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之死(高蓓明)2016.08.03

文/高蓓明

本文原刊於《舉目》78期及2016.08.03

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的大慶之年,德國的基督教會將舉辦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他們自2008年就開始了一個大型的專案,稱為“路德10年”(Lutherdekade)。

在這10年中,每年各有一個主題:

2008年:啟動“路德10年”大型主題活動。

2009年:宗教改革和信經。

2010年:宗教改革與教育。

2011 年:宗教改革與自由。

2012 年:宗教改革與音樂。

2013年: 宗教改革與寬容。

2014 年: 宗教改革與政治。

2015 年:宗教改革——畫和聖經。

2016年:宗教改革和統一的世界。

2017年:慶祝宗教改革。

我本人則從2007年開始,有意識地每年跑幾個同路德生前的活動有關的地方,去追尋他的腳蹤。

2015年9月,我去了艾斯萊本(Eisleben)和曼斯費爾德(Mansfelder)。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艾斯萊本。

德國一共有3個“路德之城”,其中最有名的是維滕貝格(Wittenberg),去的人最多。我也去過3次。另外兩個路德之城,比較偏僻一點,去的人不太多,一是路德上小學的小鎮曼斯費爾德,二是路德出生和死亡的地方艾斯萊本。

這兩處相距不遠,都在今日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Sachsen–Anhalt)州的曼斯費爾德地區。那裡有大片的平原、丘陵和豐富的礦產,世世代代的人都靠開採礦產度日。路德的父親就是小礦業主。

自從東、西兩德合併之後,所有的礦業都關閉了。

一路坐車過去,看到的是大片的莊稼地,還有許多灰色的小山包,都是煉礦之後堆積的廢渣。

有人想用這些廢渣鋪路,好讓難看的土包消失。不過,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這是當地的歷史,老百姓不願意從記憶中劃去。

 

人生的巧合

艾斯萊本有路德出生和去世的房屋,有路德出生第二日領洗的聖彼得保羅教堂,以及最後4次講道的聖安德烈教堂。1997年,該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艾斯萊本最重要的一個參觀點,就是路德逝世的地方。世上很少有偉人,出生地和死亡地點,是在同一個小地方。路德是這少數人中間的一個。

1483年,在艾斯萊本出生後第二天的路德,被父母抱到住家對面的教堂裡受洗。當年生存條件艱苦,孩子的死亡率很高,所以父母會儘快地讓嬰兒受洗,以求上帝保佑。

路德在這裡只住了幾個月,就隨著父母搬到曼斯費爾德去了。成年後的路德,多次回到艾斯萊本,同當地的人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不過,他並沒有回到這裡居住。那麼,他怎麼會在這裡過世呢?

原來,當時曼斯費爾德地區的貴族之間總有糾紛,平息不了,請求路德來為他們調解,所以路德多次前來。

1546年的1月份,路德一路艱辛地來到此地,天冷,大水,道路不平,引起路德身體嚴重不適。那時他已經過了60歲,身上患有多種疾病,一隻眼睛差不多瞎了,耳朵也不好使,還有痛風。再加上緊張的工作,他最後終於體力不支倒下了,於1546年2月18日在這裡過世。

過世前,他對陪同的朋友約拿(Jonas)說:我在這裡出生、受洗,看來我也要在這裡留下了。

在病痛中,路德還為當地人講了人生最後的4次道。最後一次,因為身體的緣故,沒能堅持到底。死前的4天,他還為兩個新任牧師按手禱告,立牧聖職。

在最後講道時,路德對猶太人的一些言論,被後來的希特勒大肆宣傳和利用,成為偉人光環下的一道陰影。

 

無法繞過的

“死亡”,是人生繞不過的話題。參觀路德逝世博物館,我相當於接受了一堂生活中從來沒有過的課程。在德國沒有一處博物館,能夠把“死亡”這個主題,詮釋得這樣詳盡。我也第一次瞭解到,一個偉人是怎樣準備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中世紀,死亡是司空見慣的。孩子出生時的死亡率極高,婦女生孩子的死亡率也是極高。

