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9.05.04
王唯權
令人揪心落淚的噩耗
當筆者在電腦前鍵入這篇文章時,巴黎聖母院剛經歷完一場大火的浩劫。在大火竄起的24個小時內,噩耗猶如飄散於巴黎天空的濃霧,透過各類媒體平台,蔓延至世界的每個角落。不論是圖影的紀錄,還是文字的描摹,無不揪心催淚,使人為之動容。
不管是聖母院本身,或是陳放於其中的各樣文化珍品,一旦遭受燒毀,千金也都難以挽回。在不到1天的時間裡,我們看到資訊全球化的傳播力量,也看到了人心共鳴所產生的可觀漣漪——聖母院已為重建眾籌到6億多歐元。(註1)多數人都不願意看到這間有850年歷史的教堂,從古蹟變為遺跡,成為永久的遺憾。聖母院的重建乃勢在必行。
筆者大學時曾主修藝術,因此樂見此事引起大眾對藝術及文化的關懷,更願意人人藉此開始留意聖母院背後的信仰敘事。畢竟聖母堂起初存在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成為眾人追捧的文化玩物,更是為了榮耀上帝,使它成為眾聖徒聚集崇拜的地方。事實上,對過去參與建造的藝術家及勞動者而言,聖母堂正是他們對上帝獻上的事奉和敬拜。
然而,如果人生所有的經歷都應該觸動我們的信仰情感,使我們更愛上帝的話,就在聖母院的哥特式建築、耶穌荊棘冠、法王路易十三的聖袍,以及教堂裡的管風琴等文物,紛紛引起社會關注時,基督徒能藉此事件引發什麼樣的思考及討論?
神學家巴文克(Herman Bavinck,1854-1921)曾在《我們合理的信仰》 (Our Reasonable Faith) 一書中提過:“藝術也是上帝的恩賜……並且,因為藝術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不同及更高的現實(reality),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安慰,使心靈脫離驚愕,並使盼望與喜樂充滿我們的心。然而……藝術不能填補理想與現實(real)之間的鴻溝……藝術並非是至聖的、至尊的……藝術不能使罪得贖。”(註2)
巴文克提醒讀者,藝術是美好的、有靈性的。然而,藝術絕非上帝;作為上帝的恩賜,藝術是有限的。到頭來,它只能使人從遠方眺望迦南的榮耀,卻無法確實地將人帶入那地,或使人成為那裡的公民。(註3)巴文克的洞見使筆者不禁思忖:如果聖母堂的重建值得萬人關注,以及上億資金的贊助,那麼,教會作為基督所揀選的群體,豈不是更值得基督徒慷慨、犧牲的投入?如果這些歷史文物的存留都能引起普世的關心,那麼,聖徒的生命豈不是更應該得到我們不懈的關懷?
健康教會的指標
當論及“肢體關懷和牧養”這類的命題時,不少人會從心理學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等,以被關懷者為中心的方式來做思考和應用。這樣的進路對21世紀實踐神學的建構,以及神學的實踐來說,都是必要的。然而,這類的研究方法卻無法為事工提供規範性的原則,因為絕對的規範必須來自於不變的真理,而非動態的理論。基於這個理由,我們需要不厭其煩地回到聖經——我們動作、存留的根本——來做關懷事奉的反省。
著名的牧師約翰·斯托得(John Stott,1921-2011),曾在一次專訪中指出,“教會論”是當代基督徒最容易忽視的教導。筆者對此深感認同。猶如不正確的觀念會帶出不當的行為,不當的行為又可能摧毀人的一生,不健全的教會觀也必產生不完整的事工理念和行動,最終為教會群體,帶來屬靈生命的重創。雖然“教會論”不是探討關懷和牧養這類主題最直觀的切入方式,它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相當重要的思考框架。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章12至26節裡,將教會比喻為基督的身體,並且教導了教會兩個珍貴的特徵:合一性(one)和大公性(catholic,aka universal)。如果肢體的健康是關懷最重要的目標,肢體與身體之間的連結和互動則會是牧養工作中不容忽視的指標。
首先,基督的身體是合一的。有數據指出,全世界大概存在著三千四百萬間教會,(註4)以及22億的基督徒人口。(註5)暫且不論數據是否精準,當中的基督徒是否信仰純正,筆者提出這兩項數據,主要是要提醒讀者,縱使世界上存在著成千上萬的教會,有著或許上億的基督徒人口,基督的身體卻“仍是一個”(參《林前》12:12)。
這樣的認知不論是對地方教會,或是對信徒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教會關懷聖徒,最重要的目的,並非是要使對方加入某個地方教會,或成為該地方教會的專屬資源及代表(縱使這是必然的結果),而是要他們為了事奉及敬拜上帝的緣故,參與在上帝給普世教會的呼召,實踐大使命,在世界上作光作鹽,發揮防腐、調和,以及為主作見證的功能,使基督的名得以傳開,並得著尊崇及榮耀。
這樣的真理並非是在暗示信徒個體的可替代性,而是在強調每個肢體存在的共通性——都是領受了同一位聖靈,並且服事著同一位基督(參《林前》12:13)。再者,肢體們因爲成了同一個身體,彼此間有了從此不可分離的關係,以及互助互愛和相互守望的義務和職責。
