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3
-
其實,在上帝眼中,我們何嘗不是一直在高喊不公平的小孩?因此,當我們要在世俗世界裡爭取公義時,必須先認真思考、恆切禱告,瞭解上帝所說的公義究竟是什麼。
-
當天早晨,當我與友人琨夫婦,結伴開車到華盛頓時,已有一大群人聚集在史密森(Smithsonian)城堡門前的草坪上。草坪上臨時搭起了主席臺,主席臺上方掛起一幅橫幅,用英文和西班牙文寫著,“每一個孩子都配得媽媽和爸爸”(Every Child Deserves a Mom and Dad,編註)。兩側條幅上書:“為保衛婚姻而遊行”。
-
“The whole marriage is what you want……well, I am not going to be like you……(整個婚事都是你想要的……我才不要變成你……)” 週末傍晚,我們一家坐在客廳裡觀賞一部大獲好評的迪士尼動畫《勇敢傳說》(Brave),電影裡的小公主Merida和她的母后激烈地爭執著,面對看起來笨拙無比的王子,她可一點都不想嫁!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李如山 以維護婚姻為題材的基督教電影《消防員》(Fireproof),2008年在美國上映,大獲成功。我向一位好朋友推介了這部電影。過了些日子,我給他打電話,問他:看了嗎?回答:看了。問:覺得怎樣?答:挺好! “可是,”他說,“我覺得,這部電影把那個消防員挽回了婚姻全歸功於基督教,是不是有點牽強啊?我覺得不信基督,一個人也可以做到這些啊!”我一時語塞,竟想不出用什麼來回答他。 放下電話後,他的這個問題仍舊在我的腦海裡縈繞。影片中的消防員卡利波,如果不照著聖經去行動,真挽救不了自己的婚姻嗎? 影片一開始,卡利波的婚姻就拉起了警報。這位消防員能在熊熊烈火中,奮不顧身救人性命,面對自己冒煙的婚姻,卻想袖手旁觀。在火場,他信奉“永遠不要把你的同伴丟下”,面對婚姻困境,卻只想拋下妻子,一走了之。 卡利波的爸爸,一位品嚐過恩典滋味的基督徒,請卡利波40天後再考慮離婚。他給了兒子一個本子,裡面記錄的是,他當年如何在40天裡,一步步地挽救了自己的婚姻。 卡利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始了40天的努力。過程中他多次想放棄,堅持到最後竟發現,靠著基督信仰,不僅他的婚姻得挽救,他自己也被挽救了。 婚姻的“第三者” 我和妻子自2007年移民加拿大以來,感情一直有些問題,生活中的壓力讓我們氣喘吁吁,夫妻關係問題重重。我們二人雖然已經受洗成為基督徒了,可是並不知道如何把信仰和生活聯繫起來。 參加了教會的夫妻小組,讓我們的夫妻關係有了轉機。小組帶領我們學習聖經有關婚姻的教導,也帶我們看《消防員》這樣的電影。我們逐漸認識到,配偶是自己的骨肉至親,因為聖經說,夏娃是上帝用亞當的肋骨做的,是亞當“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參《創》2:23)夫妻關係是人際關係中頭等重要的。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又明白了更多。我們知道了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關愛,我們知道了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參《雅》2:19),我們知道了應該說“造就人的好話”(參《弗》4:29),我們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愛…… 夫妻關係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在自己的教會——蒙特利爾西島華人恩福堂,做過一次見證。在見證中,我說:如果要搞好夫妻關係,必須有一個“第三者”,這個“第三者”就是上帝。只有兩個人和上帝關係都好,他們的婚姻關係才會好。通過愛上帝,我們才會愛人。 想起那位朋友提出的問題:“這部電影把挽救婚姻全部歸功於基督信仰,是不是有些牽強呢?”不,不牽強!“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若沒有從上帝而來的愛,我們不會愛人。 