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歌
本文原刊於《舉目》18期
網路社會已崛起
1995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尼葛洛龐帝教授出版了著名的《數字化生存》一書,在該書中,預言了資訊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給社會和人類生活帶來的革命性影響。該書一經問世,即引起轟動,旋即被翻譯成數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其中文版也在1996年問世。
該書問世10年以來,資訊和網絡正以成數量級的速度快速成長。在1997年10月31日,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的《第一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上網人數只有63萬,www站點只有1500個。
但2005年1月19日發布的第15次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上網用戶總數為9400萬,www站點有668,900個。由網絡所帶來的數字化生存時代,比尼葛洛龐帝所預言的,更快地到來了。
正如社會學家卡斯特爾所說:“一個網絡社會已經崛起。”
網絡,已經不只是一種技術和手段,而漸漸成為一種生存方式。網絡正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和人類的面貌。
新媒体話語狂歡
“媒介即資訊”,這句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的名言,最早出現在其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書中。但真正被大眾關注,還是在網絡勃興的上世紀九十年代,這句話當今 幾乎成為現代傳媒學的標語。媒体(媒介)與資訊、受眾之間,不再是傳遞與被傳遞的關係,而是有著互動和交聯。
正因為此,網絡因其與傳統媒 体殊然的特徵,而被稱為“新媒体”。網絡的“即時性、互動性、多向性、個体性”等特徵,顛覆了傳統媒体,卻贏得了越來越多的讀者。據統計,越來越多的人不 再從報紙、電視獲取資訊,而是從網絡。九一一、伊拉克戰爭等新聞事件的報道中,我們看到唯一的贏家就是網絡。
網絡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平民化和個体化。媒体正走下精英媒体的神壇,也走出大眾媒体的媚俗,大步走向個人媒体。網絡也改變了大眾傳媒的本質和資訊的流向,“推”(Pushing)送 資訊給受眾的過程,變為受眾“拉”(Pulling)取所需資訊的過程。互動和多向性,成為網絡媒体的典型特徵。
假如說,八十年代的中國,是精英話語狂歡的時代。那麼,在經歷了九十年代初期的沉寂之後,從九十年代末始,隨著個人網站、論壇、虛擬社區、Blog的興起,當下的中國則迎來了一個大眾話語的狂歡時代。
經歷了長久失語的中國人,在網絡這一公眾空間,迸發出令人驚訝的話語能量。新浪刊出的一條新聞,或許在短短幾天內,就有上千甚至上萬條評論。孫志剛事件、寶馬撞人事件、乙肝維權案、西安彩票案等公眾事件及後續發展,無不與網絡切切相關。
網絡正成為影響中國的一支重要力量,各大論壇的意見領袖,甚至成為一呼百應的新綠林英豪。而Blog作為個人媒体的新興代表,滿足了“人人都有發布資訊的願望,人
人都希望能夠自己去選擇資訊”,資訊流向直接從個人流到個人。
公眾的話語狂歡帶來了民主和透明,正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同時,也呈現著“反權威、反邏輯、反和諧、去中心、反諷”等後現代文化特徵,從而影響了社會。在網絡 中,影響力為王,點擊率說話。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排名中,我們可以看到,性及相關的條目,始終佔據前幾位。而很多網絡公司的盈利方式,就是靠相關的擦邊球資 訊盈利。木子美性愛日記的熱炒,正是最好的例證。
網絡,正成為我們最好的面具,滿足我們“偷窺”的隱秘心理。而在無厘頭的反諷背後,則是對絕對真理的消解和冷漠。網絡的狀況,也正是我們內心的生存狀況。
虛擬的生存時代
威廉‧J‧米切爾在《比特之城》中聲稱,未來人們將成為電子公民,未來的城市將是數字化的空間。隨著虛擬社區、在線遊戲、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這一預言似乎也越來越走向現實。
我們更多的人,除了我們的姓名外,還有一個網名;除了居住地址外,我們還有一個電郵地址;除了電話號碼外,還有QQ和MSN的號碼。網絡生活正與現實生活交織,構成一幅人們生存的當下圖景。
網絡的出現,方便和擴展了人們的溝通。在網絡上,地域的時間和空間的差別已不復存在,代之的是一個個的ID,以及ID之間的網絡交往。
社區,不再局限在物理的地域概念,而是一個精神概念,是一群人透過網絡空間,通過精神交往,形成的具有共同歸屬感的新聯合体。