由於衛生條件差,營養缺乏,醫療水準低下,人的壽命也不高。再加上鼠疫,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人們在驚慌失措中,只能去信仰裡尋求安慰。

他們相信,基督戰勝了死亡,跟從祂能夠得到永生。人死後會有審判,行為好的人上天堂,反之下地獄。所以人要在生前就要為死亡做好準備,免得死後落入地獄。

對於這些信徒來說,死亡是生前的世界和死後的世界之間的一座橋樑。他們的生命結束,包含4個部分:肉體的死亡、來到上帝面前接受審判、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

他們相信,在取得進天堂的資格前,先要經過煉獄。誰在生前做得足夠好,比如捐錢給窮人、教堂等等,就會縮短煉獄的時間,早日脫離痛苦,進入天堂。

對於這種迷信,路德困惑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他在聖經中找到了正確答案:永生是上帝給人類的恩典。人類不可能靠自己的行為得到救贖。

這是路德引發宗教改革的出發點。

 

路德死的準備

在艾斯萊本,我參觀了路德出生地的博物館,路德受洗的教堂,以及路德去世地的博物館。我不禁感歎生命的短暫與脆弱。並且看到,偉人也是人,在死亡面前,他們也有恐懼。

其實,路德在去世之前好長一段時間,已經開始了準備。

×寫好遺囑

首先,按照中世紀的風俗,路德寫好了遺囑,安排好後事。

記得我們在哥達(Gotha)旅行期間,見過路德的親筆遺囑。

路德於1537年3月住在哥達時,得了一場大病。他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就立下了平生第一份遺囑。後來在艾斯萊本時,他又寫了遺囑。

他的遺囑在法律上是無效的,因為他沒有為遺孀和孩子任命一位男性監護人,而是將他的太太列為唯一的繼承人。這是有違當時的法律和習俗的。路德為此寫信給選帝候(編註:Kurfürst,有權選舉國王和皇帝的諸侯),請求尊重他的最後願望,批准他的遺囑。

路德說過,如果沒有他太太卡特里娜所做的一切,就沒有他的成就。

這是實話。卡特里娜的工作是極其繁重的,從田裡的農活,照顧家畜,家務,飯食,到接待客人和學生,財務管理,事無巨細都壓在她的身上。她總是不遺餘力,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貼貼。

當時的社會傳統認為,信徒考慮死後財產的安排,是不太光彩的。幸而在這一點上,路德很現實。他是繼承了他父親的做法。

他的父親在臨終前,有神職人員問,他是否在死後把財產捐給教會? 他的父親說:我有許多孩子,他們更需要這些財產。

路德是有遠見的。果然,路德死後,卡特里娜陷入了困境。選帝候弗里德里希親自批准,使路德的遺囑在法律上生效,為她解了困。

×收集經文

其次,路德早就開始收集有關的經文。

這些經文給了他很大的安慰,幫助他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並且陪伴他度過了最後的日子。這些經文大多來自新約,及舊約中的詩歌。他在這些經文邊上,密密麻麻地寫了許多心得。

大約從他去世的前一年起,他就常在講道中提到死亡、對朋友們談論死亡、在寫作中討論死亡。

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他常常呼求上帝,不斷禱告。他渴望早死,可以儘快脫離痛苦的軀體。他請求上帝,不要讓他在病床上躺很久。他覺得自己風燭殘年,早已筋疲力盡了。

當時的曼斯費爾德伯爵夫人對草藥很有研究。她派人為路德送去了土燒酒、薰衣草汁和玫瑰花酸。

路德的朋友們守在他的病榻前,為他敷藥,用熱毛巾替他擦汗,安慰他。他們最緊張的是:路德最後能否守住他的信仰。

對於陪伴他死亡的朋友來說,執行傳統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們有責任幫助死者把信仰堅守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按照當時的傳統,路德應該在死前懺悔一次,領最後一次聖餐,塗抹膏油。這些,他都拒絕了。他覺得僅僅禱告就夠了。他相信上帝對人類的愛和恩典。