最後一個硬幣 我們夫妻致力維護和改善關係的時候,學到了一個“存款”理論──夫妻雙方都要時時進行感情投資,往對方的情感賬戶裡存款! 我見過許多勞燕分飛或貌合神離的夫妻,他們其實都很想挽回感情,拼命地向對方伸出手,也拼命地搜索自己的口袋,想找出最後一個硬幣,投進對方的賬戶裡,但結果仍只是漸行漸遠。 原因就在於,他們自己的情感賬戶裡,已經沒有錢了,已隨著人的罪性、各種原因,被消耗掉了。自己都沒有錢了,還怎能往對方的賬戶裡存款呢?只會索取、無法存款,感情怎麼可能好呢? 只有上帝能夠做到“無中生有”。當我們把自己和上帝聯接的時候,當我們把上帝放在夫妻關係之上的時候,我們的情感賬戶裡就開始有錢了,我們就有能力往對方的賬戶裡存款。因為上帝是愛的源頭,當我們愛上帝的時候,我們就有了對人的愛,而且這愛是源源不絕的,足夠抵擋人世間的風雨。 結語 《消防員》的故事,實際上是一個“本想求芝麻,卻得到了西瓜”的故事──男主人公本來只是想挽救婚姻,沒想到自己整個生命得到拯救;他本來只想求一段快樂的時光,沒想到還得到永恆…… 看這部電影的人,如果僅僅學到了夫妻相處的技巧,忽視了當中蘊涵的生命的糧、真理的光,未免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得到這西瓜的關鍵,在於首先扔掉手裡的芝麻——丟掉舊我,勇於改變。這樣,得到的就是那最寶貴的救恩。 作者目前在加拿大從事保險行業。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婷婷不語 除非你想看星星 不然不需要坐在黑暗中 黑暗是必須的 但星星本身一點也不需要黑暗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 ) 這首小詩,勾起我對去年夏天的很多回憶。 如此美麗的夜 露天陽台的對面,是和天空一樣深沉幽藍的Coeur d'Alene湖,有一兩點燈火在閃爍。風吹動樹梢,又從湖面捲過來,涼幽幽的,帶著水氣。 郊外的夜,寧靜得讓人忘記思考,只是那麼自然地就融入周遭的一切,成為其中溫柔的一部分。 我身邊是我信仰上的帶領者,一對美國夫婦:W和G。我們一起在躺椅上,偶爾低語幾句,然後又沉浸在頭頂那片無垠的星空裡。 我從未見過這麼美麗的夜。浩瀚無邊的天幕,擁你入懷。那深邃的墨藍,彷彿有一種安定人心的神奇力量,而漫天閃爍的星星卻又帶著歡雀──就像平安和喜樂,從來都是共生而和諧。 那麼多、那麼亮的一片星,離我那麼近,彷彿伸手可及。我的眼睛一刻也不願意離開。此刻,思維不需要,理性不需要,那浮躁的自我也不需要。我的眼裡只有那些閃爍著光芒、令人無比嚮往的星子,和變幻莫測、飄來飄去的雲朵…… 突然之間,一個想法冒出來:在這片廣袤的星空背後,地球之外,宇宙之巔,上帝是否也正用祂慈父的眼睛看我?甚或在創世以前,祂早就為我預備了這樣一個夜,為我預備了身邊的人,只等我緩緩赴約? 黑暗是必須的 為了這一片星空,家裡所有的燈都關掉了。屋裡一片漆黑,陽台也是。關燈的一瞬,我的眼睛是那麼不適應,必須摸索著才找到躺椅。可,黑暗是必須的。只有在黑暗裡,才看得見星星的光。 星星不需要黑暗。無論是暗或明,是晴或雨,星星永遠在那裡。可是我們的眼睛,卻會被絢爛的燈光遮蔽,而錯過最美的風景。 黑暗可憎,可我們有時卻需要黑暗。這是不是很滑稽?就像在得意的日子裡,我們容易遺忘上帝。而在困境的痛苦中,我們才會深切呼喚,才會回到天父的懷抱。 我常想,愛我們的上帝,怎麼忍心將苦難和挫折加到我們身上?至少,這些苦難是祂默許的吧!我於是懷疑、抱怨、背離。 可是上帝真的不愛我嗎?祂連祂的獨生子都賜予我,赦免我的罪,給我重新和祂建立關係的機會,能擁有永恆的生命。祂,又怎會不愛我? 回想種種,每當我在華美的燈光下洋洋自得的時候,也是我將上帝遺忘的時候。我禱告,可是卻漸漸忘了怎麼去依靠祂。我祈求,也只不過是藉祂的名披上聖潔的外衣,為了滿足自己深層的慾望。 我想上帝站在我這一邊,努力為自己添法碼,證明自己是對的,卻不知道我應該站在祂那一邊,因為祂才是公正、仁慈、永恆、真理。我已經忙碌得忘記怎麼去禱告、怎麼去尋求祂的引導──或者,我聽見了祂溫柔的指引,卻自欺欺人,選擇忽視。終於,祂對我“咆哮”,用強烈的方式引起我的注意,免我行差踏錯。 那閃爍的星光 主啊,你對孩子的愛多深!我不再抱怨,因為我突然明白了你透露給我的奧秘。這奧秘的意義,遠勝過那些微不足道的 “快樂”。在這奧秘裡是平安,是喜樂,是你存在的證明。