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候变化,“管家”职分意味着什么?——读《圣经生态学》(古墨)2024.11.09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11.09

古墨

终于达成共识

1965年,白宫的科学顾问团队已经坚信气候变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人类活动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他们警告说,这一影响深远且严重。因此,他们正式向时任美国总统提出警示,强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对地球气候系统构成了威胁。

到了1987年,《时代》杂志在其封面上,展示了一幅引人注目的图像:一个燃烧的星球被置于温室之中。紧接着在198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詹姆斯•汉森(Jim Hansen),在国会明确指出,全球变暖是一个正在发生的现实。

同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成立,并于1990年发布了其首份详尽且持续更新的评估报告;迄今为止,该系列报告已增至6份。这些报告汇集了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的全部知识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1992年,地球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几乎所有国家,包括美国,都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根据该公约,各国承诺“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干扰”。

然而,直到经过21次后续会议的讨论,国际社会才对“危险”的定义达成共识。直至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世界各国才最终同意,将“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准以上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升温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作为共同目标。这一共识被正式命名为《巴黎协定》。(注1)

以上,基督徒气候学家凯瑟琳·海霍(Katharine Hayhoe)所分享的事实和会议成果,揭示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的现实,不仅影响自然环境,还有人类的生活。例如,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构成威胁,而极端气候则导致农作物减产和自然灾害增多。2024年8月底生成的超强台风 “摩羯”,便是一个例证。

科学家们利用大量数据和模型预测,若不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气候变化的后果将更加严峻,并且难以逆转。

人类的责任

尽管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但许多基督徒认为,关注环境并非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数十亿人未曾听过有说服力的福音,他们肩负著伟大的使命(参《太》28:18-20)。

但在我看来,基督徒的使命不仅是传扬福音,同时也要忠实地履行上帝赋予我们的“管家”职分,关怀和保护他所创造的一切。因此,关注环境不应与传福音相冲突,而是应当成为基督徒整体使命的一部分

读知名圣经学者包衡(Richard Bauckham)的《圣经生态学:重探人与万物的关系》,“管家”这一概念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包衡督促到,人类应该用负责任的态度使用地球资源,因为所有生物,都必须依赖其他被造物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

“严格来说,整个受造界都属于造物主,也单单属于造物主,只有在祂的允许之下,受造物才能使用其他受造物。上帝要人治理这地,人类基本上也在治理的范围之内。但对于人类,这个任务就是扮演管家的角色,用负责任的态度看顾士地,因为土地仍属于上帝,只是暂时供人类赖以生存。”(注2)

包衡还认为,人类的管家责任不应当把自己凌驾于其他受造物之上,而是应当与其他受造物休戚与共。包衡深入探讨了《诗篇》104篇及148篇、《马太福音》第6章,以及先知著作等多处经文,从多方面解释并指出,在圣经的完整图像里,受造界是一个共同体(或作社群)。“人类和上帝的其他受造物同属这个社群。地上一切的受造物共同拥有这个地球,也都隶属这个相互牵连、互相依赖的社群,也都仰望同一位创造主。”(注3)

在包衡看来,所谓管家就是人类有责任照顾其他受造物。而管家只是这个社群关系里的一个角色,但这个角色并不会消耗社群的资源。有了这样的认知,管家概念的问题很多都能迎刃而解。

“管家”意识

这种对受造物充满尊重的“管家”意识,在当代福音派领袖约翰•斯托得(John Stott)的思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对创造论的理解,源于对圣经的深入解读。他坚信上帝的工作,在创造与救赎中是不可分割的。通过观察鸟类以及与科学家朋友的交流,斯托得对上帝的造物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使他在户外活动中进一步扩展了对环境问题的见解。

上图:斯托得和他的书:《以鸟为师:从观鸟领悟圣经道理》

与此同时,斯托得对圣经的热爱和研究,加深了他对上帝创造意图的理解。

斯托得提出,福音派的创造论存在缺陷,而直到50多岁,他才公开表达这一观点。1977年,在他首次关于环境问题的布道中,向自己所服事的万灵堂会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赞同我的看法,但我们许多基督徒,特别是那些自称为或被他人称为福音派的基督徒,往往拥有一个健全的救赎教义,却忽视了创造的教义。实际上,我们中的一些人甚至缺乏对创世论的基本理解。”(注4)

在谈到基督徒对待自然的态度时,斯托得表示:

“一些对基督教直言不讳的批评家试图把生态上的不负责任归咎于《创世记》对‘治理’(rule)和‘管理’(subdue)地球的命令。这些词在原文中的表达更为强烈,有‘统治’、‘征服’等意,但是文字的意义是由上下文决定的,如果认为造物主把世界交给人类去毁灭它,那就太荒谬了。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来形容我们对地球的责任应该是‘管家’(stewardship)。上帝把他的世界托付给我们,一旦我们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会认真避免浪费,保护脆弱的生物圈,保护资源。”(注5)

这是天父世界

包衡指出,《罗马书》第8章18-23节揭示了上帝救赎非人类受造物的意愿:“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众子显出来”(19节) “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22节)。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理解,受造界之所以受到束缚,是因为人类犯罪的牵连,因此必须等到人类的恶行终结,它才能获得自由。

当上帝的子民获得救赎时,自然界也将随之恢复生机。

保罗并非主张,人类现在就将受造界从束缚中解放出来。然而,如果我们认同生态恶化是人类错误所致,那么那些希望按照上帝对世界的旨意生活的人,就必须努力避免破坏上帝的创造,并修复已经遭受破坏的部分。(注6)

当我们今天阅读《罗马书》第8章时,不禁会看到——而且确实应该看到——我们当前的生态危机,反映了受造物的呻吟;我们的行为,对整个受造物所造成的负面后果,是如此地明显。

教会群体一方面宣称“这是天父世界”,另一方面却对当前全球生态危机,几近沉默,甚至冷漠以对,这种现象在华人教会尤为显著。这和信徒普遍关心救恩论,而不关心创造论有关。我们在讲台上,不仅要传讲创造论,也当让信徒认识、并以实际行动去关心身边的受造物。

如果福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与上帝及世界的关系,那么我们在对待他人和整个受造界的态度、方法,就应该有根本上的不同。这世界既然是天父的创造,我们就有责任去关怀并保护它。正如基督教环保组织“罗查”(A Rocha International。编注)所示范的,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项旨在关怀和保护受造界的行动,通过推广生态保护、环境教育和社区专案,将信仰与环保实践紧密结合。

在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华人世界里,如果基督徒能够积极关心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我们将在迫切需要改变的环境领域为上帝作出有力的见证,成为合上帝心意的管家。

注:

1. Katharine Hayhoe, Saving Us: A Climate Scientist’s Case for Hope and Healing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Atria/One Signal Publishers, 2021), 40-41.

2. 包衡,《圣经生态学:重探人与万物的关系》,柯美玲译(新北市:校园书房,2020),34。

3. 包衡,81。

4. R.J. (Sam) Berry and Laura S. Meitzner Yoder, John Stott on Creation Care(Downers Grove: IVP Books, 2021), 288.

5. Berry and Yoder, 184.

6. 包衡,116。

编注:A Rocha International 总部设于英国伦敦,第一个项目是1983年在葡萄牙的一个实地研究中心,目前业务遍及全球20多个国家。该组织自我描述“是一个全球性的保护组织大家庭,他们共同努力践行上帝的召唤,关爱创造物 ,并让其他人也这样做。”

作者是大陆传道人,毕业于音乐学专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