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8.24
恩岩
只得等退休後再聚會
L弟兄不是每次都參加主日聚會,但我對他的印象較深。他總戴一副茶色墨鏡,後來聽說他因病導致一隻眼睛發紅,不得不遮一下。
他看上去50歲上下,實際年齡接近60歲。雖然穿得不惹眼,但比較有派頭,這與他的身份相符——政府部門工作人員。
幾年前,政府禁止某些人踏入教會,便不能再看到L弟兄。據說公務員如果被政府發現“信教”,後果就會很嚴重。L弟兄說:“等退休了,再聚會。”
L弟兄一直幫忙處理教會財務相關的事,即使不聚會,也沒有放下,還殷勤地在家帶起了“徒弟”。
還是不要上報吧
基督徒小Z剛上大學沒幾天,便收到老師的微信:“×××,你信基督教嗎?是你家裡有人信,還是你信?”
“我家裡人都信,我總跟著去,感覺氛圍挺好的,我就(在檔案中)填了(信基督教)。”小Z如實敘述完,接著回復道,“老師,怎麼了?”
沒過一會,小Z接到老師的電話:“這個跟大學教育是分開的,禁止宣傳。以後可能有人陸續找你談話……”。
小Z有點害怕。最後,老師問道:“你確實要如實上報嗎?也可以先不填的。”
“那就報吧。”小Z知道基督徒不能說謊。
第二天,老師詢問小Z的信主時間、信仰程度等。當老師得知小Z沒有受洗,便苦口婆心地說:“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咱們的程度不高,就儘量填沒有信仰吧,以後就省事了。”
老師如此煞費苦心,小Z不想再駁老師的面子,於是說:“那行吧。”
身邊沒有肢體的支持和陪伴
起風時,站在風口的人,很難穩住。在刮向中國教會的風暴中,我覺得L弟兄和小Z是站在“風口”的人,他們是否站穩了?
有人覺得不是。因為主耶穌說:“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認他。”(《太》10:33)
有人覺得尚可。理由是他們沒有說不信主,只是像聖經中亞利馬太的約瑟一樣,暗暗地做門徒。
起初,我認為L弟兄沒有站穩,而且自己有論斷的心理——基督徒怎麼可以這樣呢?後來,得知他癌症末期,病情惡化,我的心被扎了一下。
如果我站在他的位置,就能表現得比他好嗎?在指向永恆的得救與沉淪面前,我對他的想法能起什麼作用呢?
我沒有跟L弟兄接觸過,只是聽他的“徒弟”說起他的一些情況,而這個徒弟又絲毫不能在信仰上幫助他。所以,我無從得知L弟兄有沒有持守信仰。我能做的,就是求上帝醫治他,也求上帝保守他不要離棄信仰。
近期我聽說L弟兄去世,心裡很不是滋味——生病退休的L弟兄,還是不能參加聚會了。由於在外地的兒子家,除了信主的妻子,他身邊沒有信主的人作為支持和陪伴。
L弟兄在永生的門口站立得穩嗎?盼望主豐盛的恩典已將他帶進榮耀的國度。
不是人想像中的A或B
小Z是我熟悉的基督徒。當她在老師的勸誘下,沒有堅持到底時,我的第一反應同樣不佳。但是很快想到,小Z也已經盡力了,按照她的信仰程度(從小信主,初高中時聚會不多),能堅持住一次,已經很勇敢了。而且,她亦是在考慮老師的感受,不想讓老師太為難。
法利賽人試探耶穌:納稅給凱撒可不可以?主耶穌解決問題的方式超出人的認知範圍。祂給出的答案,不是人想像中的A或B。
在如今的逼迫環境,面對很多問題,有限的人很難給出“耶穌式”的完美答案。但是,出於愛而不胡亂批評、不論斷、不定罪,我覺得就會與完美答案接近一些了。
小Z現在依然信主,可是我擔心她淺淺的信仰不能保證她在持續的風暴中站立得住。
這學期老師又對她進行了一次“拷問”:“你不信了吧?”
由於不想再跟老師糾纏,小Z直接回復道:“不信了。”
令人悚然的提問,讓人揪心的回答。
怎麼辦?
去年入學後,小Z找過教會,但是沒遇到合適的。我知道自己不能把她推得更遠,只能對她說:“既然你的老師想要這樣一個答案,那你給出她想要的也無妨,像亞利馬太的約瑟一樣暗暗地做門徒吧。”
小Z遇到的,除了環境的硬逼迫,還有世界潮流的軟滲透——她也站在流行文化的“風口”。比如,同性戀。
某次聊天,得知她對同性戀話題感興趣,我努力讓自己顯得波瀾不驚後,心平氣和地與她討論了這個話題。
原來,在她上初中時,校園風靡同性戀小說。她認為很多同性戀者的素質、道德水準比異性戀者更高,只要兩個人真誠相愛,有什麼不可以呢?
我不否認她說的關於同性戀者的某些事實。但我更向她說明聖經的價值觀,以及同性婚姻的種種弊端,比如後代問題等。她點頭表示聽懂了我的話。然而,我不敢期待她馬上改變立場。
我能為他們做什麼?
對於小Z,我能做什麼呢?我很贊同J姊妹的建議——在沒找到合適的教會時,鼓勵她參加網絡聚會。但我深知,這遠遠不夠,所以,我除了寒暑假的接觸,也通過微信陪伴她。
這學期,我開始留意她點贊的視頻和朋友圈的分享。我從中找到話題,切入信仰,希望潛移默化幫她建立基本的信仰價值觀。至於穩固的生命根基,只能更多地為她禱告。
對於已經離去的L弟兄,沒有機會做什麼了。但是,如果再遇到類似的“L弟兄”“L姊妹”,除了為他們禱告,我一定也力勸他們參加聚會(即使是網路聚會)。並且,求上帝預備合適的陪伴者。
他們不能去教會,“教會”可以去他們家。風暴,何嘗不是上帝建造我們生命的好機會呢!
有些人站在“風口”,或許從某個角度講,也為後面的我們擋住了一些“寒冷”。我能為他們做什麼?求上帝賜下愛和智慧的眼光,讓我看得越來越清楚!
作者原為老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