網絡的迷宮中,真實的自我漸漸隱退,姓名隱退、性別隱退、年齡隱退。因此有人說www萬維網的三個w,正代表了三個“無”:即無姓名,無年齡,無性別,是一種“身体缺席”的生存方式。
網絡化生存,在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危機。一個網絡時代的悖論就是:一個話語狂歡的年代,我們的心靈卻無比孤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卻 無法獲知真理;一個網戀泛濫的時代,我們卻尋不著真正的愛情;一個通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卻只有和陌生人交流內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此的便捷,但心與心之 間卻如此地冷漠。
網絡事工的現狀
自從大眾網絡問世以來的十多年間,基督教網絡服務也不斷蓬勃發展。各種基督教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問世,而網絡事工作為一種專業化事工,也得到了長足的長進。有一批委身網絡福音的弟兄姊妹,正投身于這一事工的熱潮中。
在我們更深入思考網絡事工之前,有必要對當下大陸網絡事工,做一些簡要回顧。
筆者從1996年左右開始上網(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信主)。為了方便起見,依一己之見,將大陸的網絡事工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6-1998年)
1996年開版的南開大學BBS聖經版,可以算開風氣之先。當年的為著真道的熱烈爭辯和深入程度,今天仍可從其精華版的存貼中依稀一見。當時,網絡社區的空間很狹窄,各高校BBS的哲學版等相關版面,往往也成為基督徒聚集和討論的空間。但未形成氣候。
1998年歲末,位于“西祠胡同”網站的“聖保羅教堂”,成為大陸公眾網的第一個基督教信仰論壇。在這一階段,基督教網絡空間是往往作為公眾網絡的一部分而出現的,且以論壇為主要形式,參與人員中基督徒略佔少數。
那時,網絡事工的主要工作是辨道。其辨道的深入和專注程度,至今未能超越。以致現在論壇上一再出現的網絡辨題,很多就是當年的考古帖。在這時期成長起來的一批網絡基督徒,許多至今依然是網絡事工的主力。可謂影響深遠。
第二階段(1999-2002)
世紀之交,正是網絡泡沫高漲的時期,也是互聯網免費大餐的黃金時代,從免費Email、到免費個人空間、免費域名、免費留言本、免費聊天室等,無一不足。在這一時期,個人空間蓬勃興起,以思想的境界為代表的優秀個人人文網站,吸引了許多知識分子投身網絡。
同時,大陸基督教個人網站也開始興起。其先驅者,當數活石弟兄于1999年創辦的活水網站。隨後,信仰之門、網絡約書軒、分享園地、天國的福音、小基督棚屋等一批個人網站紛紛建立。
這些網站無一例外,都是使用免費空間和免費域名,採用html靜態頁面。互動方式較為有限,主要採用留言板。後來為了加強互動,建立了聯盟聊天室和聯盟論壇,供各個人網站聯合使用。
從網站的訪客統計來看,以信仰之門為例,基督徒佔主要比例,也有30%左右的非基督徒。從網站定位來看,其它網站的基督徒比例可能更高。這一時期的網站定位 比較雷同,除信仰之門以定期更新的文章和書籍為主外,其它網站則主要提供福音資料和屬靈書籍的下載。網站服事的形式,也以個人的帶職事奉為主,同工之間缺 乏配合。
第三階段(2003-至今)
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各網絡服務提供商紛紛取消免費服務,或添加很多限制。基督教個人網站開始分野,一些進入沉寂,不再更新,甚至消失;另一些網站則開始使用租用虛擬主機,申請國際域名,如活水網、信仰之門,以及後來出現的約拿之家、贊美網等。
隨後,大陸基督徒網站開始轉型,從個人網站轉向專業網站,各網站的定位逐漸明晰,技術更加完善,動態頁面的採用使得互動性提高,更新也更為快捷,穩定性也有所提高。
舉例來說,活水網側重于福音資料,尤其是影音資料的收集和分享;信仰之門在作為基督教資源站的同時,側重文化使命的承擔,關注文化主題;贊美網則側重于基督 徒虛擬社區的營建;神州網則關注大陸教會的神學建造;且隨著網絡帶寬的增加,網絡上的影音媒体資源更為豐富,甚至還出現了以福音電影為主的“福音影視 城”;同時,各地教會也紛紛上網。
從網站的服事方式來看,部分網站也開始走出個人事奉,走向團隊事奉。另外,網刊和Blog的問世,是兩 個很有意義的事件。2003年《信仰》、《拾穗》和《耶穌與中國》網刊的創刊,標誌著基督教網絡媒体走向成熟和文化使命的努力;而2004年“中國基督徒 博客網”的問世,則標誌著基督徒個人媒体的誕生。
從以上三個階段的網絡發展,我們看到神在網絡上的祝福,神正興起一批有異象、有
使命、有恩賜的弟兄姊妹,投身于網絡事奉。
但是,目前的網絡事工只是剛剛起步,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如就事奉的同工而言,一方面非常缺乏,另一方面,大多是非專業傳道人,往往缺乏真理裝備,彼此之間也往往缺乏良好的配搭。如從網站的建設而言,各網站尚缺乏遠象和定位,且資源的重複較多。
