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生、拉拉庫斯和愛情咖啡——訪張力揚聊原住民的生態保護(談妮/訪問、整理)2023.06.0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6.03

談妮/訪問、整理

 

2023年春節,我終於回到因疫情影響,推遲3年才回到的台灣。回去前,已經跟一位天主教的彭神父約好,讓他安排我們夫婦走訪森林鄉野。

彭神父在台灣推動森林大學已經有16年了。這期間我們一直互有往來:或是我們回台參訪、舉辦座談會;或是森大不時送幾位朋友來美,我們帶他們一起訪問學習。

彭神父服務於新竹苗栗鄉下。他的教會事工常接觸弱勢家庭,包括一些原住民。也因為地處鄉村,就常會行走在森林、河川、農作之間,我們因此就有機會與當地一些朋友們見面:從第一手的接觸中,能概略地明白他們生活中的哀愁與挑戰

其實,我們並不真瞭解原住民的生活及他們在生態保護上的努力,只是看到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操勞,小心地使用資源,期盼能長久運作,生生不息。

 

拜訪原住民

二月中,彭神父帶我們去拜訪了三個原住民社區,分別是南投仁愛鄉賽德克族、嘉義阿里山的鄒族、與屏東霧台鄉魯凱族。時間有限,行程很緊湊。

說到賽德克族,就聯想到曾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獎及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根據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影片中他們為保護自己的族群,起而抗日,因此英勇就義,犧牲不少,目前族裡只剩六七千人,散住在南投縣,務農維生。

鄒族居住在阿里山森林,目前約有一兩萬人。我小時候常唱的山歌,就是傳講他們的故事。因為阿里山是熱門觀光景點,鄒族有不少人從事旅遊服務工作,另有些人則是種茶或咖啡,產品小有名氣,多銷往城市。鄒族也有過哀戚的故事,這都發生在上一世紀白色恐怖時期(1949-1991年之間,台灣因執行《懲治叛亂條例》等相關戒嚴法令,而造成諸多政治迫害與緊張的社會氛圍。編註)。

至於生活在霧臺山區的魯凱族,也有一萬多人口,一部份人務農,一部份人從事旅遊業。十餘年前因颱風侵襲,曾發生八八大水災,有幾個村莊部落全部被土石淹沒,人命財務損失極慘重。

 

綠生農場

我們先去了南投仁愛鄉眉溪部落,拜訪了瓦歷斯貝林先生與妻子艾碧莫那女士經營的綠生農場

瓦歷斯貝林曾任台灣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主任委員。卸職後,回到家鄉承接父親的農園,同時照顧年邁的母親。

他目睹家鄉的蕭條,族人在有限的土地上工作,生計卻很艱苦,農業開展遲緩。因此依據自己30年前,在部落推動農業合作社的經驗,再配合適切的行政管理辦法,邀集年輕族人回歸故里,推動自然生態農業,使原本顯得暮氣的鄉村,再度充滿活力。

他推動的“綠生農場”,是將部落裡的小農戶聯結起來,採用相似的自然生態農法,在同一個銷售通路平臺上合作,一方面協助農地資源並使產品更健康,另一方面則幫助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互相信任彼此支持的關係。

綠生農場出產的商品包括:雞蛋、雞肉、豬肉與各式蔬菜等。銷售採會員制:按月或按季節將產品宅配到府。

瓦歷斯貝林所說的自然生態農業,就是先讓土壤更具自然活力——從山林田野裡取得微生物,在甕裡經過天然養分的培育,再適量將養成的活菌摻入土壤中,並配以所養雞豬的排洩物,以及從食物剩餘的牲畜骨骼裡萃取出的礦物質,混合後,再分區翻土;等土壤鬆軟後,才逐一播種多樣的植物與菜蔬。

綠生農場的農地只有兩三畝大小,分成為農作區與雞豬畜養區。農場裡大約有200隻雞,40頭豬,分佈在特定圈舍裡放養。餵養動物的飼料,也都是自己調配的,沒有添加任何生長激素。

畜養區的環境維持很乾淨,也沒有臭味。這歸功於他們定期的取用清理,將有機肥施加在農田土壤中,形成良好的自然循環。

場主瓦歷斯貝林不僅帶我們參觀他的農場,解說自己的操作與經營方式,而且還為我們準備了一頓豐盛而美味的午餐。妻子艾碧莫那的廚藝真的不錯,豬肉雞肉鮮美而不油膩,多樣生菜沙拉搭配自製的調味醬,十分可口。

 

愛情咖啡屋

離開南投後,我們就趕往阿里山,晚上住在愛情咖啡屋民宿。民宿主人是浦秀鈴姐妹。她是單親媽媽,先生早逝,自己獨立種植咖啡,經營咖啡屋與民宿,得以支付兒子唸大學的費用。這三年來,因疫情影響觀光,生活不容易。

浦姐採用無毒種植方式經營咖啡園:自己採收、烘培、與包裝。她跟我們解説烘培技術以及選豆的方法。所產製的愛情咖啡除了在咖啡屋可買到外,姐姐在臺北經營的店也代售。

休息一晚,早上起來後,我們到咖啡屋陽臺上,一面觀賞山林景色,一面品嚐香味撲鼻的“愛情咖啡”,佐以小米製的甜甜圈(donuts),同時聽浦姐講説這款咖啡名稱的由來。

原來,浦姐妹的弟弟,曾在台灣駐薩爾瓦多領館任外交武官。工作之餘因學習西班牙文,結識教他們的女老師,不久就產生了愛情故事。任務完成後,弟弟帶回了美麗新娘,同時也帶來了中南美的咖啡豆……阿里山上的“愛情咖啡”,就這樣開花結果,繁植起來。