他最後的一句話是:請接受我的靈魂!他的朋友確認:路德守住了信仰,並且堅信人的死亡不是生命最後的結束,還有另一個世界存在。

×風趣的人

當時社會上有一種流言,說路德變得脾氣暴躁,更拋棄了他曾經堅守的信仰。還有人說,如果路德是聖人,他一定會很安靜地死去。如果他死得很痛苦、很害怕,那麼他就是異教徒。

1546年2月18日,路德說:喔,上帝!喔,約拿博士(Jonas,他的朋友)!我感到多麼難受!為什麼我的胸口擠壓得如此難受?我將留在艾斯萊本了。

這一天的清晨,2:45,偉人馬丁•路德走完了他的一生。專家們推測,路德死於心肌梗塞。

路德的最親密的朋友約拿,在眾人面前做了見證,證明路德在最後一刻都堅守信仰。

但路德在他病得極其痛苦的時候,還不忘幽默一下。他說:如果那些可愛的先生們和解了,我就可以回家了,然後躺進棺材,讓那些蚯蚓可以享用我這肥胖的博士軀體。

這句話說完的第二天,他就真的回家了——永恆的家。

 

新死亡文化

按照當時的傳統,人死前必須有一系列宗教儀式。這讓很多信徒害怕,萬一他們突然死亡,來不及懺悔,或者來不及念信經,豈不就要下地獄?

在智者弗里德里希的催促下,路德寫了一本《正確準備死亡》的小冊子(Ein Sermon von der Bereitung  zum  Sterben),指導信徒如何面對死亡。這本書非常受歡迎,一版再版。

在書中,他建議信徒,不要去想像死亡和地獄的恐怖,只要努力去想上帝對人類的愛和恩典,因為,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承擔了所有的罪孽,祂更戰勝了死亡。

路德把死亡比作一個小孩子的出生,從母親窄小的子宮裡,經過一段黑暗的路程,歷盡痛苦和恐懼來到大千世界。他說,死亡也是這麼個“窄門”,經過它之後,我們得到的是永生。

在《詩篇》90篇,摩西的禱告中,路德做過最著名的一句註釋:在死亡中,我們被生命接納,因為我們的罪孽被饒恕了。這些話,真說到我的心裡去了。

路德死後,興起了一種新的墓碑畫,是聖經中的故事場面,常常是“死裡復活”或者“被醫治”,比如拉撒路的故事,比如摩西高舉銅蛇等。還有牧者在葬禮上講道,回顧死者的一生,講解死者的信仰。

人們也不再放許多東西做陪葬,因為一個人的得救,並不靠這些功利性的行為。

路德生前還對葬禮的音樂有過詮釋,他說,我們在墓地裡不唱悲哀,不唱痛苦,而是歌頌饒恕,歌頌安息,歌頌復活。

由路德思想引起的這一系列改變,都增添了信徒的信心。路德創造了一種新的死亡文化。

 

死了,卻活著

路德生前反對天主教的遺物崇拜。然而路德死後,接待路德住宿的主人,保留了路德死去時的床,和臨死時喝水的杯子,向不斷湧來朝拜的人展示。後來更有人偷偷地拆下床上的板條帶回家,認為這些床板有治病的功能。

1707年,這種風氣達到了高潮,於是有人不得不出來,把它們都燒了,以阻止這種習俗擴散。

因此,如今的博物館裡,只有一塊當年披在路德棺材上的布是真品,其他的都是替代品。雖然如此,到了21世紀,朝拜的人還是不斷地前來。人們想看看偉人用過的東西、住過的地方,摸一摸,站一站。這是普遍的心理,無法阻止。

路德雖然死了,他的話語和文章卻流芳百世。

我們在德國教會裡敬拜時,常常朗讀路德版的聖經。不久前,德國教會為了迎接2017年的大慶典,又出版了最新訂正版的路德聖經。

路德的朋友梅蘭斯通說過:路德死了,路德活著!

作者現住德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