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之三)——艾滋病的挑戰及相關倫理(潘柏滔)

潘柏滔

本文原刊於《舉目》43期

          1993年榮獲艾美獎最佳編劇獎的電視片《樂隊繼續演奏》(And the Band Plays On),改編自同名的暢銷書,作者為《舊金山紀事報》的同性戀記者Randy Shilts。

           Shilts 在書中描述了醫學工作者在里根執政時期從事艾滋病研究的經歷,指責政府的冷漠和政治斗爭,特別是美國政府視同性戀為疾病,因而歧視同性戀者,攔阻了艾滋病 的研究和治療。他將此事與鐵坦尼克號(Titanic)游輪撞冰山沉沒時,船上樂隊仍繼續演奏相提並論,從而批評政府和社會因為對同性戀的偏見,忽視了這 世界性的危機。

          Shilts是美國第一個公開專職報導艾滋病的記者。他於1994年死於艾滋病。

          根據聯合國艾滋病 (AIDS)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1981年6月5日首度證實艾滋病以來,艾滋病已奪取超過2,500萬人的性命,成為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流行性絕癥之一。根據2007年最新的數據,全球艾滋病患者超過了3,300萬,每年有250萬人被傳染,有210萬患者不治死亡。其中,中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和發病者約70萬,且感染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進入艾滋病感染的快速增長期 。

         主耶穌曾宣告:“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 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4:18-19)。主不單傳天國 的福音,也醫治眾人的疾病。因此,面對艾滋病如此嚴重的挑戰,基督徒不可無動於衷,應當盡上自己的一份心力。

         不過,要解決艾滋病的危機,我們不僅需要尋找治療和預防的方法,而且也不可忽略艾滋病引發的倫理問題。

一、艾滋病的治療和預防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或後天免疫缺乏綜合癥,英語全稱“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縮寫為“AIDS”,音譯為“艾滋病”,或愛滋病。人感染了“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即艾滋病毒)”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多種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癥狀,統稱為後天綜合癥,而非單純的一種疾 病。

          近年對艾滋病的醫學研究有顯著進步(2008諾貝爾醫學獎,即頒給發現艾滋病毒的兩位科學家)。最新的生物科技檢驗血中HIV的抗體或HIV的抗原,已達到90%以上的準確性,而且可用多種簡單的測試來印證,防止錯誤的診斷。

         因為HIV病毒是屬於一種反轉錄病毒,它能逆反普通的基因轉錄過程,科學家發明了副作用低的化學治療法,如阿巴卡韋(Abacavir),一種模擬核甘逆轉 錄黴(reverse transcriptase)的抑制劑(簡稱NARTIs或NRTIs),和阿扎那韋(Atazanavir),一種蛋白黴(Protease)抑制劑。 因為人體不需要這兩種黴,但它們卻是HIV繁殖過程中的必需品,所以這些藥品可以抑制AIDS的發病(但不能根治)。

          1995年,美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David Ho)提出,將此兩類藥物中的2-4種組合在一起使用,稱為“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方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因其類似雞尾酒的配置過程,故又稱“雞尾酒療法”。由於使用了多種藥物,避免了病毒對單一藥物迅速產生抗藥性而影響療效, 雞尾酒療法能夠較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復制,並能修復部分被破壞的人體免疫弁遄A進而減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存質素。

         自1995年該療法應用於臨床之後,大量艾滋病患者受益。有統計數據表明,雞尾酒療法使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降低到20%。

         但是,雞尾酒療法也存在著極大的副作用及局限性。首先,它不能徹底清除體內的病毒,治愈疾病。其次,該療法存在較大副作用,易引起惡心、貧血、腎結石等。再 次,由於需要多種藥物,且需經常調整藥物搭配(否則也會產生抗藥性),所以雞尾酒療法費用昂貴——每年大約需要美金$20,000。若加上治理後期的病 徵,每年就需要$100,000。在美國,大約只有20%的艾滋病病人,有足夠的健康保險來應付這龐大的支出。貧窮國家的病人,除非得到政府或機構的資 助,否則實在無法承擔這些費用。

         在2008年發現,接受CCR5-Δ32干細胞骨髓移植手術後的艾滋病人,體內的HIV病毒全部消失了, 因為這些干細胞具有抵御艾滋病病毒的能力。美國全國免疫疾病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奇博士(Antony Fauci)表示,雖然這種手術用作臨床治療的話,費用太高,而且風險過大,但還是值得鼓勵。

