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古今人物
-
兄弟倆在牛津也是風雲人物,他們和好朋友懷特腓在學校成立Holy Club一起查經,一起屬靈操練,一起行善,還做監獄事工,他們發展出一套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平素生活恪守清規,每天早起,讀經禱告,有條有理,好像成為基督徒就必須遵循這一套“方法”,所以在學校被人稱為循道宗(Methodists,Methodist Church這個名字起源就是這樣來的)。
-
蘇恩佩學姐曾謙言:“我有的只是‘病弱的身軀’和‘一枝禿筆’。”懷疑自己:“還能為香港做甚麼?”底波拉和我,不就是“病弱的身軀”和“一枝禿筆”!我倆又能為這詭譎紛亂的世代做甚麼呢?
-
終於,我們來到了一架外型尚稱“完整”,但和高牧師那麵包車一様老舊的飛機前。他停了下來了,笑笑對我說:“這就是了。
-
現在還有多少營會要求參加者在營會中做功課?有多少門訓會在當場挑戰參加者,不但從座位上站起來抽背經文,並抽背周圍的人名?有多少門訓會帶著你在每一個信息後,一起開口禱告;有時還當眾臨時點名,叫你在眾人面前操練開口大聲禱告?特別在晚上最後一堂後,還要跪下來長時間的禱告?又有多少營會要求參加者,在營會期間及之後,需要參與洗碗、打掃清理聚會的地方及自己的房間?
-
在會中,趙牧師親自教我們唱這首詩歌,年輕的我也唱得淚流滿面。不過,當時的感動全憑想像,對於事奉主的艱辛,可要等到幾十年後才能明白。
-
華爾斯在該原則中,提出了以下的觀點:道成肉身就是“轉譯”(Incarnation is translation)。“道成肉身就是‘轉譯’。當上帝在基督裡成為人,神性就‘轉譯’成人性,就好像人性是一種接受語……”換句話說,神性穿上人性,如同由一種語言轉譯成另一種語言。
-
終於,路德看見,“恩典的上帝”是天父的真面目。祂不以虐待罪人為樂,反而預備救恩、施行拯救。
-
然而四點半的通話之約永遠無法實現了,南特的手錶後來被尋獲,指針停在三點十二分,大約就在這個時候,奧卡人用長矛刺死了這五位來到他們中間的白人宣教士。
-
當閱讀盧雲的這些故事時,我們可以發現,“與其他人活在此時此刻”,總是盧雲生活中的優先重點。楊腓力所述說的故事,一再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這似乎是盧雲處世的模式。
-
1938年4月7日早晨,一如往常,劉校長在上海靜安寺路邊等公車去學校上課。就在公車駛近時,車上3名受日偽政府指使的槍手,開槍射擊。劉校長倒臥在血泊中,送醫不治,時年42歲。一位美籍教授在公車上目擊了整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