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與思

  • 波城爆炸案的兇嫌要葬在何方?(王星然)2013.05.13

    波士頓爆炸案的兇嫌之一,已經死亡的Tamerlan Tsarnaev終於下葬了。這裡面有一個美麗的小故事。 阅读全文

  • 為什麼選派哈比人?(王星然)2013.05.09

    最近,在長途飛機上終於一償宿願,看了期待已久的《哈比人-意外之旅》,下面這一段電影中的對話,使最近疲於奔命的我,一顆忙碌的心安靜了下來。 阅读全文

  • 罪的兩面性(陸加)2013.05.06

    罪的兩面性        藥廠制藥,藥房賣藥,看起來分工很清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美國,特殊情況下,藥房也可以用現成的藥劑配製一些簡單的藥品,供給極少數病人使用。大藥廠的品牌藥很貴,而小藥房配的藥成本很低,容易賺錢;藥房、病人皆大歡喜。於是,個別膽大的藥房悄悄地做起“配藥”的生意,雖然美國藥檢局只容許個別配製,但他們卻批量生產,變成了實際的藥廠。去年10月開始,美國各地爆發的真菌性腦膜炎,後來發現,正是這樣一個小藥廠造成的悲劇。他們配製一種注射用的麻藥,行銷美國許多州。但是因製劑被真菌污染,幾個月內造成了720人患腦膜炎,其中48人死亡!        究其原因:一是貪心,做藥房不該做的事;二是不負責任,在消毒保障上不做該做的事。若只一方面做錯,後果還不致於此。現代的制藥管理監督制度一般都是多重設防,一處有漏洞一般不會出事。換句話說,即使這家藥房私自制藥,如能認真確保衛生條件,也不會出什麼危險。        可是人之罪性就常有這種兩面性:既有因貪欲驅使而積極主動做錯事的一面,也有因懶惰懈怠而消極被動做錯事的另一面。做不該做的事,又不做該做的事,兩者疊加,就發生了如同服藥過量一般的“中毒”反應。        罪性在主動、外顯的一面還有報復、爭競、論斷、炫耀;而消極、內隱的一面則表現為懦弱、退縮、自卑、放棄、隨波逐流等等。認真的基督徒,要同時對付“舊我”的兩種趨向,不讓其做主掌權。 阅读全文

  • 以善報惡(吳蔓玲)2013.04.29

    蕾塔‧帕森斯(Rehtaeh Parsons)原本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但4月初自殺身亡。探究她自殺背後的原因,激起加拿大人的憤怒。一年半以前,她被四個同校男生強暴,並且他們拍下她被強暴的照片,在學校和居住的社區到處傳送。她還沒時間處理強暴的驚駭和傷痛,就必須面對網絡霸凌,再加上同校學生的霸凌,她接到不斷的text信息,男孩子約她做愛,女孩子們罵她婊子。沒有人同情她,更沒有人為她仗義執言。 阅读全文

  • 上帝從未遠離(張怡昕)2013.04.26

    我最近經歷了一些“求,卻不得”的痛苦。這一類的痛苦人們都有,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感覺特別深刻。難受到一個地步,我的腦袋裡冒出這樣的想法:“上帝就是這樣冷漠”,“上帝不在乎我。 阅读全文

