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教會史話
-
柯喜樂牧師不懈地幫我尋找祖父100年前救助過的外國宣教士的後裔。1998年4月,我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裡面有照片的拷貝件,有英文的信件,及其漢語翻譯……
-
坡旅甲(POLYCARP,又譯波 利卡普)是士每拿教會的監督,使徒約翰的門徒,也是安提阿教會監督伊格那丟的好朋友。
-
當然,像我這種來自極保守的教會背景的基督徒,對中世紀至今的一些天 主教教教義,及旁經、馬利亞崇拜、向神父告解等等仍無法贊同,但我試著放下現代基督徒常有的批評論斷架式,帶著一顆謙卑受教的心,並夾著一絲神秘的感覺, 筆者走訪了坐落于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毗鄰首府西雅圖的萊西鎮(Lacey)的聖馬丁修道院(St. Martin Abbey)和諾斯(Roth N)院長。
-
早期教會的基督徒,承襲舊約聖徒的信念:“聖約子民 團體”在日常生活每一方面,都要活在神面前過敬虔生活。他們不認為“聖約生活”只侷限於正式聚會與敬拜禮儀而已。
-
論到早期教會的信仰生活,在當時羅馬帝國人民眼中,是非常高尚的。凡是不抹黑誣陷基督徒的人們,都承認基督徒的言行舉止令人欽佩。
-
羅馬皇帝提爾多修二世,於主後431年的五旬節,在以 弗所召開《第三次大公會議》,目的是要解決“聶斯多留派之爭”。由於康士坦丁堡主教聶氏對於主基督神人二性的看法,幾乎到了“神人兩位格”的地步,招致亞 歷山大主教屈利羅的嚴厲反對。屈氏獲得羅馬主教克力斯丁的支持,然而聶氏有安提阿主教約翰的撐腰。皇帝看到東方教會陷於分裂之際,盼望藉著“以弗所會議” 能平息爭端。
-
奧古斯丁自413年至427年,奮力寫作《上帝之城》。同時期,他也面對當時 教會中的 “伯拉糾派之爭”(Pelagian Controversy)。北非主教們在412年的“迦太基會議”,已經定罪伯拉糾(Pelagius)門生柯里提(Celestius)的教訓。在巴勒 斯坦的耶柔米,也極力抵擋伯拉糾的教訓。羅馬主教英諾森一世(Innocent I)也裁定:伯拉糾派若不認錯悔改,則被開除教籍。奧古斯丁以為“伯拉糾派之爭”終告結束。然而,伯拉糾派死灰復燃,又以新的形式出現。
-
主後325年的“尼西亞會議”,是教會歷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要處理“亞流派之爭”,結果亞流派被定為異端,保守了基要福音真理。
-
教會在第三世紀中葉,遭到羅馬皇帝德修(Decius,249-251)與繼任的迦魯(Gallus,251-253)的大肆逼迫。瓦勒良(Valerian,253-259)即位後,一反常態,暫時停止對教會的逼迫。然而下一波更嚴厲的迫害即將開始。
-
教會在第二世紀後半期,遭到羅馬皇帝馬可‧奧熱流(Marcus Aurelius,161-180年在任)的血腥逼迫。其中最著名的是於177年在高盧的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