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3

  • 本文原刊於《舉目》59期 馮秉誠/談妮訪問與整理 簡介:馮秉誠現任威斯康辛米城華人教會差傳牧師,筆名“里程”,著有《遊子吟》等書。        針對教會內有不同的神學立場,導致彼此關係矛盾的時候,該怎麼辦?教會領袖要能分辨,若這些爭論,只是在面對基要真理以外,不同的神學觀點時,可以持守以下幾個原則:         1.上帝是超越人的邏輯與理性的。人無法僅僅藉著有限理性和邏輯,來界定對上帝的認識。         2.在牧會中,不宜把在神學院中,基要真理(所謂基要真理,往往就是各個教會的信仰告白)以外的神學爭論,拉進教會。(編註)         3.在教會中的傳道人,可以在基要真理以外,持有自己的神學立場,但不宜在公開講台或教導中,強調或堅持自己的這些在基要真理以外的神學立場,以致於造成教會中的混亂。         4. 牧養教會,是應該讓弟兄姐妹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聖經中啟示明確的基要真理上,不要因為其道理看來清楚,就以為簡單,而不再在這些真理上作深度的思考與學 習。因為唯有扎根在這些基本的真理上,我們才會更瞭解上帝的心意、上帝的大計劃,以及上帝對我們個人的託付。每個信徒都當找準自己的事奉崗位,好與其他弟 兄姐妹在主裡有肢體般的配搭,成為神國的團隊。這才是信徒委身教會,行走天路的重心。        編註:里程在著作《神的聖言(卷二):聖經的詮釋》(海外校園與使者,2007)中,提醒讀者 “應把真理和對真理的認識區分開”:        真理是絕對的、終極的。但人對真理的認識的某些層面則是相對的、暫時的,正像自然科學的認知是相對的、暫時的,不斷向上帝所制定的自然法則逼近一樣。        聖經清楚啟示的基本真理,如,上帝是獨一真神;耶穌基督是神子;世人都犯罪;耶穌基督的十架救贖計劃;主耶穌將再來審判世界……是絕對的,是信徒能夠準確把握和可以大膽傳講的。         但在人對真理的認識中,尚有不準確、需要不斷完善的地方;人不能把自己對真理的認知的每一點都絕對化。真理是不能被人“掌握”的;真理只能被人追隨或跟隨。         蘭姆說:“一個人若認為自己對聖經的解釋是正確的,我們不反對;可是我們反對,人忘記自己的卑微和人性的缺陷,而認為自己對聖經的解釋與上帝的啟示具有同等 的地位。”奧斯邦也說:“此處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把神學模式當著永久不變。許多學者完全反對教義的定型化或終結化。…因為許多團體的確將他們承襲的傳 統和創始的先祖,當成幾乎‘不會錯’的對象來崇拜。”        如果把自己的神學體系絕對化,就會拒絕聖經對自己的體系說話,或對那些“不利”的經 文置之不顧,或按自己的體系強解這些經文。更易以對自己的體系的宣講,代替對上帝的整全話語的宣講。如此,神學家已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體系高舉到與聖經同 等的地位了。隨著體系被絕對化,體系的倡導者、擁護者也逐漸地、不同程度地被絕對化了,變成真理的標準和尺度;凡與自己體系的觀念不同的,無論有無聖經的 依據,都一言以拒之:“不講真理”或“偏離真理”。 (參第8章,應用──警惕神學研究的陷阱)

    閲讀全文…

  • 上帝也是“公共物品”。聖經告訴我們,耶和華“是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也是基督徒的上帝。亞伯拉罕說耶和華是他的上帝,但他不能說耶 和華不是別人的上帝。大衛以耶和華為樂,但他不能說只有他才能享受上帝。實際上,韋斯敏斯德小要理問答的第一問答說,“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榮耀上帝,並以 祂樂,直到永遠 ”。每一個人都可以以上帝為樂。一個人享受上帝,並不會減少別人享受上帝。

