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西方教會史
-
公元1555年(明嘉靖34年)9月25日,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與支持路德宗的世馬克登邦聯(Schmalkaldic League)在奧古斯堡達成和平協議。自從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張貼95條論述之後,經過了38年的時間,路德宗與天主教終於達成和平共存的法律條約。
-
北非教會的分裂,並沒有解決基督徒犯了罪,教會應當如何處理的問題。犯了罪的基督徒如何能證明他真心懺悔(contrition)? 這個問題後來造成天主教告解制度(confession)的發展,教會有赦罪的權力,及贖罪卷(indulgence)的出現。
-
盼望宗教改革的火炬能一代代地薪火相傳,我們乃像保羅一樣,會衷心地說:“這不是說我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們乃是竭力追求……”(《腓》3:12)
-
隨著雨格諾的人數增加,他們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也同時增強。逐漸,天主教的勢力對雨格諾產生敵意。隨之而起的是一連串的衝突事件。
-
“蘇格蘭信仰宣言”除了有關信仰的宣言以外,還定義了三點決定真正信仰的教會:1.真實的傳講上帝的話語;2.正確的施行耶穌基督的聖禮;3.執行教會紀律:制止邪惡,提倡道德。
-
公元1054年7月16日(北宋仁宗至和元年),東西教會正式分裂。
-
公元1703年(清聖祖康熙42年)6月28日,約翰衛斯理出生於英國艾普沃斯(Epworth,England)。
-
公元313年2月,當時控制羅馬帝國西半部的君斯坦丁,與控制巴爾幹半島的李欽紐,在米蘭相遇。兩個皇帝同意共同發佈一個在羅馬帝國境內,善意對待基督徒的宣告。 這個宣告在歷史上稱為《米蘭諭旨》(Edict of Milan),也是在基督教歷史上一個具有分水嶺的重要事件。這個諭旨將之前兩年羅馬皇帝迦勒流所公佈的容忍諭旨,更進一步地推進,正式結束了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 《米蘭諭旨》給了基督徒合法的地位,但是,君斯坦丁與李欽紐並沒有宣佈基督教為國教。
-
在主後70年攻陷耶路撒冷的提多(Titus)將軍,于79年繼承父親維斯帕先(Vespasian)之王位,成為羅馬皇帝。兩年之後駕崩,因無子繼承,由其弟竇米田(Domitian)出任羅馬皇帝。竇米田執掌此至高無上的皇 權,共1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