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Picture
天下事

與電子遊戲共舞——對未成年者上網的安全考量(談妮)2015.05.18.

所有的玩具、遊戲、故事、音樂、視頻……都是奠基在某些明顯或隱含的價值觀上。不論是樂高遊戲、芭比娃娃,或是迪斯尼影片,都在傳遞某種信息,能在不知不覺中“教化”出某種標準或習氣。
電子遊戲也是如此,不僅我們要注意網絡安全,留意內容的ESRB評鑑,而且要評估遊戲中的價值觀和趣味導向,到底對我們尚未定型的孩子,會形成什麼影響。 […]

事奉篇

美國華人查經班回顧與前瞻(蘇文峰)

我們深信,這是上帝在中國及普世救恩計劃的大工,絕非偶然。我們理應見證個人參與查經班的成立、成長的過程中,如何經歷上帝的帶領;分享查經班成長到成立教會的過程,有哪些美好的經驗及失敗的教訓;研討當今中國及海外新成立的教會, 如何從過去北美的經驗得到借鏡。 […]

No Picture
编者心

深深懷念的歲月(鄭期英) 2013.05.21

深深懷念的歲月 “變老,從懷舊開始; 而懷舊時,雖有感傷,卻更感恩。” 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幾位大學團契時代的老友聚在一起,與兩位在國內做學生工作的同工,分享我們當年在台大團契的生活: 1.     注重讀經:各學院團契聚會活動,基本上都以小組查經為主,每位帶查經者事先都由輔導帶領先作預查;聚會的講員常鼓勵我們一年讀經一遍,每次碰面,他們總是追問聖經讀到哪裡;當時還有一些弟兄姊妹,組成跨校的人物查經和專題查經小組,分配作業,定期提出報告。 2.     屬靈裝備:除了查經外,校園團契還提供許多訓練--小組查經、個人談道、如何領詩、如何當主席、新舊約綜覽、基要神學、釋經學等等;《活祭》、《與主合一》、《追隨基督》,以及《戴德生傳》等許多宣教士傳記,是當時人人必看的屬靈書籍;寒暑假,則組成山地、鄉村和海邊的福音隊,向原住民、農民及漁民傳福音;週末除了在教會的服事外,我們還到孤兒院陪孩子們唱歌、說故事;我們也組織了專門為中國代禱的禱告會。 3.     全然委身:“全獻在壇上(All On the Altar)”、“作主工(My Task)”、“跟隨,我要跟隨你(Follow, I Will Follow Thee)”、“十字架的道路要犧牲(The Way of the Cross Means Sacrifice)”、“我知道我救贖主活著(I Know That My Redeemer Liveth)”、“不再是我(Not I But Christ)”等詩歌,是我們聚會時常唱的詩歌,雖然當時對歌詞的体會很有限,但“對主全然委身,一生為主而活”的心志,已種在年輕的心中。 4.     彼此相愛:鑒於團契中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弟兄姊妹,我們設立了“巴拿巴基金”;記得有一些僑生,當家庭的資助接不上,許多契友用當家教辛苦賺來的錢,幫補了他們的需要;上帝讓我們早早就學習了“施”與“受”的功課。 5.     […]

No Picture
透視篇

因你而前行(小螞蟻)

我成長在基督徒家庭。但是我對神的瞭解卻不深入,很多時候,神好像是別人的神,不是我的神。我在浙江嘉興讀大學。大二的時候,我們有了學生團契,是在一個偏遠、有點破舊的小房子裡聚會。我從此走上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