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西──神忠心的僕人(蔡金玲)

蔡金玲

本文原刊於《舉目》52期

       在神的救贖計劃中,摩西佔著一席重要的地 位。神曾經與亞伯拉罕立約,應許他的後裔要成為大國。神預先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後代要在埃及地寄居400年以上,那地的人會苦待他們,然而,神會拯救他們 脫離埃及人的奴役。到了摩西的時代,果然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的預言。此時,神拯救的時刻到了,自此,揭開了摩西率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

神預備摩西

      《出埃及記》一開始提到有不認識約瑟的法老王興起,對日益增多的以色列人大肆壓迫。法老除了勞役以色列人之外,又下令淹死所有初生的以色列男嬰。摩西正值此危 險關頭出生,法老的命令也顯然危及他的生命,然而,在神的護守之下,這嬰孩被保存了下來。摩西不僅沒有因法老的命令遭害,反而被法老的女兒從水裡救出來 (註1),且被收養在埃及王宮中約有40年之久,成為法老女兒的兒子,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參《徒》7﹕21-22)。

        摩西長大成人之後,就不肯被稱為法老女兒之子,他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參《來》11﹕24-25)。摩西為了保護一個被欺凌的以色列弟兄, 而殺死一個埃及人,以為因此自己的同胞便會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參《徒》7﹕25)。結果事與願違,他殺害埃及人的事被人知悉(參《徒》 7﹕26-28),於是逃到米甸地躲藏寄居。從此,摩西在米甸曠野從事牧羊工作長達40年之久,這也促使他對那一帶的地理形勢十分熟悉,成為日後帶領以色 列人經過這塊曠野地區的最好準備。

神呼召摩西

        神留意到這群以色列人在埃及地的苦情, 祂也記念曾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當摩西在米甸曠野的時候,神在燒著的荊棘火焰中,呼召他,將以色列百姓從埃及地領出來。摩西自認無法面對這艱 鉅的責任,神就應許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候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出》3﹕12)。

        那時,摩西認為以色列人會質疑他所講的,所以他問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祂叫什麼名 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於是神啟示並解釋了祂名字的意思,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耶和華 YHWH (יְהוָה,或譯作“雅偉”)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 念,直到萬代。”(參《出》3﹕13-15)。

       這“我是自有永有的”(直譯為“我就是我是”)並沒有真正地定義什麼。因為神實在太偉大 了,惟有使用這樣的敘述,才能表達神的整全性。“我就是我是”可以解釋為“我正是那位…的”,或是“我就是那位為你存在的──真實誠懇地存在,隨時幫助、 樂意工作”(註2)。神顯示祂自己的名字,表示衪向人開啟自己,要人與祂有美好的關係。

       雖然摩西起初因懼怕而缺乏信心,然而,神是一位與百姓建立關係的神,也是從前向亞伯拉罕應許的那位神。祂持守承諾,現在就要逐步實現那應許。神在這段經文表明祂的屬性,祂樂意看顧祂的百姓,真實地保護他們,要救他們脫離困苦。

摩西受託為領袖

       當摩西理解他所信的是怎樣的一位神之後,他接受了神的呼召,願意忠心作神的特使(使者)。身為以色列人的領袖不是一件易事,摩西不僅要面對剛硬嚴苛的法老, 也要面對自己百姓的批評和不信任,所以,後來神反覆提醒摩西:祂的名字是“雅偉” ——信實的神會與祂的百姓同在。神的名字所帶出的應許,可以讓摩西在屢遭挫折時,仍能堅心忍耐,扛起帶領百姓出埃及的責任。

神藉摩西行拯救

       因著法老的剛硬執意,他不允許這群以色列奴隸離開埃及,於是,神 對埃及展開一連10災的審判 ,這乃是向以色列人、法老和埃及人宣告真神是雅偉”。以色列人的神擁有至高無上的權柄,能勝過埃及人所信的諸神(參《出》9﹕6;10﹕2)。同樣,以色 列人也見識了神的大能,體驗神的拯救與釋放。

       前9個災難的刑罰,顯明埃及諸神是軟弱無能的(註3),接下來的第10災,神使法老無條件釋 放受奴役的以色列人(參《出》8﹕25,28;10﹕11,24)。在第10災來臨之前,神給以色列人特殊的指示(參《出》12章),有關如何守逾越節。 神對逾越節的指示乃是這樣:在亞筆月(尼散月)初10日,以色列各家都要挑選一隻毫無瑕疵的公羊羔,在14日黃昏的時候宰殺,代替以色列人的長子(參 《出》12﹕3)。羔羊的血要塗在各家的門楣上和左右門框上,當神看見血的記號時,就會越過那門,滅命使者就不會擊殺他們的長子或頭生牲畜。

