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困難

  • 在困難中祈求智慧(蘭君)2024.05.02

    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19.09.26 蘭君 經文:“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於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1:5) 19世紀70年代的一天,芝加哥一位弟兄把妻子和4個女兒送上了去英國的船,自己也打算盡快把手中的事務處理完畢後,與她們在英國相聚。然而不久,妻女所乘的船在大西洋裡航行時,不幸與另一艘船相撞。這位弟兄的4個女兒,連同船上其他222名旅客全都遭難,唯有他的妻子和極少數幾個人倖免於難,被救起來送到了英國。噩耗傳來,弟兄立即丟下手中的事務乘船趕往英國,與自己悲傷欲絕的妻子相會。 途中,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使弟兄整日在甲板上徘徊,夜不能寐。當船行至他女兒遇難的地方時,他百感交集。但就在他經歷失去女兒的巨大傷痛之時,他也經歷了上帝極大的安慰。心中的感動激發他寫下了一首詩歌——《我心靈得安寧》,歌詞寫道:“有時享平安如江河平又穩,有時悲傷來似浪滾,不論何環境,主已教導我說:我心靈得安寧。” 的確,人生從來不會一帆風順。苦難就像一個甩不掉的陰影,我們無法逃脫。世人生活中會遇苦難,基督徒也不例外。並且有時,基督徒所遇的苦難遠超過世人。因為與世人相比,我們的苦難又多了一層,那就是由於我們的身份所引起的苦難。 在《雅各書》1章2-18節中,上帝藉著雅各為我們指出了一條面對和戰勝苦難的路。雅各鼓勵那些身處宗教和政治雙重逼迫之下的猶太基督徒,以喜樂的心態來面對苦難,同時要恒切禱告。“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上帝,主就必賜給他。”(《雅》1:5) 禱告是基督徒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是我們與上帝交通的管道。在禱告中,我們把自己對上帝的敬拜、讚美和感謝都帶到祂的面前。同時,我們也可以藉著禱告祈求上帝(為自己、為他人),尤其是當我們面對苦難時。雅各在這裡所強調的,正是我們在禱告中的祈求。 當然,這絕不是說在面對苦難時,我們不需要在禱告敬拜、讚美、感謝上帝,而只是一味地向上帝祈求。相反,雅各鼓勵我們以喜樂的心態面對苦難,當一個人對苦難心存喜樂時,他怎會不在禱告中敬拜、讚美、感謝上帝呢?在這樣的基礎上,雅各鼓勵我們向上帝求智慧。 當人遇到苦難時,不管心態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即希望能早日脫離苦難。然而苦難之所以是苦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面對苦難時無能為力,此時,他們會尋求外界的幫助。 基督徒遇到苦難時,我們同樣也會尋求外界的幫助,我們常會找那些有能力、有智慧的人。然而人的幫助是有限的,因為人的能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雅各在這裡勉勵基督徒轉向上帝,藉著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上帝賜予的智慧。 落在苦難中的基督徒,都會到上帝的面前禱告。常常,我們希望上帝以祂的大能行一個神跡,把我們從苦難中一下子救拔出來。當然,我們可以這樣求,上帝也能夠這樣作。但許多時候上帝並不這樣作,反而是讓我們經歷苦難,在苦難中掙紮,在苦難中學習功課,繼而靈命得以長大成熟。試想,如果上帝每次都行神跡讓我們輕而易舉地脫離苦難,我們如何能學到祂要我們學的功課呢? 作為我們的父親,祂希望我們在靈命上成長,要成長就要學功課。許多時候,因著人的惰性,一些功課是非要我們在苦難中學不可的。藉著祈求智慧,上帝讓我們得以擁有屬靈的成熟品格,能在各樣的苦難中站立得穩,為主打那美好的仗。 禱告:主啊,求你賜給我們屬天的智慧,好叫我們明白你的旨意,學到你要我們在苦難中學的功課,以至於靈命長進、成熟。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逃為下策(許萬常)2024.04.29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4.04.29 許萬常 人可以逃一時,卻不能逃一生。 這似乎一種常態:每當遇見困難,人不是勇敢地面對,而是膽顫地逃離。以為一旦離開,問題就不存在了。 我一向是個膽小的人,從小就是怕這怕哪,不論真實的或想像的,現在的或未來的,全都在怕。人若是要怕,這一生中,無時無刻,絕對不怕找不著可怕的事。 譬如說,考大學很可怕,因此,我一生只考了一次。所謂的一試定終身,一次未上,我就逃之夭夭了。談戀愛亦是如此,女孩一旦有些思遷的風吹草動,我總是識相地趕緊先離開,免得受傷害。 這或是我此生的哲學:逃為上策。 事實上,逃為下策——人逃走或可暫時保命,但是問題依舊存在;從未擊敗的敵人,仍舊是敵人;未曾克服的個性缺陷,會繼續影響我們的一生。 “個性卽命運”,我總是以此為藉口;面對天生懦弱的自己,常感無能為力。長久以來,我總是在祈禱:求主賜我一顆剛強壯膽的心。 愛的事逃不了,愛上帝和愛人兩者都逃不掉。不論遇見了什麼困難,或是多麼大的障礙,愛是留下來,不是離開。 “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祂同行。”(《約》6:66)讀到了這個記載,心頭總有莫名的感慨,心想,這不就是我一生的寫照嗎?不都是如此嗎?這種事常在我們週遭出現,在某些危險的情況下,逃離比留下來要方便得多。 “你們也要去嗎?”(《約》6:67)當初,主耶穌問十二個使;如今,祂似乎也在問我們。 有些時候,我真的是想逃掉的,一走了之,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但是,我不禁捫心自問:“真逃得掉嗎?”彼得回答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6:68)愛是逃不掉,生命也逃不了。 還是留下來吧!再愛一次,再活一天,再給自己或別人一個機會,再度地決志信主愛主,愛主愛人都要天天地重複、重溫、重惜,唯恐自己忘記。因為,愛主愛人,都是天天的事,都是今天再來一次。 愛是有點困難,但是,“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人想逃是害怕明天,人留下來是活在今天;愛是顧念現在,不是擔憂未來。 愛上帝、愛人不是左顧右盼,見遇思遷,而是《詩篇》所言:“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誰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詩》73:25)愛是在天上有一位上帝,愛是在地上有一個人。 除你以外,我們無處可逃。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四個“卻不”(巍朴)2019.05.31

