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倫理系列之九: 擺脫不如意
錢保羅 本文原刊於《舉目》25期 中國人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換句話說,十件事裡,雖然可能有一兩件如意的,但是因為每件事情令人滿意的機率只有十之一二,人生這麼多事情,通通都要讓人滿意,當然機率就幾乎等於零了。 在現實社會裡,要找出一個對人生完全滿意──對自己的工作、收入、老闆滿意;對婚姻狀況、兒女、家庭生活滿意;對房子、車子、社會現象滿意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問題的根源在於我們對事情有一個錯誤的過高期望,我們不明白世界是敗壞的,最終是要被徹底推倒重來的。 對人生的不如意缺乏心理準備,當工作和婚姻的問題交叉出現時,其結果往往就是整天抱怨,一生作個不快樂的人。但是上帝對基督徒卻有一個更高的呼召:要常常喜樂(《腓》4:4;《帖前》5:6)。 這是基督徒職場倫理系列文章之九,我們要談的主題是當我們的人生充滿不如意時,怎樣才能喜樂得起來?本文將針對工作上的不如意,探討基督徒應該如何處理。 逃不是辦法 世界上的人,一般解決不如意的方法就是逃──逃離這個婚姻、這個家庭、這個老闆、這個公司,甚至逃離這個國家,以為換個環境就能解決問題。這是移民不斷湧進美國其中的一個原因。問題是美國的公司、美國的工作是不是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呢? 孔子曾說:“道之不行,乘桴浮於海”,翻譯成現代語言,不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嗎?孔子又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意思是說如果這公司很危險,就應該趕緊離開。 如果我們的雇主是造成股市崩盤的世界級商業醜聞公司,如“安然能源公司”(Enron),或是“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而我們又能洞燭機 先、有先見之明,當然是逃之夭夭、先走為妙。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公司的狀況不是這麼嚴重,而且世界之大,很少有一家公司、有一份工作是“金飯碗”,可 以永遠捧著,而不存在任何風險。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逃離那惡者 耶穌為我們禱告的時候,他向天父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或作脫離罪惡)。”(《約》17:15)上帝教我們的方法,不是逃離工作、逃離公司,而是逃離那惡者──在我們心中挑撥是非、抵擋上帝、使我們不能活出與世人不一樣生命的撒但。 當我們的激動情緒無法平復;當我們隨從眾人怨聲載道,甚至自以為是地帶頭仗義執言,其實是在興風作浪的時候,我們就陷落在罪惡之中。 人們常常誤將老闆的言行當作是那惡者的詭計,甚至心中暗暗將老闆比做那惡者。其實,更多的時候,撒但工作的地方是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對待工作不如意的捷徑,是對付自己心中不滿意的情緒。 離開負面情緒 這個世界,不如意是常態。我們一早出門,所遇到的第一件事,所聽到的第一句話,就很可能使我感到鬱悶、情緒消沉。當然,別人肯定有一點不好,但是往往是 我把自己的感覺放大了。既然離開世界不可能,離開負面情緒才是解決問題之道。基督徒面對工作上的不如意,該如何離開負面情緒呢? 一、道成為肉身 “什麼樣的工作才有意義?”是一個經常困擾基督徒的問題。當手上的工作不如意的時候,尤其是公司的作風和聖經原則不一致的時候,我們就會想到要辭職。很 多人會逃到教會裡,認為在教會的服事才有永恒價值。殊不知主耶穌的門徒都不是在教會裡工作的;舊約裡神重用的僕人,絕大部分都不是全時間的神職人員。可 見,逃離公司不是聖經教導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