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émon GO:一位校園宣教士的分享(阿Ben)2016.08.12

文/阿Ben

本文原刊於《舉目》80期及官網2016.08.12

 

被趕走的宣教士

進入千禧年(2000 AD)的那一天,家家戶戶忙碌著歡慶農曆春節。

突然,門外來了部黑色的大卡車,車上的彩燈點綴了不吉利的黑色——只見,在燈光的照耀下,左側書寫著:“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右側不工整地對仗:“耶穌,就是神,又叫彌賽亞,也叫以馬內利”。中間橫批一句:“離開古龍,投奔耶穌,耶穌愛你”!

穿著深色筆挺西裝的宣教士,手裡拿著大紅色的福音單張。他心裡暗自給自己點個贊,想這紅色的福音單張,必定會讓這些華人驚歎“我懂他們”!

當他興高采烈地按了門鈴,想與那素未謀面的人們,分享耶穌復活得勝死亡的好消息時,沒想到卻引來一大堆謾罵……隔壁的大媽,甚至狠狠地從二樓往下潑了一大桶餿水。他只好趕緊“撤離”現場!

以上,只是一段虛構的故事。但類似橋段,卻似乎重演在Pokémon GO(PG)經過的國家中。

 

紐約中央公園的熱況

當2016年7月份,Pokémon GO在美國面世的時候,筆者也同步下載了此遊戲,找尋那段曾經陪伴我們這些80/90後成長的回憶。

看著手機,從前那段熟悉的火箭隊開場白:“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還是記憶猶新。不管是翻譯成《寵物小機靈》,還是《神奇寶貝》,這一刻,千禧世代年輕人的心,都緊緊聯繫在一起。

從微信朋友圈中作秘笈交換和討論,再到走上“街頭”的捕捉,公園中一群致力成為神奇寶貝大師的小夥伴們,盡最大的可能提升自己、打道館(Gym,有文章直譯為“體育館”。編註),只為達成一個目的,穩住屬於彼此的地盤。

不管是團隊或個人,勢必為自己的道館而戰!

漫步在公園中,眼神交流,點頭微笑,當彼此還在猜忌是否是同道中人時,遠處轉來的一句“這裡有比卡丘,趕快來捉!”那一刻,我們懂了!幾百人跟隨著同一個口號,衝到比卡丘出沒的地點,瘋狂捕捉。

真不誇張!這是筆者在紐約中央公園親身見證的一刻。

 

基督徒不應該玩PG

但回到家後,我卻在臉書上看到一篇篇文章:《基督徒不應該玩PG因為精靈是撒但的化身》、《創始者發明PG敵對父母》(編註1)……許多支持此觀點的人,不斷地留言,按讚。

我心裡寒了一下,用力阻止原本要回應的雙手,思想著發文章的人,是否真的研究過和了解什麼是Pokémon GO?是否理解玩家們為何而玩?年輕人為何會對Pokémon GO如此地著迷?

當人理直氣壯地批評玩家們的任性與不屬靈時,請問發表者得到了什麼?

還記得一開始提到的那位宣教士嗎?他自傲地以為自己搞懂了華人,結果卻換來慘不忍睹的回絕。同樣的,今天許多教會自以為搞懂了年輕人族群,高談闊論地批判年輕人的作風,把所有年輕人喜愛的事都妖魔化,結果成功達到了那位宣教士的效果:不受歡迎!

正如華人在農曆新年歡聚,享受全家團圓時,外人不可就此論斷,華人必定會隨從民俗在拜財神和被“龍”所迷惑。同樣的,當年輕人在玩Pokémon GO的時候,怎麼能就斷定,他們在敬拜精靈?

我們或許該更多思考:為何年輕人會出走或不來教會,甚至對教堂嚴重“過敏”?(編註2)

 

如果我真的真的真的想關心年輕人

保羅曾寫道:

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2-23)

保羅的宣教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他為福音的緣故,向不同的群體,就作那群體的人。同樣的,我們向年輕人,就作年輕人,這並不表示要傳新的福音(參《林後》11:4)。

不妨捫心自問,我們所處在的教會能吸引或留住年輕人嗎?我們是真的真的真的想關心年輕人嗎?

