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蘇傅麗秀
-
幾天我讀到張文亮教授的一篇短文,心裡蠻受感動。張的專業是教書,但他常借著寫作來服事上帝。他提到電腦是他寫作的重要工具,他說:“我的寫作事奉,既然用到電腦,我就不用電腦,做不好的用途。這是歸主為聖……”
-
“及至時候滿足”,是否也可以發生在我們個人的生命中?如果我們也堅信我們的生命是在上帝預先及整全的計畫裡,那麼在我們的身上就沒有恰巧、倒楣或幸運的事了。
-
因為飢荒,雅各一家來到埃及, 17年之久,雅各儼然成為不一樣的人。他以“難民“身份怎能祝福強國之君?
-
當門徒疲倦甚至惶恐時,整個早上沒有責備的口吻和氣氛,等吃完早餐了,耶穌才三次把牧養羊群的責任託付給彼得,這是“先吃飽飯、再談工作”。
-
親愛的弟兄姐妹,在你信仰的認知和經歷中,你覺得神是怎樣的一位神?是一位要求嚴苛的神?當你信心剛強、服事祂時,祂就高興,當你軟弱無力時,祂就失望、放棄你?祂是這樣的嗎?
-
的確,神眷顧屬祂的兒女:“耶和華知道(眷顧)完全人的日子;他們的產業要存到永遠。”
-
我們也許會向神呼喊:等待病毒消失要到幾時?種族、政黨撕裂的復合要到幾時?長期的待業在家,要到幾時?家中殘障的孩子何時才能健全?我等待一個人來愛我,要到幾時?……在困境中質疑神是我們常有的經歷,我們心中的無助、孤單、無望,神完全知道,但我們無法明白,為什麼神要我們等那麼久?
-
我想,在服事中,我們很難看自己合乎中道,不是低估自己,就是膨脹自己,很容易忘了自己是誰,特別是處在高峰或低谷時。此時,獨處是一個很好的階段,能幫助我們重新調整自己在神面前的身份和使命。否則,遇到挑戰時,若平常沒有獨處的習慣,我們會感覺慌亂不安。
-
不管是傳道人本身或會友,會容易把傳道人當成屬靈的巨人,使之成為教會的焦點人物。彼得跟他所愛的主誇下海口:“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幾個小時之後,他卻在幾個使女面前否認主。他想起主對他說的話就出去痛哭。這次他跌得真慘!我不曉得那三天他在哪裡?他的心情如何?門徒那個小群體,能接納這個三次否認主的“門徒班長”嗎?
-
今天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從某個角度來看,也算是主耶穌的先鋒——我們向人傳福音,使人來到主面前,承認自己的罪、接受主;然後繼續帶領他們長大成熟,這就是預備與修直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