         研究HIV疫苗遇到的困難,是這病毒的易變性,常常因人而異,因此要尋找HIV病毒身上固定不變的抗原(antigen,引致人體制造抗體的根源)並非易事。

         因為還未找到根治的療法,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癥。要對付艾滋病,除了服用抑制病毒的藥品之外,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預防,包括廣傳有關艾滋病的科學常識,有效地管理采血(獻血)、輸血和醫療衛生,保持正常的一夫一妻的性關系,或避免性行為。

二、選擇性測試引發的倫理問題

         研究艾滋病的治療法,和制造免疫疫苗,都需要進行人體實驗。這種實驗,會給實驗對象帶來不小的風險。以何種原則選擇實驗對象,就避不開倫理問題。

          1932 年和1972年期間,美國公共衛生管理署在阿拉巴馬州的Tuskegee市,挑選了600多個梅毒患者,作為衛生署秘密研究梅毒的實驗對象。這些人都是知 識和經濟水準低的非裔美國人,研究員騙他們說,因他們有“不良血液”(bad blood),所以引致梅毒,然後給他們服用無醫療性的安慰劑(placebo),用以觀察梅毒病情的自然發展。70年代真相揭露後,輿論稱之為醫學研究上的種族歧視,美國總統因此公開向這群非裔美國人道歉和賠償。

         1995年,美國國家衛生局和病毒控制中心,開始了一項艾滋病研究。該研究 在發展中國家,包括泰國、多明尼加,和五個非洲國家進行,目的是防止患艾滋病的孕婦將病毒傳給新生兒。當時在美國已證實,抑制劑AZT可減低傳染率三倍, 但是有關部門卻決定,給部分病人服用安慰劑代替AZT,以此作為實驗的比較樣本(control samples)。這些服用安慰劑的病人,因而未得到醫治。

         由此帶來的倫理問題是:為何不給所有病人同樣的醫療方法,如在美國的標準一 樣?贊成這研究項目的醫護人員認為,應該根據非洲的實況和需要,不能采用發達國家的標準。況且,此項研究對非洲國家幫助甚大,例如烏干達(Uganda) 的傳染率,因此降低了9.7%。反對這種研究方式的人則認為,選擇窮人進行非治療性的實驗,是剝削貧窮病人的權利。

         待解決的難題是:若人類的生命有終極的意義,而不是一個工具,那麼為何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標準?

三、風俗文化和公共健康方面的問題

         某些國家容许一人多妻,而且在性行為中,男人又是主人,不采用安全套等防範措施;又有些地區,承認娼妓合法化……這些都成為艾滋病的溫床。

         政府和醫療機構,有保護公共健康的義務。除了廣傳防範艾滋病的常識以外,還應有妥善的政策,一方面尊重社會的獨特文化,一方面能防範艾滋病傳染。

         艾滋病的研究,自然涉及文化的相對性,和人權的普遍性的問題。烏干達癌癥署艾滋病研究中心的主席曾聲言:

         “這是烏干達的研究項目,由烏干達研究員管理一切在烏干達病人中的實驗……這並非美國國家衛生局在烏干達的研究項目,而是由烏干達人執行的科研,在烏干達人中運作,是為了烏干達人的利益!”

         在《樂隊繼續演奏》一片中,80年代艾滋病被證實為同性戀濫交的結果後,舊金山市政府在同性戀者的大力反對之下,不敢關閉在Castro地區的公眾浴室(這 些公眾浴室,是同性戀者公開聚合和肛交的場所)。最後礙於社會輿論和醫學界的抨擊,才將其關閉。可見公共健康的措施,可被社會風化和政治壓力所左右!

四、個人隱私和公眾衛生間的矛盾

          80年代,美國印地安納州,有一個患有敗血癥的中學生懷特(Ryan White),因為輸血而染上艾滋病。雖然醫生保證他不會感染他人,但是很多老師和學生家長,卻聯名請求學校開除他。可見,人的健康資訊,與他的社會地位及權利息息相關,應是個人私有財產,受法律保障。

          美國的法律,容许人不接受艾滋病測試。但是大眾的安全,是否超過個人隱私的權利?艾滋病患者有沒有責任不傳染他人(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位患艾滋病的牙醫,在死前傳染了起碼五個牙科病人)?

          雖然美國各州都立法,禁止艾滋病帶原者與未受警告的人有不安全的性交,但是尚未制定公共衛生的艾滋病政策。例如,醫療人員有沒有責任,違背艾滋病人的意願,警告與病人有深入接觸的第三者?病人有沒有權利獲取醫護人員的健康資訊?