 

拉拉庫斯農場

結束咖啡之行,我們轉往特富野社區,參訪鄒族的拉拉庫斯(Lalacus)農場。

張力揚夫婦與拉拉庫斯場主汪志敏

場主是汪志敏兄。他曾任職嘉義縣政府,後來因病退隱,重回山村,在森林裡接受自然療癒。慢慢地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就與族人開始經營農場,並且開設露營區,供想體驗森林洗禮的朋友使用。露營場地可支搭20個帳篷,同時供應自然餐食。

這農場以養蜂為主,蜂蜜的來源就是周邊眾種的野花。汪兄十分注重蜜蜂品質的維護;在秋冬季節,小心養護蜂巢,維持蜂群健康。農場出產的《林下良品》蜂蜜與蜂花粉,外銷日本,還引起日本東北大學教授的興趣,組團來此訪學。

因為疫情期間,旅客很少,我們得以獨享森林的撫慰。在林下靜思默想片刻:聽聽鳥語,賞賞蜂飛;在無言無語中,似有造物主的耳語啟示。

中午,汪兄特以烤魚配野花野菜,來招待了我們ㄧ頓自然風味餐。野花野菜都是他從邊坡上採摘的,不止是口中的滋味好,還配著撲鼻的花香菜香,這真不是都市裡大餐廳能比的。

在用餐時,與汪兄ㄧ同工作的三位表兄弟告訴我:原住民仍然入山狩獵,只是捕獵是依季節來針對不同生物而行,而且數量與大小都自有準繩,決不濫殺;尤其是在母獸撫育生育期,他們是不進山的。這對我們外來的平地人而言,也許能在概念上理解,卻對分辨與施行完全外行,同時對他們在山林間生活的辛苦,更是無從體會。

屏東霧台鄉神山天主堂內外的美學設計結合了基督信仰與傳統文化

 

魯凱族的禮拜

結束阿里山的一日遊,彭神父帶我們趕往霧台魯凱族的天主教會。當晚正有聖灰彌撒(Ash Wednesday mass),以紀念耶穌基督為救贖罪人,受苦受傷,最後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竟然復活了。

魯凱族的禮拜,頌唱自己創作的母語詩歌,曲調悠揚好聽,歌詞也美,配著擊鼓節拍,是另一種的體驗。我相信上主肯定喜悅他們的頌讚。他們教堂的設置與座椅,也充滿魯凱風格,比起一般教堂的設計,炯然有別。

我們原來要訪晤的一位姐妹,是教會傳道師,因為次日淩晨要下山到高雄教區,協助主持追思彌撒,所以不能會談了。這位姐妹也經營民宿,我們晚上就住在他有魯凱風味的“夢想之家”。

次日上午,彭神父安排我們走訪一座小農莊,莊主正在試驗魚菜共生系統——從魚池出來的水,經過濾後,流入暖房裡的水耕蔬菜區,不用農藥化肥而能收成多種蔬菜。目前,這只是起步,生產不多,他們希望以後能經營露營區,同時供應餐食。

到了中午,我們就下山,結束了這一趟原住民訪學之旅。

在對原住民的生活與農業操作略有瞭解後,就明白所謂的“有機認證”,對一般小農而言,是不切實際的作法——資料匯整、驗證手續,對他們來說太煩瑣,花費又昂貴。倒是以自然無毒農業的方法,在合作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展,反而達到愛護土地,又吃的健康的目標。

 

敬天愛人愛自然

很感謝彭神父經過森林大學的連結,將不同的原住民部落串聯起來,使個別的小農戶能一起受到鼓舞,彼此在自然農作上提升,也給社會帶來一遍希望。

其實原住民所面臨的問題,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問題:我們都在追求生活品質提升,想要生活方便舒適,想要物資豐沛便宜,但誰能保證我們可以擁有這些?

我們的父母家族、社區、或是政府都無法真正擔保什麼,因此就只能靠自己去抓取,這就形成自私貪婪的心理與生活方式。環境生態與弱勢群體就是在人人爭搶的情況下,受到擠壓與摧殘。

從基督信仰的角度看,這種破壞行為正是出於人們墮落的罪性:不敬畏創造主,個人任意而為;只追求自我滿足,缺乏關愛鄰舍的心。

但在我們訪晤的這幾位愛護鄉土山林的農夫朋友們身上,卻看到他們敬天愛人愛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們的農地不大,生產量顯然不高,卻願意付出相當大的勞力與精神,以換得微薄的收入。但他們願意努力嘗試,給地土山林留一份希望,也給我們一份祝福。

反觀我們消費者,是不是也該努力,對人對自然多關心?多尊重造物主?是否願意改變自己消費享受式的思維與生活方式?反省一下,看看我們是不是躲在自己的安樂窩裡,吃用有機食品,做做回收,偶而外出生態旅遊幾天,就自我感覺良好?

這趟訪學旅程是透過森林大學安排的。

森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帶我們走出安樂舒適的生活,走進山林,親近地土與水域,在自然中體會上帝的恩典,學著尊敬感謝祂。森大也希望能帶我們接近弱勢群體,瞭解他們,藉著關愛,支持他人,進而療癒我們的自私。

 

作者為環境工程專家。曾任職大學與勞倫斯伯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等機構。現已退休。有興趣者歡迎上作者的網站www.EternalGreen.org,瀏覽其他環保信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