要進入年輕人內心的世界,唯一的管道是通過耳朵:一切從聆聽開始。聆聽,是我們要“作”年輕人的秘訣。當許多“道理”要脫口而出的時候,請你先忍一忍。請先用愛心來聆聽年輕人所要分享的心裡話,再以愛心給予合乎上帝心意的建議或指責(參《弗》4:15)。

 

Pokémon GO製造話題

若你在校園或年輕族群中服事,千萬不要錯過以Pokémon GO製造話題的機會。如何做?有幾個秘訣:

  1. 發問:在臉書,微信朋友圈問與Pokémon GO相關的問題。如此,一直潛伏在朋友圈裡的年輕人,將會一一跳出來提供答案。N年沒見的朋友,也會“隆重登場”。
  2. 組團:一起組團去捉神奇寶貝。準備點水和零食,基本上整個遊戲過程不少於1個小時。可以利用在捕捉等待神奇寶貝出現的過程中,關懷年輕人的近況。

抓住這股“全民”瘋狂的時機,進到年輕人族群當中與他們建立關係,學習他們的語言,贏得信任,再傳遞福音。切記“學生帶學生”。

透過此遊戲,筆者有機會認識更多的福音學生。我們一起出玩,彼此再邀請自己的朋友同行,經過互加微信,又擴展了更多未來傳福音的機會。

關係,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特徵。正所謂“有關係就沒關係”,所以“以關係為導向”的傳福音方式,一直是筆者採用的福音策略。

最近,一位鮮少聯絡住在紐約法拉盛的朋友,突然跟我聯繫上、不停地分享Pokémon GO心得後,還邀我去他家晚餐,再一起去捉神奇寶貝。在晚餐中,因為一句“我的媽媽也是基督徒”,啟開了信仰探討的話題……

如果不是因為Pokémon GO,這樣的“劇情”,不知還要等多久才會發生。

 

當小寶貝長大以後

Pokémon GO承載著許多年輕人少年時期的回憶。當你硬從他手中搶走、摔碎佈滿歲月痕跡的遊戲時,就人性而言,他會不得不豎起腰來,捍衛屬於他的青春,不再讓你輕易破壞他的珍藏,也不再歡迎你的到來。

或許身為父母者,還記得你的小寶貝從幼兒園回家時,曾開心地分享學校中的點滴。你放下手邊的工作,坐在一旁安靜地聆聽他說不完的話。你撫摸著他的頭,點頭微笑、偶爾回應,心裡溫暖地想:“我的寶貝長大了!”

但不知從何時,寶貝再也不與你交心,許多秘密也不想讓你知道……你開始嘮叨他的惡習,甚至連同他最要好的朋友也一起批評。同時,困惑著孩子的心為何不願向你敞開。卻不知那少年的內心深處,也在吶喊著:爸媽,為什麼你們都不了解我!

有種犧牲,叫作“陪伴”。請讓年輕人有成長的空間,也允許他們有犯錯的機會。因為我們都是在許多錯誤中,學習改變和成長的。

也請用心了解這時代的年輕人,陪伴他們一起走天國的道路;收起律師的口吻,用耶穌的溫柔和謙卑,來牧養這些上帝擺放在我們身旁的羊,好嗎?

編註:

1.關於遊戲是要反基督教的謠傳,可參考《Pokémon Go,適用佈道攻略?》(李天佑)2016.08.02http://behold.oc.org/?p=30660

2.讀者可參考:美國新的“垮掉的一代”?(臨風) 2014.06.01http://behold.oc.org/?p=22702),文內探討為何北美18-29歲的族群,對基督教的印象十分負面,認為基督徒是一批不容納異己,好論斷人的偽善者。同時,有約25%左右的“千禧世代”基督徒認為:“基督徒把一切教堂以外的東西妖魔化。”

討論:

1.你認為,那位宣教士為何會被人趕走?

2.老化現象日益嚴重的北美華人教會,為何留不住年輕人?

3.若你要與一位陌生的年輕人交流,請問你會用什麼樣的談話內容拉近彼此的距離?

4.你是否贊成作者提到的,走進年輕人的內心世界是從聆聽開始?為什麼?

5.你認為關懷年輕人不可少的一件事,是什麼?為什麼?

作者為基督使者協會新澤西全職校園宣教士。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