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時代的挑戰與機遇——寫在和合本聖經百年慶(鄭路加)2019.05.18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9.05.18

鄭路加

 

從短波頻道到網路教學

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信徒如果希望獲得神學知識,其中一個管道是悄悄地收聽一些來自東南亞的短波頻道……

也就是在那些年間,正當渴慕的信徒在不穩定的電波中尋找著 “若即若離”的教導之時,一個新興的技術——移動通訊正在歐美迅速地成長。2007年之後,網絡和智能手機的結合,使得曾經遙不可及的神學資源逐漸變得“平易近人”。然而,此時的網絡資源,基本還局限在文字類的查經資料、神學知識。經過一段以點帶面的發展後,一個前所未有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出現了!

 

從網絡教學到APP

空中神學院、空中主日學等皆是網絡教學的代表。它們迅速地取代了上一代人熟知的郵件函授教學模式。

從易干擾的短波,到相對穩定的網頁和視頻,雖然遠距神學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但一個難題還是沒法突破,即如何讓講者和聽者互動?

科技的出現雖然把神學知識帶到了好學者的身邊,但是他們的疑問依舊無法得到即時的澄清,難點也不能得到迅捷的解答。這使得敢想敢問的現代人又憋屈、又憋氣,也使得網路教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味如雞肋。

隨著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一個新產物歡然問世:APP。

4G時代的智能手機不再只是可以打開一個平鋪直敘、資訊琳羅滿目的網頁,而更多是一個多向交流的網絡平臺——網絡神學課程不再是一個個靜態的、供人觀看的視頻,而是可以引發參與者互相討論的一個空間。

世界各地的、不同宗派的的信徒可以隨時“匯聚”到一個視頻下面,把自己的神學立場和信仰傳統,通通用力地敲打在“樓下”,分享出來,從而引出更多的評論。

 

在悄然改變的神學生與會眾

為什麼要回顧過去這20多年來的轉變?

當然首先是感歎發生在身邊的變化是如此之快。人們對短波的記憶依舊鮮明,而世界卻已經預備好進入5G時代了。

很多人預測這將會是一個互聯網、人工智能普及的時代。過往的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影響基層的科技發生大變化的時候,人們的生活也會相應地有比較大的轉型。

從教會建立之初至今,傳道人都不是在真空當中履行大使命的。因此,我們不能不關注這樣的轉變。

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筆者服事的神學院,在這幾年間,神學生群體也在悄然改變——幾年前的學生還大多是已經在一線服事的傳道人;而現今學生群體的比例已經不再如此了。

取而代之的,更多是在谷歌時代成長起來的新生代,這些神學生不僅熟悉如何從網絡中獲取豐富的、多媒體的資源,而且能夠非常熟練地借助網絡的便利教導、牧養不在身邊的會眾。

神學上是這樣,他們服事的會眾必定也越來越多是生長在網絡時代的新生代信徒。這群也許不知道郵票和明信片為何物的網絡時代信徒,勢必也會有不同過往的信仰表達方法,以及神學知識獲取管道。

我們這些被短波電台陪伴著長大的傳道人,怎麼更好地牧養觸屏時代的信徒?這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不得不積極回應的挑戰。

 

公認聖經譯本的誕生

在這轉型期,筆者不禁想起百年前的一段歷史。今年,全球的華人信徒正迎來和合本聖經的百年慶典。這部廣受華人信徒愛戴、甚至推崇的聖經譯本,其實有一個值得今天處在時代節點的傳道人謹記的教訓。

1890年的5月,400多位宣教士齊聚上海,召開更正教的第二次宣教大會。

從更正教進入中國到這次大會,近一個世紀,宣教士們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宣教聚點的增多,宣教士們意識到各地華人的方言鄉談給宣教帶來不少阻礙。為了讓福音事工更有效,減少國人對基督信仰的混淆,幾大宣教機構意識到,一部公認的聖經譯本是必不可缺的。

雖然在1890年前,中國已經出現了廣為知識分子接納的文言文譯本,以及南京官話(白話文)譯本。然而在1890年的第二次宣教大會上,宣教士們對於使用優美、文雅的文言文,還是市井走卒的白話文,依舊各持己見。

喜歡文言文的宣教士們認為文言文是中國文化脊樑,是科舉制度下文人皆知的語言;支持白話文的宣教士們則堅信,神的話語不僅僅是為了受過教育的人預備的,也是寫給普通老百姓的。

雖然大會最終決定同時開展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翻譯,但是接下來的歷史進程卻最終讓白話文深獲人心:20世紀初,慘遭八國聯軍血洗京城之後,清政府為了提高政府部分的辦公效率,於1903年開始在中央統一官員們的口語。

這一舉動在1911年,也就是清政府崩潰之前,結出了果實——達成了以北京口音為主的官話。1913年,在民國政府時期,官話漸漸成為國語。這是一個能夠對基層產生變化的重要決定,尤其是之後的新文化運動迅速地把國語推廣開來。

在1926年的“全國國語運動大會”上,國語的地位得到完全的肯定。這就使得1919年出版的白話文版和合本,成為王明道(1900-1991)、倪柝聲(1903-1972)、宋尚節(1901-1944)等,那一批出生在20世紀初的中國教會領袖手中通行的中文聖經。

 

從基層開始的大變革

1890年,選擇翻譯白話文的宣教士們意識到,中國必將有一場從基層開始的大變革。但具體如何變革他們知道得並不清楚,更不清楚這場變革將會如何影響其後的傳道人和信徒。他們堅定地放棄當時甚為主流的文言文,而選擇採用了將來廣大信徒可能會使用的白話文,為的是讓福音可以在未來的年日中更為廣泛地傳播,讓更多的信徒聆聽並表達他們的信仰。

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我們留意的事情!

5G時代,到底會給教會和神學院帶來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目前對我們來說是未知的。但我們知道無論何時,總有渴慕神話語的人在電波的那一頭、網路的那一邊等待著餵養……

懇求歷史的主宰賞賜智慧給傳講神話語的人,以便在新的時代,借著新的管道,繼續見證古舊而常新的福音。

作者為美國三一神學院哲學博士,主修教會歷史。現任教於國際歐華神學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