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四:宣教、差傳、大使命、傳福音,若是都一樣,會不會怎樣?(彭書睿)2020.10.09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0.10.09

彭書睿

 

編註:近日有牧者反應,以往談到宣教,通常是包括同文化、近文化和跨文化,但教會中一些會友參加過著名的宣教課程Perspectives(《展望課程》或稱《宣教心視野》)和Kairos(《把握時機》)後,回到教會,只認定跨文化宣教才是宣教,從事跨文化的宣教士才算宣教士。這種看法也影響到教會的宣教策略,只支持跨文化的事工和宣教士。那麼,應如何看待此事?

 

“如果你沒辦法把一件事情說得夠簡單,代表你不夠了解它。——物理學家理查費曼(Richard P. Feynman)

過去有好幾年的時間,我在佳音電台主持一個節目,叫“宣教愛不怕”,節目名稱其實是拾自己的牙慧,因為我的第一本書的書名,就叫《白浪滔滔愛不怕》(2008校園)。原本,我只是想為節目推薦更適合的人選和宣教士的精彩故事,上帝卻另有幽默的安排,於是我這個廣播界的門外漢,就硬著頭皮開始擔當主持。

轉眼幾年過去了,我陸陸續續訪問超過百位特別來賓,他們都是差傳宣教的同路人。不論是推動宣教的文字編輯,在屏東小鎮說故事傳福音的澳洲宣教士,或是遠在國外讀宣教學院、預備去中東長期服事的姊妹,在神學院努力推動差傳教育的老師,寒暑假去國外短宣的大學生,還是返台述職的非洲資深宣教士……都曾出現在佳音電台大安森林公園對面大樓的小小錄音間。

每一集的最後一段,我總會問每位受訪者,“您對‘宣教’有沒有特別的定義?”(What is mission for you?),即宣教對他(她)來說,到底是什麼。令人驚訝的,這百來位人物,幾乎對宣教都有著不同的感受,也有不同的定義。

有人說宣教是一種“走出去”的行動;也有人說宣教就是到那真正的遠方,帶去生命的改變;也有人包山包海地說,“宣教就是生活”,每一天活著都是在見證神的國度和榮耀……我很感謝他們,讓我對宣教有更立體的認識,也知道神的計劃與大使命雖清楚、卻是多元豐富的。

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動員者,我認同也回應神給的呼召。過去10年來,從《把握時機》(Kairos)課程到《挑戰視野》(N-Vision),《宣教心視野》(又稱《展望》Perspectives study program)與《探索》(Xplore),所有的宣教裝備課程我幾乎無役不予。2018年,筆者發表於《舉目》雜誌的《差傳動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上、中、下)》3篇文章(註1),詳述了這些課程的不同。

我的負擔最重要的就是從神的話語(God’s word)來切入,幫助許多弟兄姊妹甚至牧者去了解神的心意(God’s heart),抽絲剝繭去重新體驗聖經最重要的一個大敘事,也就是神的榮耀(God’s glory)在各族各民各方被彰顯與尊崇。

然而這個所謂“通識教育”,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從紐西蘭奧克蘭、紐約、吉隆坡、溫州、雲林虎尾……各地各方,幾乎任何的場合,當我問到“宣教是什麼?”,“你上一次的宣教經驗是什麼?”,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困惑的,關於宣教、宣道、大使命、傳福音、植堂、佈道,幾乎沒有人可以講出來它們有什麼異同。難道都是一樣的嗎?或者以後“宣教年會”或“差傳年會”都改叫做“傳福音年會”好了?

“When everything is missions, then nothing is.”(當什麼都是宣教的時候,那宣教就什麼都不是了。)華語世界關於講這個主題的介紹,莫過於2010年宣教老兵巴柝聲(Ross Paterson)牧師為好消息頻道拍的一系列“宣教的定義與界說”,其中首集就談到“宣教這個專詞被偷了”(註2),巴柝聲也舉了非常生活化的例子,比如他自己是蘇格蘭人,不能因為都來自英國,就把他當成英格蘭人。

今年Move運動由iM教會,舊鞋救命,以及Radius Asia一起成立之後(註3),三位創辦人松慕強、楊右任和陳維恩牧師,陸續上傳了好幾個相關的影片,其中陳維恩牧師專門針對許多人困惑的“傳福音和宣教有什麼不一樣?”(註4)的那一段論述當中,就用過去福音隊今天都變成“短宣隊”的例子,來闡述這樣一個定義模糊化的轉換,以及形成人們認為,任何福音行動後面加“宣教”兩個字,都可以說是在回應大使命的觀點。

2017年底,兩位資深的宣教人,一位是差會背景的Denny Spitters(Pioneers USA),一位是教會的差傳牧師Matthew Ellison,一起寫了一本《當什麼都是宣教的時候》(When everything is missions)(註5)。他們的論述非常直白:“我們‘不都是’宣教士,也不是每一件事都應該被定義為‘宣教’。如果沒有正確地去了解宣教的意義,我們不可能有效地承接基督所給予教會的使命。”(註6)

去年年底,宣教學術界最具指標性的Mission Frontiers雜誌(註7),也以這個為主題,深入地討論了一番。其中有一篇對大衛·普萊特(David Platt)牧師的專訪。提問的人很犀利,問到“不是每個基督的門徒都是宣教士嗎?”“任何教會的事工不都是‘宣教’事工嗎?”“你怎麼看我們每一天的見證?”“既然我們都是被差派的(參《約》20:21),這不就是宣教?”等問題。

大衛·普萊特回答說:沒錯,每一個耶穌的跟隨者都被差派了,承接了使命,而且被賦予了為耶穌來作主門徒的權柄。以這點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福音使命的人,不論近處或遠處。然而,同時我們也看得到比如《使徒行傳》第13章,聖靈特別地差派保羅與巴拿巴,前去福音未曾聽聞的地方。我會定義宣教士是那些被聖靈差派,跨越地理位置、文化、或是語言障礙的,到未聞福音的人群中去的門徒……

最後,正如針對《舉目》主編所提的問題我在電郵中的回覆,關於宣教的定義,這是一個she said he said(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大議題,每位信徒幾乎每天都在面對。我的觀點只是一家之言。不過,我想從地方教會到整體大公教會,該如何去理解神的心意,著實是功課。

 

1.三篇文章分別刊於《舉目》官網7.6,https://behold.oc.org/?p=36856

2018.8.3,https://behold.oc.org/?p=36988

2018.9.21,https://behold.oc.org/?p=37228

2.視頻見於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XnSaffYf6k&t=5s

3.MOVE的宣教使命為“連結教會宣教進入未得之民建立當地教會”,具體可進入https://www.move1040.org/了解。

4.視頻見https://www.facebook.com/move1040/videos/319975579162253

5.https://www.amazon.com/When-Everything-Missions-Denny-Spitters/dp/0989954544

6.英文原文是:we are not all missionaries and not everything is missions, and if we don’t get these definitions correct we will not be effective in carrying out the mission Christ gave to the church.

7.http://www.missionfrontiers.org/

 

作者為全球宣教動員網路(Global Mobilization Network)執委 /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United Missions of Taiwan)理事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