  • 悲劇與公義(張怡昕)2013.04.22

    悲劇與公義 最近發生了一些悲劇。波士頓馬拉松爆炸襲擊,德州化肥廠爆炸,MIT校園槍擊。 還有一件讓我非常難過和氣憤的事情,就是復旦大學投毒案。 被害人黃洋,4月16日15:23去世了。他只有28歲。他學醫,據說他選這個專業,是因為母親身體不好。他家裡條件很一般,但他很懂事。讀書期間他成績優異,拿獎學金。他很熱心助人,本科時兩次去支教,一次是去安徽潁上,另一次是去西藏墨脫支教。本來今年暑假他還要帶隊去墨脫支教。 4月1日他在寢室喝了飲水機裡的水,覺得味道不對,擔心室友也受影響,他還專門清洗了水桶。之後他覺得不舒服,去了醫院。一開始他和醫生都以為是食物中毒。很快,他的肝臟就受到嚴重損傷,其他器官也受到損傷,呼吸時還有血泡。他很快陷入昏迷,死前沒能清醒地和父親說上話。 現在還沒有找出兇手,只是說他的室友是嫌疑人。 這不是第一起發生在校園的投毒案。1995年,清華女生朱令,鉈中毒。保住了命,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智慧。她年邁的父母一直在照顧她。當時的嫌疑人是朱令的室友,後來就不了了之,這起投毒案一直沒有找到真凶,到現在18年了。 到底是什麼樣的恨能夠讓人投毒?可怕的是,投毒案發生在大學校園裡,發生在寢室裡,是一個本該氣氛友好,或者至少是安全的地方。但住過宿舍的人也知道,那種近距離的接觸,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很微妙。當朱令病情不能確診時,一些北大同學熱心幫助翻譯她的病歷並且尋求外國醫生的幫助,可朱令清華的室友們卻表現出一種事不關己的冷漠。 人的內心,多麼複雜。複雜的,不僅是投毒者。還有知道真相卻沉默的人。 曾經,對於信仰,潛意識中我有一種心態,就是覺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就是愛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團和氣!這實在是人的自欺! 審判是必要的,公義需要被彰顯。上帝絕對不會和稀泥,不會以有罪的為無罪。“公義”這個字,在聖經全文中出現了263次(我不太瞭解聖經原文,只是在中文和合本中搜索“公義”)。 這是個神聖的詞。 “饒恕”,不是輕易說的。這是只有受害人和上帝才有權利說的。 審判要建基於真相。旁觀者當克制,知情者當出聲。我們要謹慎不去論斷,但是這不是說我們可以不作為。 投毒案可能離我們很遠,但其他的罪惡可能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是否做了該做的,是否曝光了罪惡,是否抵擋了罪惡,是否替不能發聲的人發聲,是否嘗試彰顯公義? 沉默和冷漠都很容易,但是出於公義的熱心和清潔的智慧,卻難得。讓我們祈求上帝的幫助。 黃洋,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6922.htm 朱令事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741528.htm 阅读全文

  • 悼呂令子(新民)2013.04.18

    4月15日,是不少納稅人到郵局排長隊報稅的日子,也是今年波士頓馬拉松賽的喜慶日子。這個日子本不屬於恐怖分子,但還是被惡人劫持了。爆炸聲中,中國留學生呂令子與另外一名美國女子和8歲男孩,喪失了年輕的生命。素面淡裝的呂令子當日早餐時抿嘴品嘗冰激淩的矜持不苟形象,被永遠地定格在人們的腦海裡。 阅读全文

  • 上帝若不搭救我(陸加)2013.04.15

    上帝若不搭救我 華理克(Rick Warren)牧師4/16日在第一時間用書信的方式通告了他兒子自殺的事件,簡潔地介紹了抑鬱症對他兒子一生的困擾並最終奪去他27歲的生命。這一事件在教會內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思考和疑問。 我曾多年經歷抑鬱症的困擾,同時還有一個有心理疾病、需要心理治療的孩子。以我的個人體驗來讀這封信,我毫不懷疑華牧師夫婦在他們兒子身上曾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藥物、輔導和禱告是在生理、心理和靈性層面上對抑鬱症所能給予的最完備的“治療”手段。我也特別體會華牧師所描述的“他兒子的真相僅有最親近他的人才會知道”這極真實的一筆,因為心理疾病的痛苦和掙扎,多是在很“隱私”的情形下進行的,沒有經歷過的人和局外人,很難體會這一苦痛的強烈程度。 這一事件引發了許多討論,特別是在教會的環境中認知和幫助“心理疾病”這一巨大的需要上,又帶出許多美好的見證,許多“靠主勝過抑鬱症”的經歷(我個人也算是一例)。然而華牧師的書信所傳遞的,不僅僅是如何靠主面對這個問題,而是坦誠地告訴我們:他們在靠主所盡的一切努力之後,主並未像他們所期盼的那樣,醫治他們的兒子,結局看似是“失敗”的。 我很敬佩華牧師夫婦把這樣一個真實的、不盡人意的“負面”結果,毫不拖延的呈現在世人面前,這其實是基督信仰中非常寶貴、卻常被忽略的一面。我們常常講“得勝”,“得醫治”,或“成功”的見證—- 雖然歷經苦難和挫折,然而最終因為對上帝的信心和在生命中的持守,結局無比美好,就像約瑟、大衛、但以理,或是林書豪一樣。約伯最後不也是得了雙倍的祝福嗎?我們自己也常常是等到好的結果出來了,才會“做見證”。 仔細思想聖經,信靠上帝的人,也不都是“大團圓”的結局。《使徒行傳》裡記載,彼得被希律抓到監獄裡,天使親自來營救他,使他神奇出獄;然而幾乎同時被捕的雅各,命運卻大相徑庭,上帝沒有顯神跡搭救他,卻任由他被希律殺害了。華牧師夫婦展現給我們的是“上帝若不搭救我”的時候,在世間如何持守信心;在“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時候,如何持守對更美的家鄉的盼望;一個帶著傷痛、失敗甚至絕望的人,如何堅持行走“標杆人生”的道路。 阅读全文