    閲讀全文…

  • 顯然地,很多人認為,職場上週一至週五的工作,與“事奉”無關。心態如此,實際上也如此。大家覺得,只有牧師、神父、傳教士等“神職人員”從事的,是“全時 間聖職”事奉。一般信徒的職業則是“俗職”,每天忙的是“幹活”。只有和教會沾上邊的才是“事奉”﹗ 於是,有了“從俗職出來、進入聖職”的說法。

    閲讀全文…

  • 上帝的救恩,這個最大的恩典,就是通過基督的十字架,通過我們的認罪、悔改,臨到我們。對於驕傲的人,基督的十字架是絆腳石;認罪、悔改也是絆腳石。所以,驕傲的人無法領受基督的救恩,願意降卑的人才能領受到。上帝其他各樣的恩賜,往往也是通過某種卑微的方式臨到我們的。

    閲讀全文…

  • 《靈》所講述的則是基督信仰的價值觀,這價值觀是純淨的、絕對的,不會隨人的觀念而改變,也沒有灰色地帶。 “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理性”,這是《靈》與一般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的本質區別。

    閲讀全文…

  • 2012年6月,秀芬和子廉結婚25周年。回首過去,婚姻像一張網,將兩人捆在一起,越掙扎越窒息。她曾經大腹便便,深夜離家出走;他沉迷電腦,無視妻兒需要。她對婚姻絕望,無法與他同處一室;他抑鬱成疾,不知路在何方?

    閲讀全文…

  • 墓地之歌(蘇彥輝)

    去教會的路上,經過一片墓地,周邊長滿了一種叫狗木的樹。春天,樹開滿了花。那花其實是葉子花。有紅有白,相間而生,雲兒一般的飄逸。墓地裡的墓碑,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遠遠近近,聊寂地躺在那裡。

    閲讀全文…

  • 俄利根(ADAMANTIUS ORIGEN,又譯奧利金)是古代東方教會最為著名的教父,亞歷山大學派的主要代表。在早期東西方教會眾教父中,他是最有影響的一位,他的思想為後世基督 教神學,奠定了深厚的基礎。與他同時代及後來的教父和聖徒,都或多或少地得益於他,有“眾聖之師”的美譽。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59期 菲比           我剛讀完這篇──“被趕出教會後”(《舉目》50期,2011.7) 作者的分享感動我,他說:        “我們罪何以堪?求主赦免我們的罪,也求她原諒我們。雖然這件事讓我們分離,但是教會要有秩序,要有順服,孩子要順服父母;要竭力避免爭吵(contention),因為爭吵可以把上帝的靈趕走。特別是,參與了這次事件的人,要小心苦毒的靈;為了基督國度的緣故,要盡心地愛人。        主啊,我想成為這樣的基督徒﹗即便被羞辱,仍然不忘你的託付,忠心地服事你﹗人雖然在地上,卻注目在天﹗”         我哭了﹗很受用,謝謝作者的分享。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59期 長夜未盡,各各他安放耶穌的 墳墓口,石頭挪開了 你奔告:有人把主挪了去 和彼得和約翰,加疑惑加驚駭 你跑回墳墓口,看著他們 進出。向你擺手。走人 你卻留下,啜泣 可那日耶穌到各各他,跟隨的 婦女們號啕痛哭,何以 你忍住?當她們遠遠觀看、搥胸 為祂斷氣前的喊叫? 當兵丁拿槍紮入 祂肋旁,有血與水流出? 當亞利馬太人約瑟和尼哥德慕 聯手安葬主? 而今你哭昏了。當轉身 看見復活的耶穌,卻認不出 當祂問:你為什麼哭?你找誰呢? 以為是看園的:你把我主挪了去? 卻不想,又能怎樣—— 就算取回祂的身體? 啊馬利亞你淚眼模糊了 又轉向墳墓口 又哭… 聽見主輕聲喚你了:馬利亞。 你回神,摒息,轉身;最熟悉最美麗母語 驚呼:拉波尼﹗ 血滲著,磨破了的腳掌 髮貼著,淚痕未乾的臉龐 似夢非夢,載欣載奔: 我看見了主﹗ (附註:取自約翰福音20章,10/03/2012 Boston)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