五、資源分配的不公

         根據2002年世界衛生署的統計,艾滋病是非洲最致命的死因,佔全部死亡率的20.6%。在美國,則低於1%,主要是因為美國富有、醫療先進,釵h特效藥雖不能根治艾滋病,卻可攔阻其蔓延。

         只是,藥廠發明新藥,是為了市場的需要,為了從銷售營利。美國每一種新藥,從實驗到上市,平均的投資是20億美元,需時大概10年。因此,像瘧疾(Malaria)這類只在非洲流行的傳染病,雖是非洲人第三死因,在西方卻不受重視。

         再如非洲嗜眠性腦炎(African Sleeping Sickness),早有特效藥,卻因為賺不夠錢,制藥廠自1995年起不再生產。後來發現,此藥有卸除面孔多餘毛發的副作用,可在歐美開發新市場,才重新制造、銷售。

         貧窮國家流行病的科研項目,只佔全球醫療研究經費的0.3%。從1975至2004年,有1,556種新藥面世,其中只有16種藥,是對抗貧困地區的流行 病。所以,對貧窮國家的艾滋病人的援助,主要靠慈善機構和國際資源,而非藥廠。前任美國總統布什,設立了艾滋病緊急計劃(The President’s Emergency Plan for AIDS Relief),幫助170萬非洲艾滋病人接受治療。他因此在卸任前,榮獲“杰出的人道主義獎”。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好基督徒的榜樣!

六、應對方案:認知和參與

          按照現在的傳染速度,到2020年,僅南非洲一帶,就會增加3,000萬死於艾滋病的人,遺下900萬個孤兒。聖經督促我們行善,憐憫有需要的人,為他們行公義,這才是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6:8)。

         全球有超過10億人,活在極端貧困的環境中(每天收入少過1美元),但全球也有10億超過正常體重的人(大部分在歐美)。在美國,差不多近半的農作物,沒有 當作食物使用。聖經說:“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 行為和誠實上。”(《約壹》3:17-18)聖經又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因此筆者認為,面對艾滋病對全球的挑戰時,基督徒起碼應持以下態度:

        1. 堅信生命的應尊重,基督是人類生命的源頭(《約》1:3、4),神使人活,而且保護人的生命(《摩》5:4;《結》18:32)。所以,基督徒應盡力搶救艾 滋病患的生命,並防止艾滋病傳染、擴大——這包括支持和援助研究艾滋病以及貧窮國家的其他流行疾病,並直接參與救援和醫療。

        2. 行憐憫與公義:基於全球的資源分配不平均,基督徒有責任秉公揭露不義,也有義務照顱需要幫助的人。主耶穌稱贊樂於助人的撒瑪利亞人(《路》 10:29-37),保羅也敦促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加》6:9-10)

         3. 尊重婚姻和性關系:艾滋病的傳染,與性雜交有直接的關系。因此,尊重在一男一女的婚姻中的性關系,避免濫交,是防止感染艾滋病的最佳途徑。但是,我們也不 要將罪與艾滋病完全掛鉤(很多教會就是因為艾滋病有性雜交的污名,沒有大力鼓勵信徒參與救援事工),因為這還涉及社會政策和經濟措施的問題,也有義人受苦 的問題(《約伯記》)。何況,在神面前,人的罪無分大小,都受審判(《路》13:1-5)。

結語

         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基督徒起碼的責任,是將艾滋病的正確知識教導他人,並支持、參與全球救援工作。

         美國知名的馬鞍山教會牧師華理克(Rick Warren),發起一個慈善計劃(PEACE),鼓勵全球基督徒:促進和解(Promote reconciliation),裝備事奉型領袖(Equip servant leaders),援助窮苦大眾(Assist the poor),關懷患病者(Care for the sick),以及,教育下一代(Educate the next generation)。這正是主耶穌的吩咐(《路》4:18-19),他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願神賜我們力量和智慧來遵行!

Selected References:

http://data.unaids.org/pub/GlobalRepo … 8_ExecutiveSummary_en.pdf

http://prohealthinternational.info/index.html

http://community.wr.org/hivaids

作者來自香港,現任教於美國伊州惠敦大學生物系。

延伸閱讀:

21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之一)──生物學與倫理學的新發展 http://behold.oc.org/?p=4059

21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之二) ——生物科技的挑戰  http://behold.oc.org/?p=3964

21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之四) ──溫室效應 http://behold.oc.org/?

One response to “21世紀全球人類的挑戰(之三)——艾滋病的挑戰及相關倫理(潘柏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