,傳福音給外邦人,建立教會。另有些門徒分散在猶太與撒瑪利亞各處,傳揚福音,為主作見證。這正是主耶穌所吩咐的:“你們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福音是如何在巴勒斯坦(“猶太全地”與“撒瑪利亞”)傳開的呢? 阅读全文
-
一鱗半爪憶主僕 ──“教會史話”欄讀後有感(淩勵立)
與此同時,中國的大復興也進行得轟轟烈烈,許多全國知名的領袖人物四出佈道和奮興。在上海,我聆聽過宋尚節、趙世光、倪柝聲、賈玉銘、王明道、周志禹、竺規身、錢團運等許多傳道人的講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宋尚節和趙世光。人們一般稱呼宋尚節為奮興家,趙世光為佈道家。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3:安提阿的“基督人”(呂沛淵)
安提阿教會是“基督人”的團体,在教會歷史上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安提阿是第一個“猶太人與外邦人合一”的教會、第一個“以愛心行動幫助耶路撒冷母會”的教會、第一個差派宣教士“向萬民傳福音”的教會。安提阿 教會活出“主內不分彼此、對內愛心幫助、對外廣傳福音”的美好典範。美哉!安提阿的“基督人”!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2:心靈得自由的使徒(呂沛淵)
根據猶太“訓言集Talmud”的記載,那位鼎鼎大名的拉比迦瑪列, 其門生中有一位給他帶來不少麻煩,原因是“在學習道理上,沒有智慧”。 阅读全文
-
力挽狂瀾的福音使者──約翰衛斯理信仰的轉折及對英國的影響(鄭期英)
在人類歷史上,常由于一個人對上帝的敬虔和順服,對神話語的絕對遵守,因而帶來整個社會的改革、國家的富強。約翰衛斯理是個典型的例子。 阅读全文
-
教會史話1:及至時候滿足(呂沛淵)
“教會史話”是本刊新開的欄目,將一系列介紹教會歷史上古今中外的重要人物,從他們的生平思想來看他們對現代基督徒的各方面影從他們的生平思想來看他們對現代基督徒的各方面影響。本文是第一篇。 阅读全文
-
雙重身份 ──談社會參與的必備心態(豐源等)
二十世紀已經過去,一個新的世紀已經來臨,不管我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神將我們投 入此時此刻,給我們時代的使命。 阅读全文
-
震動山河的政治家-記威伯福斯,及其克拉朋聯盟,與廢奴運動(孫亞雷)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人的所作所為,越來越獲得歷史的肯定。正如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系教授韋伯(R. K. Webb),在《英格蘭近代史》中的評論,克拉朋聯盟是一群“基於對永恆信仰的認真,視政治為奉獻信仰的祭壇,執行理性、寬廣和公平的政治理念”的屬基督的政治家。 阅读全文
-
只因傷在最痛處 ——猶太民族為何不信耶穌?(陳慶真)
我不免納悶:耶穌不是猶太人嗎?耶穌的門徒不也全是猶太人嗎?新約的作者,除路加醫生外,不也是清一色的猶太人嗎?甚至早期教會的成員,也大都為猶太人。那麼,為什麼連我們這些被猶太人視為“外邦人”(Gentiles)的,都相信耶穌基督是彌賽亞,是真神的兒子,而猶太人卻反而拒絕呢?猶太人不原是橄欖樹上的“好枝子”嗎?(參《羅》11:17-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