猶如聖母院及陳放於內的各樣文物,聖徒本身就是福音敘事的載體。然而,生命的故事卻是超越文物的,因為只有生命能夠見證上帝赦罪的大能,以及祂改變生命的作為。聖母堂及其中的文物也許能陳明上帝在歷史中的工作,但是聖徒的生命卻見證了基督是那又真又活的獨一上帝。
其次,基督的身體也是大公的。乍看這個屬性與上一個特徵相似,然而兩者的側重點卻截然不同。“合一性”強調教會的“一”,“大公性”則凸顯了教會的“多元”。雖然合一,基督的身體卻不專屬於某個特定的族群。教會的“大公性”意味著聖徒不受地理、時空、種族、文化、身分、背景和語言等差異限制,卻因著相信同⼀位基督,領受同⼀位聖靈,⽽共同歸屬了基督的身體。
在牧養的處境裡,除了幫助聖徒意識到自己和其他肢體的共通性之外,我們也必須幫助他們去留意到自己與他人的差異,並教導他們去接受和欣賞這樣的異同。當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之時,他所指出的不僅是恩賜上的差異,也是聖徒之間⾝分和地位上的懸殊。哥林多是個繁華的商業⼤城,市民間有著顯著的貧富差距。因著社經地位的不同,信徒間也有著彼此互不重疊的社交圈。保羅明白哥林多城市的⽂化,因此他叮嚀當地的聖徒,歸屬教會跟加入社交俱樂部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人不能因為自己是“腳”,就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體”(參《林前》12:15),不能因為自己是“耳朵”,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體”(參《林前》12:15)。基督徒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身分地位、教育⽔平和文化背景,拒絕跟自己不同的人交往,或者選擇不去融入教會。保羅在此所指正的,不只是背景顯赫的人,也是卑微的人。因為不論是驕傲,還是⾃卑,都不是正確的態度。
肢體相顧的價值觀
這次當聖母院的大火燃起時,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平台上發文以示關心。這份關心其實也間接地透露了背後某種預設的立場。若不是民眾以為這些文物本身意義非凡,價值連城,他們豈會如此關切?我們周圍不乏類似的悲劇和損失,但我們又有多少時候以此痛心?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也透露了某種預設的價值觀:聖徒的生命都是珍貴的,尤其那些我們認為不體面或不俊美的肢體(參《林前》12:23)。他們有可能是嗑藥人士、吸毒的幫派份子、身體或精神上有疾病的殘疾人士、也可能是那些文化背景或思想行徑與我們大相徑庭的弟兄姊妹。
縱使我們主觀地認為這些肢體的功能及存在價值並不明顯,甚至以為他們的存在僅會消耗費盡教會的資源,保羅仍然表示,他們是尊貴的、有尊嚴的。針對這些看似“不體面的肢體,我們就要越發給他加上體面”,看似“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參《林前》12:23)。因為“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林前》12:24)
當筆者思索什麼樣的教會是一間榮耀的教會的時候,我想到的不是巴黎聖母院,卻是一個重視生命,並極力保全聖徒尊嚴的教會。因為作為上帝形象的載體,他們的生命遠比聖母院裡所放置的文物更有價值。當世界沉迷於諸事需要包裝、有賣相的消費文化裡時,但願上帝興起祂的教會,保守她的聖潔。讓教會標榜的不是外觀上的榮華富貴,卻是內在的“肢體相顧”(參《林前》12:25)。乍看下,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觀念,但它卻要比巴黎聖母院更能一覽無遺地展示上帝永恆榮耀的藝術。
作者畢業自Talbot School of Theology。目前在美國加州焦點基督教會牧會。
註:
-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apr/16/hundreds-millions-pledged-help-rebuild-notre-dame-after-fir。
- Herman Bavinck, Our Reasonable Faith (Grand Rapids: W.B. Eerdmans Pub. Co., 1956), 21.;中譯簡體版《我們合理的信仰》為其縮寫版。
- 同上。
- https://thecompletepilgrim.com/many-churches-denominations-america-world/ 。
- https://www.learnreligions.com/christianity-statistics-700533。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