    一次兒童主日學課上,老師講到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說:“當其他以色列人看到巨人歌利亞時,紛紛說:他這麼巨大,我們怎麼能打得過啊?只有大衛看到歌利亞時,心裡說:他這麼巨大,我的彈弓一定能打中目標!”

    閲讀全文…

  • 邪教、絕症、責難——往事不堪,卻恩典無限(龔玲)

    91年的冬天,我第一次接觸“邪教”。 那天教完夜間部的課,回到台南家中,見二位訪客已等候多時。一是某專科教授L,另一位是鄉民代表C。原來,他們是我丈夫陳(後離異),在體育館練氣功時認識的。

    閲讀全文…

  • 上帝究竟是說話的上帝,還是沉默的上帝?上帝真的公平嗎?為什麼那麼多惡人享著平安,而義人卻多受苦難?上帝是隱藏著的嗎?為什麼舊約裡的以色列民可以直接 和上帝說話,摩西也在西乃山的火與荊棘中親歷過上帝的臨在,然而在奧斯維辛的漫漫長夜,集中營裡虔誠的人們跪在冰冷的牢房,祈禱上帝讓他們死在一個有陽光 的地方,但最終也不能如願?

    閲讀全文…

  • 基督徒的生命不也是這樣嗎?當我們還粗糙的時候,試煉與苦難臨到我們,我們就發出疑問、怨嘆、自憐的聲音,別人也只好躲得遠遠的;惟有被神的手製做、煉淨以後,音樂才能從我們生命中湧出,而且愈是在苦難中愈能成為別人的安慰。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