        神要以色列世世代代不忘記這個逾越節的救贖事件,因為將來耶穌基督要像羊羔一般,被宰殺,代替罪人死。神的逾越節計劃在新約書信中,有清楚的說明:基督是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參《林前》5﹕7),無瑕疵與玷污(參《約》1﹕29;《彼前》1﹕19)。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不久,法老隨即反悔,帶著軍兵追趕以色列人,於是百姓們極度驚惶,前有紅海(蘆葦海)(註4)堵住他們,後有埃及車兵追殺他們。恐懼使他們 忘記神在先前的拯救,他們向摩西抱怨說:“我們豈沒有對你說過,不要攪擾我們,容我們服事埃及人麼?”然而,摩西在此展現他對神的信心和領導者的勇氣,他 告訴百姓: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當摩西向海伸杖之後,神差遣強烈的東風,把海水吹開,海床變成乾地,全體以色列人和他 們的牛羊,奇蹟地走乾地渡過蘆葦海。反之,神對埃及追兵施行審判,使他們都消滅在洶湧復合的海水裡。這件事使以色列人更敬畏“雅偉”真神。

摩西成為立約的中保

       神不僅要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轄制,也要使他們脫離埃及偶像的影響,心靈得以自由,敬拜真神。當以色列人在西乃的山腳安營時,摩西登山朝見神,神對他說 話,並邀請以色列人與祂立約,成為事奉神的子民。立約乃是建立一種關係,正如神曾與亞伯拉罕立約一樣。(註5)。現在以色列人被神選召,從萬民中被分別出 來要成為神的子民、祭司的國度與聖潔的國民。

        當神要賜下十誡時,祂把自己彰顯於莊嚴令人敬畏的異象中,以色列人當時因害怕而躲開,並懇求 摩西成為他們和神之間的媒介。《申命記》5﹕4-5記載,耶和華當時在山上,從火中,面對面與他們說話,但以色列人沒有上到西乃山上,因為他們懼怕那火; 以色列人又說:“現在這大火將要燒滅我們,我們何必冒死呢?若再聽見耶和華我們神的聲音,就必死亡(《申》5﹕25)。《出埃及記》20﹕18也記載, “百姓遠遠地站立”。

       其實神原是盼望以色列全體百姓來與祂相遇(參《出》3﹕12),全體遵守神的約,作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經文也 清楚記載,當號角聲拖長的時候,你們才可以上到山上來(新譯本,參《出》19﹕13)。當時以色列人對神缺乏信心,反而要求摩西作為他們與神的中間人,這 是後來他們不被允許上到山上的原因。(註6)。百姓只盼望神藉著摩西和他們說話,而不是直接聆聽神的訓誨,以免神殺滅他們(參《出》20﹕18-21); 結果摩西忠於神的託付,承接了立約中保的職分,上山領受神所指示的誡命。

       當摩西在西乃山上接受神的指示時,以色列人因著摩西遲遲沒有下山,以為他不再回來領導百姓了,百姓在靈性上跌落到谷底,於是背約,鑄了一隻金牛犢。他們認為這偶像可代表真神,可對其敬拜。這事十分惹神忿怒,若不是後 來摩西為百姓代求,甚至說,如果神不肯赦免這群百姓,寧願他的名字從神所寫的冊上除掉(參《出》32﹕32),神才沒有滅絕這群悖逆的百姓,並答應再次與 以色列人同在,前往所應許之地。相較當時的以色列人,摩西忠心並且關心靈性的事。詩人在《詩篇》103﹕7說到,“祂使摩西知道祂的法則(新譯本:祂向摩 西指示自己的道路)”,這顯明了摩西和神之間有著親近友好的關係。

摩西與耶穌的比較

        歷代以來,摩西在猶太人的心目中,是一位偉大的領袖和先知,他不但從神那裡領受了神聖的律法,並且成為神的代言人。神不但肯定,他一生在神的家中,忠心事奉,並在人群的爭論中,親自為他辯護(參《民》12﹕7)。

        在聖經中有關摩西的記載約有852處之多,正因為歷代以來,摩西在以色列人中的地位如此卓越,因此,在新約使徒的時代,耶穌與摩西的比較便是個無可避免的討論。《希伯來書》的作者在他的書信中,正是針對此論點作了如下的討論:

