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會史話3:安提阿的“基督人”(呂沛淵)

呂沛淵

本文原刊於《舉目》第9期

       在巴勒斯坦北方的臨海城市“安提阿”,是羅馬帝國敘利亞省的首府,是散居世界的猶太人聚集中心之一。在此,猶太人與外邦多種族並居,異教信仰林立。基督教會在耶路撒冷建立約十年之後,已在安提阿立足且蓬勃發展。

        當司提反殉道之後,耶路撒冷教會大遭逼迫。那些說希臘話的猶太人信徒,被迫逃離耶路撒冷,來到鄰近猶太人群居之區域,如居比路(即“賽浦路斯”)、腓尼基、敘利亞等處,他們也來到安提阿。

福音是關乎萬民的

        這些四散的門徒,只向猶太人傳福音。然而,其中有些來自居比路與古利奈的門徒,到了安提阿。他們捫心自問:“難道這福音只是給猶太人的好消息嗎?難道不也是 給萬民的大喜信息嗎?”於是,他們勇敢邁出大步,也向外邦人傳講主耶穌。許多人悔改信主,教會在安提阿成立了(《徒》11:19-21)。

        大批外邦人歸主的消息,傳到了耶路撒冷使徒們的耳中。這並非首次外邦人歸主的案例:近來有“該撒利亞”的百夫長哥尼流,在彼得帶領之下全家歸主;在大數的保 羅也很可能向外邦人傳福音(因這是他所蒙的召)。然而,此次安提阿的情形是很多人信主,如同撒瑪利亞人因腓力的傳講,大批信主一樣(《徒》8:14)。事 關重大,所以使徒們決定差遣代表到安提阿,實地察看。差遣誰去呢?最合適的人選是“巴拿巴”。

“勸慰子”巴拿巴

        巴拿巴是利未人,出生於居比路。他在耶路撒冷教會中有美好的見證,奉獻家產,愛主愛人,被稱為“勸慰者”(《徒》4:36-37)。他到了安提阿,看見外邦人大 批真誠歸主,非常喜樂,深知這是神的奇妙作為。他很能鼓勵來自居比路的同鄉,並其他古利奈人。巴拿巴是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安提阿教會在他的帶領 之下日益增長,到了一個地步,需要幫手來同工。誰能且願意參與帶領安提阿教會的重任呢?雖然優秀的猶太弟兄為數不少,但是誰能拋棄傳統的偏見、願全心投入 外邦宣教事工呢?

        巴拿巴想到一個最合適的人,就立刻動身前往找尋此人—-保羅。那時保羅正在其家鄉大數與周圍區域,積極從事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工作。巴拿巴找著了保羅,保羅就隨他到安提阿一起同工。他們共同建造安提阿教會,帶來強有力的見證(《徒》11:25-26)。

“基督的人”

        此後,門徒被當地人稱為“基督徒”,這是教會歷史上的里程碑。原來門徒是被稱為“拿撒勒派”。很明顯的,當地猶太人不會以含“基督”此詞在內的名稱,來稱呼 他們的。因為,“基督”就是“彌賽亞”的希臘名稱。假如猶太人稱這些信主的人為“彌賽亞徒”,這就等於表明猶太人承認主耶穌是彌賽亞救主。然而,對外邦人 來說,“基督”只是一名字(也許聽起來有點特別),與猶太教並無直接關連。外邦人看見這些門徒的言行,見證“基督Christ”為救主,就稱他們為“基督 的人Christ-ian”。

        安提阿教會的領袖,除了巴拿巴與保羅之外,尚有稱為“尼結”(拉丁姓,“黑”的意思)的“西面”。有些人認 為“西面”就是替耶穌背負十架的“古利奈人西門”(《路》23:26)。另外還有“古利奈人路求”與“馬念”,馬念是在大希律王的宮廷中長大的,是希律安 提帕(即殺害施洗約翰的分封王希律)的童年同伴。安提阿教會在他們的帶領之下蓬勃發展,信而歸主成為“基督的人”日益增多。

安提阿的醫生

        約在此時,有位年輕的希臘醫生名為“路加”,成為安提阿教會的一份子。從教會歷史的角度來看,他是重要人物,後來他寫作了兩卷署名為“路加致提阿非羅”的 書,即《新約聖經》中的《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在這兩卷書中,路加以醫生精確的手法,收集考察史料,忠實記錄初代教會的起源。他寫歷史的準確嚴謹, 連現代史家都佩服不已,實在堪稱為“第一位教會史家”。

        雖然聖經本身並未明言“路加”是安提阿人,但是早期教會傳統提供了證據。約在主後170-180年的文件“路加福音前言”記載:“路加是在敘利亞的安提阿的市民,他的職業是醫生,是使徒們的門徒”。第四世紀史家“優西比烏”的名著《教會歷史》,也清楚提及路加是安提阿人。

        另外,在《使徒行傳》11:28的經文,有些抄本記載:“當我們聚集的時候”,此表明路加當時在安提阿。正如《使徒行傳》中,有些段落使用“我們”作主詞 (16:10-17;20:5;21:18;27:1;28:16),與其它以“他們”作主詞的段落有別。這些“我們”的段落,清楚表明:路加後來成為保 羅親密的宣教同工,至少自第二次宣教旅程起,他就伴隨保羅,與他同工。保羅常在書信中提到他(《西》4:14;《門》24)。甚至直到保羅殉道之前,眾人 離棄保羅、同工不在身邊時,只有路加仍與保羅同在(《提後》4章)。難怪保羅稱他為“親愛的醫生”。

