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海歸基督徒歷史簡介(Stacy Beiler/王敏俐摘錄、翻譯)

Stacy Beiler/王敏俐摘錄、翻譯

本文原刊於《舉目》41期

一、19世紀

           1854年,容閎成為第一個自美國學成歸國的留學生。他在留學期間,成為了基督徒。

          自耶魯大學畢業、回國之後,容閎便積極鼓勵中國學子去美國留學。他倡導了晚清幼童留美計劃(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簡稱CEM)。按照這個計劃,在1872年到1881年間,中國政府派出了100位小留學生到美國就學。

          其中有多位學童,後來成為了基督徒,願意在完成學業後,回祖國傳揚福音。遺憾的是,晚清政府為了避免西化的留學生形成政治改革新勢力,最終斷然取消幼童留美計劃。於是許多小留學生尚未畢業,就被迫回國。

           儘管如此,20年後,這些海歸在許多領域中,都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諸如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廷駐美大使梁誠,以及民國首任國務總理唐紹儀,等等。

二、20世紀初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這些留學生回國後,非但不受重用,反而在政治上背著鼓動革命的嫌疑,在文化上被視為異化的中國人。

          20世紀初,海歸學子遭受了保守勢力的極大打壓,如經歷民國初年諸多政變的顧維鈞,以及在抗戰與國共內戰期間,被暗殺的楊傑以及聞一多。

          在諸多的困難中,海歸學子如何施展抱負、為國家做出貢獻(例如在重重阻攔中興辦了大學)?筆者將其歸納為以下兩點:

1. 成立後援團隊

          1907年,在美國的中國基督徒學生,建立了地下秘密組織“大衛與約拿單”。1918年,與兄弟會(CROSS and SWORD)合併,建立“成志會”(取意“眾志成城”),致力於中國的重建。

           至1936年,該組織在中國已有五個分會(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和廣州),為海歸學人提供了很多交流互動的機會,協助海歸學人建立就業網絡,以及實行社會改革。在北京的海歸學人,更與基督教青年會(YMCA)合作,致力於發展中國的平民教育與公共衛生教育。

2. 合作與座談會

          藉由與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合作,海歸學人啟動了一波中國現代化的浪潮。

          1912年後,YMCA製作了“中國學生出國手冊”,為即將出國的學生,提供旅行方針與國際禮儀。1918年,YMCA更看到,旅美學人在歸國後需要重新適應,於是開始在北京接待初返國的海歸學人。

          漸漸地,歸國學者的適應問題受到關注。外交家顧維鈞於1912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法學博士,隨後成為國民政府駐法國、英國大使,以及駐聯合國首席代 表、駐美大使,海牙國際法庭副院長。對於海歸適應的問題,他提到海歸學人容易眼高手低,心存驕傲,不願意從基層的工作做起,缺乏堅定的心志,於是給人負面的印象,也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海歸學人無法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將所學貢獻給祖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歸國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與合作。所以,有人找不到工作,有人在腐敗的体系中單打獨鬥。海歸若是做得好,被視為理所當然;若是失敗了,幾乎難有翻身的機會。遑論得到支持、鼓勵與認同。

          為此,1918年3月,YMCA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歐美海歸學人會談。為期兩天的會談,共有140名返國學子參加。會談達成了四個共識:

 (1) 在一年之內繼續安排類似的座談會。
(2) 建立一個歐美返國學者的聯盟。
(3) 在北方為海歸學人建立一個流動性的圖書館。
(4) 籌劃出版一份通訊,提供返國學子交流與分享的平台。

3. 進一步的思考

          對於當時海歸學人在適應上的問題,已有不少的書籍與文章進行了探討。在此,筆者也提出幾個成功海歸學人的特質,以期對今日的海歸有所助益:

          (1) 瞭解自己,知道如何施展自己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
(就此一點,我們做海歸事工的人也應該思考:我們當如何鼓勵海歸學人,從基督信仰的角度,觀察、瞭解和省察自我,使生命成長?)

          (2) 有先鋒者的特質,即有膽識與勇氣,挑戰傳統規範。
(對此,我們做海歸事工的人應該思考:當海歸基督徒因信仰而受到家人與朋友的誤解時,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堅持信仰之旅?)

          (3) 瞭解自己生命的意義和目的,因而在重重阻撓下堅忍不拔。
(我們當思考:如何在查經班中建立海歸學人的信仰根基?我們該怎麼為他們面臨的問題禱告?)