       忠心上的對比﹕初代教會的聖徒,無不同意耶穌在使徒和大祭司這兩項職分上,都盡忠如摩西一般(參《來》3﹕1)。舊約摩西(“使徒”也可譯作“使者”或“特 使”;Apostle)和亞倫(大祭司)兩人的職責,都由耶穌一人肩負起,並忠心完成其使命(註7)。《希伯來書》的作者認為摩西雖偉大,而基督更偉大 (註8)。

        兩者地位上的差異﹕摩西被神稱讚有忠心,耶穌則是被神所喜悅的愛子(參《路》3﹕22)。又如經上所說,“摩西為僕人,在神的 全家誠然盡忠,……但基督為兒子,治理神的家……”(《來》3﹕5-6),有繼承權的兒子顯然比管家地位更尊貴。又如房屋都是人建造的,但萬物的建造者就 是神(參《來》3﹕3-4)。這經文說明耶穌基督就是神,是那建造房屋的,摩西是那房屋,所以基督超越摩西。

        兩個約的對比﹕摩西是舊約(摩西之約)的中保(Mediator),所領佈的律法把百姓圈在律法下,好把人的罪顯出來(參《羅》5﹕20;《加》3﹕23)。耶穌是新約的中保,衪以自己的血,保證所帶來的新約,能把人們從罪的壓制下,釋放出來(《來》12﹕24)。

結語

        摩西的生平,表明了一位神的忠僕所付的心血,他艱辛完成神的託負,在人的眼中,他確實是位可尊敬的人物。人既然視他為可敬佩的,那麼那位比他更尊貴的耶穌, 豈不更當受敬重!聖經清楚說明,耶穌基督是我們逾越節的羔羊,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設立了新約,滿足了舊的約中律法的要求,並提供了寶貴的救贖,要將 自己的百姓從罪的奴役中,釋放出來。既然基督超越摩西,我們當誠心信靠基督,和祂保持美好的關係,因祂是救贖的源頭。

註:

1. 有人認為“摩西”(מֹשֶׁה mosheh)這個名字是一個希伯來文。也有人說“摩西”這個名字是屬於埃及的一個名字,類似“杜得模西士”(Thutmose)或是“亞模西士” (Ahmose)中的“摩西”(mose)一樣。然而,有可能(mose)這個名詞在發音上是對希伯來文的動詞(מָשָׁה mashah)“把他拉上來”的修辭技巧。若是如此,每當有人呼叫“摩西”這個名字時,就會想到他是被人從水中拉上來的,如此也諷刺了法老的命令無法在摩 西身上起作用。Walter C. Kaiser Jr., “Exodus”, ed. Frank E. Gaebele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ed. Frank E. Gaebelein, Vol. 2 Genesis-Number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0,) ,309.

2. 賴桑,《舊約綜覽》(香港:種籽出版社,1988),182.

3. 每一個災的發生,都在針對埃及假神,要顯明埃及人所信奉的這些偶像是虛無的,他們無力阻擋真神降給他們的災難。

4. “紅海”( יַם-סוּף yamsuph)按字面可直譯作“蘆葦海”(參《出》10﹕19;13﹕18;15﹕4,22)。有關“紅海”是“蘆葦海”的討論,可參考 James K. Hoffmeier, Israel in Egypt: The Evidence for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Exodus Tra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204.

5. 基本上,神與摩西立約是根據亞伯拉罕之約衍生而成,然而此約和亞伯拉罕之約仍是不同的。神在亞伯拉罕之約中將自己放置於誓言的約束之下,祂不能收回約中的 應許;但在摩西之約中,立約的以色列作出誓言,將自己限制在約的規定中,必須盡她的義務。參 John H. Sailhamer, The Pentateuch As Narrativ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2), 47-48; 賴桑,《舊約綜覽》,189。

6. 經文指出,最後只有摩西和亞倫被允許上山見神(參《出》19﹕12-13;21-24)。Sailhamer, The Pentateuch As Narrative, 51-57.

7. Brett R. Scott, “Jesus’ Superiority Over Moses In Hebrews 3:1-6”, Biblotheca Sacra No。 155 (April-June 1998,) 204.

8. 摩西是否是基督的預表。由於這牽涉到預表定義的討論,可參看蘭姆,《基督教釋經學》(蒙特利公園市:活泉出版社,1991版),頁203-220 對此問題的研討。

作者為美國達拉斯神學院聖經研究哲學博士,現任教於神學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