第一次的愛心行動

        先知亞迦布來自耶路撒冷,被聖靈感動,在安提阿教會聚會時,預言天下有大飢荒。這事到羅馬皇帝革老丟在位年間(主後41至54)果然發生了。根據羅馬史家蘇 東尼斯(Suetonius)所著《革老丟生平》所記:在革老丟年間連續荒年莊稼欠收。猶太史家約瑟夫也在其《古史》中,特別記載:巴勒斯坦在主後46年 為飢荒所困,幸有底格里斯河那邊的亞底雅比王國皇太后(為猶太裔)鼎力相助,收購埃及玉米與居比路的無花果,及時紓解猶太地的燃眉之急。

        安提阿教會的門徒們聽到預言之後,就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愛心捐獻金錢,預先送去猶太地,以幫助主內弟兄姊妹面對將要來臨的災荒。這是教會歷史上第一次外邦教會的“基督人”幫助耶路撒冷母會的愛心行動,真是主內一家,彼此相愛團契。

外邦宣教的基地

        巴拿巴和保羅受安提阿教會的差遣,將愛心奉獻的捐款,帶到耶路撒冷的教會。他們也趁此機會,與母會的領袖商討關於“傳福音給外邦人”的聖工。當時耶路撒冷教 會的領袖,是稱為“柱石”的三位:使徒彼得、使徒約翰、主的兄弟雅各。他們都明白神呼召巴拿巴與保羅,向外邦人傳福音;

        外邦人大批歸主,這些果子就是神施 恩給外邦人的的明證。另一方面,他們也認清耶路撒冷教會的主要使命是要向猶太人傳福音。雙方行右手相交之禮,表明在主裡互相接納團契。耶路撒冷的使徒主要 作猶太人的福音工作,巴拿巴和保羅則往外邦人那裡去傳福音(《加》2:1-10)。此後,有了耶路撒冷母會使徒們的祝福與支持,巴拿巴和保羅可放心大膽的 向外邦進軍,安提阿教會就成為向外邦宣教的中心。

從安提阿出發

        巴拿巴和保羅回到安提阿之後,積極禱告準備赴外邦各地宣教。不久,在一次聚會中,聖靈吩咐教會:“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保羅,去作我召他們所作的工”(《徒》13:1-3)。既然主吩咐他們去,教會立刻順從,使 他們放下本地之工,邁向那廣大的禾田。首先,巴拿巴和保羅從敘利亞沿岸,向西航行到居比路(賽浦路斯)島,這是巴拿巴的家鄉,也是宣教旅程的首站。

        此行有稱呼“馬可”的約翰作幫手,他是巴拿巴和保羅從耶路撒冷帶回來的同工。他的家在耶路撒冷,是門徒常聚會禱告的地方,他也是巴拿巴的表親。他熟悉主耶穌 的生平事蹟,因他是使徒彼得的屬靈兒子(《徒》12:12;《彼前》5:13)。所以,他以目擊證人的身份,加上從彼得所學習的,必可為主耶穌作強有力的 見證。早期教會傳統指證他就是《馬可福音》的作者。他與巴拿巴和保羅同去,是傳福音的得力助手。

外邦宣教的策略

        外邦宣教大業,絕不可隨便從事,必須有明確的執行計畫。宣教旅程的各站,是羅馬帝國境內沿主要公路的重鎮,福音可從這些城市向周圍四境傳播開來。如何尋找外邦人 來聽福音呢?巴拿巴和保羅先從那些“慕道的外邦人”著手。這些“敬虔進猶太教的外邦人”(《徒》13:43),每逢安息日都到猶太人會堂聚會。在羅馬帝國 全境有許多外邦人,被猶太人的“獨一真神信仰”所吸引,他們看破異教多神信仰的虛妄。

        這些外邦慕道友,大多數並未接受割禮、遵行全部猶太律法。但是他們參 加會堂的崇拜,有些還守安息日與食物潔淨條例,他們被稱為是“敬神之人”。他們對舊約律法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因每週都在會堂聽人誦讀律法與先知的書。所 以,巴拿巴和保羅所到之處,他們都先在安息日進會堂,以接觸這些外邦慕道友。

        巴拿巴和保羅以“會堂”作為傳福音的第一站,另有一重要原 因:“猶太人也需要福音”。巴拿巴和保羅認為:猶太人身為神的子民,但是背約遠離神,理當先向他們傳福音,帶領他們悔改歸向神。如此,才能恢復猶太子民在 舊約時所領受的使命:向外邦人傳福音。保羅和巴拿巴渴望各地的猶太人先悔改,與他們一同向當地的外邦人傳福音。只有當猶太人棄絕這道,他們才轉向外邦人去 傳(《徒》13:44-49)。

結語:安提阿的“基督人”

        安提阿教會是“基督人”的團体,在教會歷史上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責大任。安提阿是第一個“猶太人與外邦人合一”的教會、第一個“以愛心行動幫助耶路撒冷母會”的教會、第一個差派宣教士“向萬民傳福音”的教會。安提阿 教會活出“主內不分彼此、對內愛心幫助、對外廣傳福音”的美好典範。美哉!安提阿的“基督人”!

作者現在北加州基督之家第五家牧會,並在海外神學院教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