如從訪客來看,目前的大部分基督教網站的訪客基本上是基督徒,缺乏福音的受眾。基督教網站的自我封閉,攔阻了福音事工的推展。
如從福音策略而言,網絡事工往往也缺乏對網絡文化的深入認知,缺乏合乎網絡切合性的福音策略。
如從使命的承擔而言,基督教網站缺乏整全的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的承擔,後者尤其缺乏;從事奉的方式而言,目前的網絡事工正從個人性事奉走向機構性事奉,但轉型期中的很多問題極待解決。
福音策略和展望
網絡事工,具有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的兩個方面:一方面,網絡作為工具和管道,直接傳遞著福音的資訊;另一方面,基督教信仰透過對網絡文化的影響和更新,以及 通過網絡媒体來實現對文化的更新,這就是文化使命。因此,網絡事工需要將福音使命和文化使命有機結合,以傳揚和見證神的道。
網絡事工的開展,需要深入瞭解網絡的特徵,而不能將傳統的福音策略照抄照搬。由于網絡媒体具有“拉”的方式,因此無法採用強制性的“推”的手段,將福音的資訊加給訪客。若能採用文化使命的福音預工,結合網絡的多媒体方式,往往有著更好的果效。
在網絡中,個体性和平等性是核心。因此,基督徒網絡一般不宜採用從上而下的審判性的方式,而是充分利用網絡的互動和敞開性,來進行資訊的傳遞和互動,達到傳揚福音的目的。
同時,網絡福音不應自我封閉,而應該主動進入其它論壇,從文化的各個層面切入,再談及信仰,引人走向基督。
從網絡福音事工而言,需要文化使命和福音使命的結合,需要福音預工和福音事工的配搭,也需要網上和網下的結合。
就網絡事工的展望來說,我們可以透過本文前述的網絡特徵,從三方面來思考:
第一,新媒体
在這個話語狂歡的新媒体時代,基督徒似乎卻是集体失語。當九一一事件震撼整個世界,網絡成為民意釋放的廣場,各種言論和思想在這裡碰撞,但信仰缺席,基督徒 缺席──基督徒關于九一一的評論屈指可數。在這樣一個人類悲劇的時刻,也是人們尋找信仰的時刻,身負福音使命的基督徒卻缺席。
在海嘯的悲劇之後,基督徒在網絡上的聲音依然缺席。在一系列愛和正義缺席的事件中,我們聽到公眾知識分子、網絡意見領袖的聲音,但聽不到基督徒先知式的吶喊。
基督徒的網絡事工的一個遠象,就是要造就基督徒的新媒体,在網絡這個平臺上,神的聲音不再隱沒。網絡這一新媒体,正是承擔文化使命的平臺,在這樣一個複製代替思考的時代,基督徒需要沉思,需要冷靜的回應。
最近,基督教網刊和Blog的崛起,是一個新的現象。網刊作為精英媒体的延續,Blog則是個人媒体的代表。這將會推動大陸基督徒承擔其文化使命。
第二, 新資源
網絡作為新資源的載体,可以海量地承載文字、圖像、影音等資訊,是對資源匱乏的大陸教會很好的幫助。但是,目前基督教網站的資源,有許多雷同性,因此,如何整合網絡資源,是一個新的課題。
筆者淺見,一方面可以透過“我們的網站”這樣的方式,從海量資訊中梳理適切的資訊;另一方面,是否可能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一個豐富全備的網絡資源站?
在建設這樣的資源庫時,需要利用網絡的互動性,充分利用網民的主動性,共同管理和共同建造。網絡基督使團的網絡圖書館,是個很好的方式。只是其技術的限制, 很大地影響了其使用率。活水網的贊美詩資源庫,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網友可上傳歌曲和歌詞,從而“眾人拾柴火焰高”,使其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基督教贊美詩 資源庫。不過,版權的問題一直是難以繞過的難題。
第三,新社區
網絡營造了一個跨時空的新型社區,創造了新的生活。正如以贊美網為代表的基督徒網絡社區,溝通著世界各地的華人基督徒,他們可以在網絡上分享、交通、代禱、查經、贊美,網絡社區成為基督徒的網上家園。在虛擬的社區中,我們看到了真實的信仰。
當然,基督教網絡社區在滿足基督徒生命和生活需要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福音的使命。但是,目前的基督徒論壇和社區,均有著很強的封閉性,很少有慕道友光顧。這 樣,一方面在基督徒論壇和社區中,弟兄姊妹熱火朝天地談著信仰和福音;但另一方面,公眾虛擬社區中很少看到基督徒的身影,而那裡有著更多未得救的靈魂。
因此,極待加強基督徒社區與公眾社區之間的互動,也應當鼓勵更多的基督徒在公眾虛擬社區中建立基督教論壇,以及在其它論壇中發言,交流。在網絡交往的同時, 在網絡福音的同時,亦非常需要網上和網下的結合,例如介紹慕道友與當地的弟兄姊妹認識,介紹到當地的教會中,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得著今日的網絡,得著明日的世界”,盼望這能成為網絡事工的異象。
作者現居大陸。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