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如
林哲的故事,充滿了許多人的聲音,因為他活在典型的華人教會,窩心的溫情和犀利的論斷,常是夾心餅乾的兩面。在眾說紛紜中,在他的徬徨無措裡,我細聽林哲自 己的心聲。雖然困在未知與不確定的雲霧裡,但他清楚一件事——他,與神有約。那份篤定,是信心的種子與順服的動力。是清醒的心,使他意識到與神的約,這也 是信心的回應,使他面對人生下半場,毅然轉換生命的跑道。
神是與人對話的神,聖靈邀請林哲踏上新的跑道。我相信林哲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生命的轉戰,更是與神的對話之旅。跟隨主的人,學習認得主的聲音,效法主的生命內涵,聽從主的調遣,才能與神共舞,經歷約的實際——不是束縛,乃是祝福。
可惜的是,教會裡有許多人,喜歡扮演上帝或約伯的朋友,卻不理會對自己與神的約。林哲的故事,反映出華人教會神學的薄弱,和屬靈觀的分歧亂象。聖俗二分法,誤導了許多基督徒對神的呼召和事奉的詮釋。
神對每一位基督徒的恩召是相同,且不打折扣的——“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但擁有的恩賜和委任,卻是人人不同。天國 大業開展的禾場,在全世界,需要各類的基督徒全然奉獻,成為精兵。牧師的職分是牧養、教導、訓練信徒成為各行各業的傳道人。
有人認為,全身心或全時間事奉神,等同於當牧師或宣教士;把進神學院視為入至聖所,而錯把牧師或宣教士高舉為最高級的基督徒,並以為平信徒是對神的愛不夠完 全,奉獻有所保留的。如此狹窄扭曲的觀念,限制了信徒對神心意的瞭解,也牽絆了教會的成長。看到許多全然愛主的基督徒,滿有才情,就是沒有當牧 師的恩賜,卻因傳統的教導,混淆了普遍恩召及個別的呼召委任,誤己誤人,實在悲哀。
普世的宣教機構,因應每一時代不同的挑 戰,面對每一族群不同的需要,發展多元又具創意的傳道策略。全身心為主而活,不一定得放棄個人的專業。職場就是宣道的禾場,基督徒選擇專業時,應慎 重尋求神的引領,明白神的心意與呼召,好讓我們在職場上成為稱職的傳道人。而放棄專業,任專職的牧師或宣教士,也必須有神的委任。筆者曾聽某知名神學 院的實習生,在高談闊論他的神學見解時,指稱某資深基督教出版社的主編和社長不是傳道人,“只是”文字工作者!如此井蛙之見,恐怕保羅再世,也難逃此生之睥昵眼光。而此神學院的神學底氣,實足堪憂。
華人信徒和教會,若能奠基於正確的解經,拓展眼光,必能更貼切地明白神對個人及堂會的引導。
林哲的屬靈同伴對神的心態,似乎敬畏多於親愛。林哲對專職傳道的生活方式,有相當狹窄的理念。這兩方面都反映出華人教會的神觀和人觀。
許多人認為,會錯神的心意,神必管教。他們的神是嚴厲的法官,不是慈愛的父親。神必管教蓄意的不順服,而孩子因懵懂無知而困惑迷茫,父神必會開導安慰。
林哲捨棄運動用品,決心專一傳道,生活從簡。這樣的捨棄,似乎表達了約束自己的愛慕,專一服事。其實,基督徒非常需要培養生活情趣和幽默感,專職的牧師和宣教士更是如此,有健康的身心靈才能服事得長久又喜樂,也才能自在地活在人群中。
華人教會充斥著儒釋道的文化根底,仙風道骨加上道貌岸然,是典型的“屬靈人”形象,這樣的文化屬靈人無慾無趣、索然無味,很難令人體悟神的智慧與榮美,更難令人信服基督徒的生命有何豐富與色彩。
林哲這場揪心的衝激,起因於健康的威脅;屬靈同伴的會談,顯露了教會的苦難神學。儘管摩西老爺沒抱怨風濕痛、關節炎,保羅倒是坦承神沒答應拿走他的刺。這2 位前輩聽從神的委任,牧養的是三教九流、參差不齊;排山倒海的災難沒少過,被自己人恨之入骨的苦痛搗心扉;多少次在靈魂的暗夜裡,向主哭號:讓我早日脫離 塵寰!
環視舊約到新約,被神委任在各行各業傳道的僕人,各個都與苦難交鋒,但無一不經歷風雨中的寧靜與平安。
作者曾任校園團契全職傳道同工,OMF宣教士,現住加州。
相關文章閱讀: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