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當子女直言我們“好煩”時(劉志良)2023.07.3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3.07.31

劉志良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為人父母的,聽到子女直接說我們“好煩”時,會感到不高興,想出言指斥子女不禮貌。然而,我們可否嘗試以正向思維回應他們?他們願意對我們說出來,總勝於閉口不言;逃避、不理睬我們,亦勝過他們虛偽地應酬我們,心口不一……

一、將心比心,自我反思

聖經說:“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經文教導我們,要學習將心比心,替人設想。

我們要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導方法、遣詞用語、語氣態度和表達方式,以及當時是否為溝通的理想時機,孩子在何成長階段,親子關係如何等:

1. 教導方法我們是否習慣於單向訓話?有沒有雙向溝通?我們既要求子女認真聆聽我們說話,那麼我們是否也虛心聆聽他們的表達?

2. 遣詞用語:我們是否常說一些叫人厭煩的話:“你又不聽話!”“我已經跟你講過很多次!”“你看看你哥哥,他是如何懂得自愛自律,但你又如何使我生氣!……”

3. 語氣態度我們說話的語氣是輕鬆的、還是不耐煩的?表達時的態度是喋喋不休的,還是婉轉精要的?我們的表達方式,是否讓孩子感到自然和喜悅,還是惹惹來反感?等等。

二、包容接納,愛心表達

聖經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唯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這是提醒我們,要放下主觀感受,反省自己付出的愛是否足夠。

我們要學習:

1. 耐心聆聽:我們總以為對子女付出很多,所以要求他們順從我們。我們當祈求主賜我們智慧,讓我們能以平和的態度和語句表達看法,以及能夠耐心地聆聽孩子的回應,瞭解他們的感受,以及他們行為的原因,讓他們明白,我們雖然不一定同意他們的要求或行為,但那不表示我們不愛他們。

2. 用愛心說話:聖經教導我們:“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弗》6:4)我們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學習體諒和包容,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怒火破壞親子關係。他們是我們的兒女,我們用愛心包容和忍耐接納,配合智慧的語言與行動,遠勝於怒火中燒、責罵他們。

三、守望祈禱,智慧牧養

聖經說:“常常禱告,不可灰心。”(《路》18:1)這節經文教導我們,要為子女切切地祈禱,仰望上帝施恩幫助,讓我們有智慧教養他們,也叫他們心意更新,明白真道,踐行真理。

1. 祈禱守望:我們為人父母的,當像約伯那樣,時常在上帝面前為子女守望祈禱(參《伯》1:5)。

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只是為子女祈禱便足夠,不用教導他們。我們乃是要兩者並行,仰望上帝的聖靈在子女心靈裡動工,感動他們感受到主的愛和父母的愛,也明白聖經真理,願意竭力實踐遵行。

既然父母的責任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他們若走歪了路,我們豈不當為他們代禱,仰望上帝顯大能引領他們走當行的道嗎?

2. 以身作則:我們教養子女時,以身作則的感染力及說服力,遠比高聲浪的訓話來得大。若我們批評子女不走當行的道,我們自己就要走正道,作他們的榜樣。那才有機會挽回孩子。

3. 智慧牧養:我們當祈求主賜我們智慧明白子女的心,又懂得如何表達我們的愛,並在適當的時候和場合講合宜的話。聖經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裡。”(《箴》25:11)我們在不曉得如何說話的時候,就閉口不言,只默默向天上的上帝祈禱,那遠勝於講一些不能收回的傷害心靈的話,破壞親子關係。

我們亦可參加相關的課程,學習聖經的教導子女的原則和方法,操練應用實踐。例如:《申命記》6章4-9節指導我們,要以身作則、學以致用,實踐愛上帝、愛人的真理。在和子女討論信仰生活化問題時,並不是單向重覆訓話,使他們感到厭煩。而是與子女雙向溝通、討論,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學習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幫助他們過討上帝喜悅的生活,又經歷上帝的恩惠,建立一生跟隨上帝走人生路的信心。

結語:前車之鑑

我蒙恩得救前,3次離家出走。最長一次,兩年不歸家,父母極度傷心難過。原因固然是我被罪所困,但父親的教養方式,也使我感到厭煩。若不是主對我的憐憫拯救,我是不能回轉的。

信主後,我努力與父親修補關係,但總是不能完全明白他的想法。我能感受到他對我的愛護,但我也明白,他不懂按聖經真理教導子女,而破損了親子關係,導致我們父子情誼難以加深。

前車之鑑,讓我明白,我必須好好學習,用聖經的真理原則和智慧方法來教養子女,因為那才是給他們的愛心教養。讓我們為子女守望祈禱,又用愛心教養,使全家蒙恩得福!

作者是教會牧師、基督教教育及親子教育工作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