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多風雨,幾多挑戰 ──海外“小留學生”現況透視(張路加)
面對大量湧向海外的“小留學生”,筆者深信這是傳福音上的又一大好機遇。他們的心靈仍是一片沃土,需要我們的耕耘和撒種。他們所遇到的諸多人生問題和陷阱,更是只有福音能幫助他們面對和跨越。 阅读全文
-
獨處 ──被遺忘的藝術(飲水)
獨處,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藝術。我們不是要偶然地慢下來聞聞路旁的花香,也不是安靜下來,只是為了準備講章。我們乃是要有節制地花時間獨處,使我們能清醒地面對心靈的掙扎與吶喊,來校正自己的焦距,來調整自己的視野。 阅读全文
-
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談女權與後期墮胎(夢孔)
殺人與墮胎,其間的距離只有三寸!因此,胎兒是人與否,不再是科學上的爭論,乃是預設了立場的堅持,是屬于世界觀的範圍。 阅读全文
-
廢墟之外的再思(化外人)
這是奇特的現象,人類有時能在大的災難中找到正面的意義。《魔戒》的作者J. R. R. Tolkien ,把這種災難稱作“好災難”(eucatastrophe,註),意即人類的轉機,往往萌芽于最可怕的時刻,就在絕望之中,我們可以瞥見一絲超過理喻的喜 悅。Tolkien 認為,這就是人類的救贖史,也就是基督的十字架以及祂復活的故事。 阅读全文
-
敢問路在何方?──透視今日神州學子路(張路加)
今日的神州學子們,真的可以“自己處理”嗎?除了嘆息、流淚、沮喪、厭世、沉默外,真的還有其它辦法嗎? 阅读全文
-
我不喜歡XX處來的人(寸芯)
“物以類聚”可能是人的天性,我們喜歡跟有共同點的人交朋友。在海外,我們喜歡結交中國人,而且最好是說同種語言,來自同個地方的人。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因為語言相同,容易溝通;背景相同,彼此瞭解,看法相似,較有默契。 阅读全文
-
To Speak the Truth in Love(Bei-her)
I can still remember that when we started to serve in our church, an elder in Christ wrote a letter to us. He said, “After you served for a while, you may discover that the greatest hurt comes not from the non-believers, not from those opposed to Christianity, but… 阅读全文
-
這算什麼基督徒?--我對〈陽光和小孩〉一文的回應(丁喬))
作者的原意,可能想表達基督徒的容忍、和平、溫柔,但這種不顧孩子的信仰,不爭取應有的權利,算是一種美德嗎?這就是愛仇敵嗎?我很不以為然。 阅读全文
-
全職或帶職?(崔思凱)
求主興起許多像湯瑪士摩爾這樣的人,在自己的崗位與職業上有呼召、有忠心,不管是在教會或社會裡一樣服事主。湯瑪士摩爾的風範,今天仍然大聲地向我們作見證。在這世代裡,用我們的工作、生活,見證新生命的大能,把人領向基督。這不是大使命的意義嗎? 阅读全文
-
生活的原汁原味(海平)
那麼,能不能活得簡單些?能不能讓自己輕鬆些?對生活的慾望能不能不要太高?要求不要太多?能不能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卻不把明天當成今天的負擔?能不能對成功有想像,卻不必為未必能得到的成功而犧牲簡單快樂的生活? 阅读全文
-
息息相關(蘇文峰)
若我們認清靈命、生活、事奉三者息息相關的重要性,不要僅忙于事奉而忽略日常生活的見証,不以外面亮麗的恩 賜取代內在生命的操練,而是在事奉中造就靈命(如:忍耐、捨己、謙卑等),靈命表彰于生活中(如簡樸、紀律、聖潔等),以生活成就事奉(如夫妻同心同工 等)。這樣的善性循環,才是“萬事互相效力”的真義。 阅读全文
-
“思潮交鋒”系列 ——基督徒的文化使命與雙職事奉(熊璩)
對宗教信仰陌生的人,可 能把基督教與一般的民間信仰等同,對教會裡的神職人員缺乏尊敬。但是對許多認真的基督徒而言,宣教士和牧師是他們觀念中最聖潔、最高尚的職業,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講道高”的心態。其次是青年團契的輔導和福音預工者,再其次是醫生、專業人士、家庭主婦(夫)、藍領階級。等而下之的大約是政治人物,律師和娛樂界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