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3

  • ,

    歸正(景淨)

    我出生在中國北方的農村。兒時的記憶,就是清貧的生活,父母在田裡辛勤的勞作,還有傳統節日的喜慶,和奶奶祭拜神靈時的虔誠。

    閲讀全文…

  • 2013.11.07

          “他……卻不開口。”(《賽》53:7)       用緘默來容忍誤會,用溫和來容納冤曲,需要何等的寬大!感謝神!他給了我們他自己的靈,一個“被罵不還口”的靈,一個“只將自己交托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的靈。

    閲讀全文…

  • 2013.11.06

          “過了些日子,溪水就乾了。”(《王上》17:7)       在你我的生活中,甚麼時候屬地的泉源乾了,屬人的方法完了,我們就該知道我們的希望和幫助是在乎造天地的神。

    閲讀全文…

  • 2013.11.05

          “這樣,耶和華後來賜福給約伯,比先前更多。”(《伯》42:12)        約伯雖然遭遇了許多災禍,結果卻得到許多祝福。他受試煉,是為要證實他的敬虔。最屬靈的信徒都是從苦難中出來的;最偉大的人物都是佩戴著傷痕的;殉道者的冠冕都是閃著火花的,他們進入天門都是掛著眼淚帶著愁容的。

    閲讀全文…

  • “孤兒主日” 美國有幾千間教會把11月3日的主日定為"孤兒主日"。目的是鼓勵基督徒領養孩子。 因為基督徒歌手史地夫•契門(Steven Curtis Chapman)的參與而受到大眾的鼓舞。他們夫婦從中國領養了3個女孩,在一個悲慘的事故中失掉一個孩子。他們的事工“展現希望”(Show Hope)是對考慮領養的家庭給予引導,和如何面對領養後無預期的挑戰。 “孤兒主日“的國際主任喬迪•塔克(Jodi Jackson Tucker)說:領養是基督徒關心貧困兒童的方法之一,她自己就領養了5個孩子。 她告訢美聯社記者:從聖經的觀點來看,領養一個孩子是守住一個永遠不可打破的盟約。 最後她強調基督徒要有正當的理由來領養。就是給孩子們一個有承諾和愛的家。

    閲讀全文…

  • 每逢週五,我們夫妻二人都到兒子讀書的小學,和他共進午餐。 很有趣的是,這種時候最高興的是兒子的同學。因為學校規定,家長來學校與孩子共進午餐時,孩子可以邀請2名同學一起進餐。在小孩子的意識中,能應邀與其他同學的家長一同吃午飯,是一種榮譽(honor)。

    閲讀全文…

  • 我們坐在遊覽車上,由蘇景星牧師主持餘興節目。我是在這一星期的營會,才頭一次見到蘇牧師的。很少遇見那麼風趣的人,有他開口的地方,總是充滿歡笑,但話語中又有寓意。這一天也不例外。

    閲讀全文…

  • 2013.11.04

           “地震後有火……火後有微小的聲音。”(《王》上19:12)        如果你要認識神的聲音,你必須先有一個絕對順服的存心。這樣,你就會更認識神,更親近神;甚至在最猛烈的試煉下,最可怕的壓力下,你也會感到神的同在。  

    閲讀全文…

  • 最近和朋友聊天,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談到,近年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越來越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國內的朋友說,不知不覺中,身邊已有很多人把孩子送到海外讀書。在美國的朋友也說,明顯感到美國的大學裡,來自中國的孩子越來越多。

    閲讀全文…

  • 在H市市郊的大學城,我採訪了W。 在W租來的兩室一廳裡,放著一張沙發,一張餐桌,幾個凳子,和角落零星的玩具。因為傢俱很少,屋裡顯得有些空落。看起來很年輕的W,是2個男孩的爸爸。老大上小學,老二上幼兒園。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