  • 破碎變成美麗(王星然)2013.04.08

    離我住的地方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底特律,有可能成為美歷史上最大一起市政破產事件的主角(目前破產官司仍進行中)。密西根州長Rick Snyder已緊急任命破產專家Kevyn Orr接管底特律的財政危機。 阅读全文

  • 未被更新的寄情(吳蔓玲)2013.04.05

    未被更新的寄情 前一陣子,新墨西哥州一位15歲孩子拿萊福槍殺了母親和三個弟妹,然後埋伏槍殺執班服事歸家的父親。令人髮指的是,事後他毫無悔意,還與自己女友和女兒家人待一整天。他的父親是牧師,除了牧養自己教會,還熱心監獄事工。槍是父親的,槍法也是父親教的。牧師信主之前是幫派人物,警方從家裡搜出四把槍,都沒有妥善收好。 想起曾見一位幫派老大信主做見證,提到拿槍上街隨意掃射的過去時,他眼神中的那種快意,我忘不了。思索著這位牧師父親,可否在改邪歸正後,仍忘情不了槍擊的快意,於是把它變成父子同樂的活動﹖ 忍不住聯想,信主後的我們是否執著某種快意不放﹖它本身不見得是罪,卻是我們寄情之處。對有些人,也許是看電影、電視劇;而對某些人,是讀煽情催淚小說或偵探小說;或許對另一些人,是悠遊網絡,並對某些人,是玩電動遊戲。做這些事都不是罪,但寄情於它,讓它來滿足我們內心的虛空時,是否會奪走我們對耶穌基督的忠貞愛情﹖ 阅读全文

  • 媒體人,回到你們該有的崗位吧(吳蔓玲)2013.04.01

    媒體人,回到你們該有的崗位吧! 馬英九總統女兒馬唯中成婚了。台灣新聞和政治界又是沸沸揚揚的,挖新聞,造新聞。先是說馬唯中婚後住香港,會成為北京的“肉票”牽制馬英九,嚇唬百姓;接下來,又有人在國會議事質問馬唯中是拿什麼護照出境;然後,又爆新聞,男方父母為婚宴“新娘落跑”而不高興;後又有一說,馬唯中就算對方另有曖昧情愫,10年不離不棄。這些八卦事,我寫不下去了。 這些捕風捉影的新聞,沒事找事,捏造出的成分多於事實。用恐懼、詆毀、無中生有、挖人隱私、猜測的手段來製造新聞,似乎已經成為台灣新聞媒體的常數。然而,每回返台,我看到的是,市井小民的溫馨、謙和、熱情;上公車零錢不夠,正要放整鈔,馬上有人為你投幣,為你省錢;老先生上車立即有人讓座;處處充滿人情味!我實在不懂,台灣播報出的新聞與我在台灣的地方見聞,差距怎麼那麼大﹖ 我也想不懂,台灣新聞媒體何不報導馬唯中不依賴權勢﹖為什麼不能成全馬唯中的低調,讚賞她做自己的精神﹖為什麼不能祝福她的婚姻﹖社會新聞不就是該揭露社會真實面,當然包括美善的一面﹖ 媒體人,回到你們該有的崗位吧!讓你們的筆不但可呈現社會真貌,伸張正義,並改善社會風氣,成為多人的祝福﹗ 阅读全文

  • 從禁槍想到的(張怡昕)2013.03.28

    去年底,美國康州的槍擊慘案讓人痛心。這個事件也引起了關於禁槍的討論。在我有限的知識中,記得美國的國父們特意保有了私人持槍的權利,因為擔心政府走上錯誤的道路後,群眾沒有辦法抵抗。我覺得這個原則是有意義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