           (4) 當計劃受阻撓時,有靈活的彈性。
(我們當思考:如何幫助他們,在低谷中依然等候神,經歷“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5) 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朋友以及群体,一起同工
(我們當思考:面對未婚海歸尋找伴侶的需要,面對已婚海歸婚姻中的風浪,我們當如何幫助他們?我們又當如何培訓他們,幫助他們建立同工的團隊?例如,是否有人可以組織一些非正式的聚會,與中國的信徒彼此協助、實現理想?)

          (6) 從在海外的朋友中,尋求資源與支持。
(我們當思考:如何在各方面,具体地幫助與鼓勵海歸學人?我們如何幫助他們繼續與海外的屬靈長輩保持聯繫?)

          (7) 從基督教信仰中,得到了榜樣、力量與異象來服務中國,以國外所學的服務中國,而非以此自抬身價。
(我們當思考:如何幫助海歸效法基督作僕人的榜樣?如何抗拒世俗的誘惑?)

三、20世紀末

         1999年,CORE(Consultation on Re-entry)在維吉尼亞州舉行,這個會議討論如何幫助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重新適應歸國後的生活。我負責報告中國學生的狀況,以下是一些總結:

          1. 對正在思考歸國問題的學生

          (1) 我們要提醒有心回國的學生,思考中國與美國文化的長處和短處。
(2) 提醒他們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貢獻給祖國。
(3) 我們要找些成功的海歸基督徒,和有心回國的學生誠實地分享海歸經驗。
(4) 我們要鼓勵這些學生,與海外的朋友、屬靈夥伴、教會團契保持聯繫,將來在他們的陪伴下,走過歸國後的適應期。

2. 對已經決定歸國的學生

          (1) 我們可以收集海歸在各個領域的見証,甚至集結成書出版,和決定歸國的學生分享。

          (2) 鼓勵他們接觸中國教會的敬拜詩歌(藉由光碟),預備他們的心加入中國的教會。

          (3) 鼓勵他們在海外多參加門徒培訓,參與佈道與福音分享的訓練,使他們在知識、心靈等各方面,都為返國後的服事做好準備。

          (4) 鼓勵他們先利用假期等回國看看,瞭解國人的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3. 在海歸選擇教會方面

          (1) 部分海歸基督徒對中國教會歷史缺乏瞭解,有的恐懼自己的信仰受到迫害,有的卻天真地認為,在國內有完全自由的信仰環境。我們要幫助他們瞭解國內的真實情況。

          (2) 學生團契或海歸團契,可以幫助海歸學人找到歸屬感。我們當幫助他們找到或建立這樣的團契。

          (3) 需要有屬靈長者的指導和提醒,幫助學生度過適應期。

          (4) 當幫助海歸學人找到適合的教會。

          (5) 要提醒海歸,學習分辨教會的教導是否正確。

          (6) 部分家庭教會不易接受海歸學人,對此,我們當對海歸學人給予提醒和幫助。

四、信仰的作用:鹽與光系列

          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的城市教會慢慢壯大,海歸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除了鼓勵他們多多參與教會之外,我們更盼望他們的生活與專業,也可以榮神益人、為神所用。

           在過去的幾年裡,韓可柔(Carol Hamrin)和我編撰了一個系列,Salt and Light: Lives of Faith that Shaped Modern China,探討中國歷代基督徒在各種專業(例如教育、醫療、外交、農村重建等各行業)中的貢獻。其中許多人相當著名,為人所熟悉,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們是基督徒(如:容閎、唐國安、梅貽琦、吳一仿和晏陽初)。我們在書中講述了這些人的信仰,對他們的人生起到了何種影響,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對中國建設做出貢獻。盼望這些例子能鼓勵今天的基督徒與海歸,在專業中服事上帝(第一卷用英文寫成,中文版也已於2009年問世)。

五、重要且急迫的問題

           許多海歸回國後,放棄了自己的信仰。還有許多海歸學人,將目光放在財富和權力的追逐上。我們當如何幫助他們,經歷依靠耶穌的喜樂、跟隨耶穌?如何幫助他們有一個不同的眼光,看見神在生活、在工作中的呼召?

           在這個關鍵的年代,是否有人可以幫助海歸從神那裡支取力量?是否有人可以規劃合適的聚會與座談會,提供一個溝通與分享信仰經歷的平台? 是否可以聚集代禱勇士,一起為海歸禱告,聆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在工作與其他方面,回應上帝的呼召?

          這不但是單單為了他們的靈魂,也為了教會、中國乃至於這個世界。願上帝賜給我們智慧,加添力量給我們,教導我們解決這重要且急迫的問題。

作者為ACMI(Association of Christians Ministering among Internationals)的同工,此機構專門從事國際學生福音事工。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