我所謂的“得到”或者“失去”,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是否在你的懷裡,如同孩子在父親懷裡;是否將所有的焦慮、擔憂、徬徨都交給了你。 人生裡的每一場相遇,都絕不是偶然,而是你完美的、在我出生以前就有的計劃,哪怕是痛苦,也是你給我的祝福,讓我去反思、去修復、去增進我和你的關係。對於我來說,有什麼是比這更重要的祝福? 就像,就像孩子的眼睛容易被遮蔽,只有藉助暫時的黑暗,才能看見星星的光。你要給我的,不是黑暗,而是那閃爍的星光。你要給我的,也是提醒我,永遠不要忘了仰望天上。就像G說的:Don’t lose vertical focus.…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崔衍 中國有四大微博網站,其用戶年齡分佈各不相同。其中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的用戶,多集中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搜狐微博、網易微博的用戶,則更多集中於30歲以上的人士。 這是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研究揭示的一個現象。 調查顯示,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的用戶,多集中於20-29歲,均占據各自用戶年齡構成的60%左右。而騰訊用戶中,24歲以下的人群占據其整體的40%。 可以說,市場佔有量最大的新浪、騰訊微博,集中了互聯網的年輕族群。 “我們一起去咖啡館,然後各自拿出手機刷微博。”這幾乎成為年輕人約會的常態。他們隨時隨地更新微博,卻幾乎沒有意識到這是上網。 他們在微博上幹什麼? 年輕人生活行為的新趨勢,起源於他們的根本欲求,即“通過與他人的互動效應,來伸張自身”的欲求。不斷實施自我表現行為的人的比例,在90後中,占到了63%,而70後則只有36%。 對於微博,他們的行為主要是“尋找”、“表現”與“傳遞”。 62%的90後認為“即便沒有購買需求,也會廣泛尋找相關資訊”。事實上,他們隨時隨地在尋找感興趣的東西,不需要有目的。 在自我展示上,90後傾向於“用加工的方式表現”,例如52%的90後,會使用圖片編輯軟件加工照片,然後張貼在微博上,人數比例是70後的3倍多。90後愛“曬”,這種“曬”,除了自我形象,還有日常生活。他們渴望展示全部自我,並非只著重於特殊經驗。 90後的微博行為 通過研究90後的微博行為,不難發現有三方面特徵:休閑相關、以年齡群體為中心,以及注重風格。 他們通過娛樂的方式,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導致戲謔與反諷的文化產品的更受關注,如,大V的言論和戲劇性事件。(編註)對于這類文化產品,他們進行選擇性的挪用與團體使用;透過特殊的消費儀式和風格(如解構),傳達禁忌的意義(即,違抗權威)。 文化消費 在此基礎上聚合的群體,是一種流動性的“後現代部落”:偶爾聚合,然後解散。而文化消費,正是後現代部落之歸屬儀式,以表明身份、劃分疆界。有趣的是,“正能量”的話語和真誠的生命,同樣被視為他們所接納的風格之一,卻並非是唯一。 微博的消費活動不再局限於以往知性、感性、體能為主的活動,起而代之的,是個性化、隨性、自我表現。比起“向著理想和憧憬的未來生活藍圖邁進”,當下的年輕人則更享受“通過交流各自的興趣和價值觀來相互影響、豐富彼此的生活內涵,從而不斷發現更多的新生活”。 因此基督徒青少年事工者,不妨這樣考慮:在分享年輕人的興趣愛好及價值觀的同時,要觸發他們提升自我存在價值之力,以及感染和凝聚他人之力,將福音傳遞出去。 本文數據除注明外,均來自“博報堂生活綜研”之調查報告《生活者“動”察2013》。 編註: 新浪微博為推廣,邀請明星和名人加入,在實名認證後,於用戶名後加上一個橙色 “V”,以示與普通用戶、微博達人的區別。之後,又邀請了媒體工作者,並有政府部門和民間組織,亦開通了官方微博,認證後在用戶名後,加上藍色 “V”。 “大V”是泛指那些粉絲眾多,在微博上擁有話語權者。 作者來自南京,資深編輯,現正進修神學。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郭易君/陸百加 “我們早晨起來往葡萄園去,看看葡萄發芽開花沒有,石榴放蕊沒有;我在那裡要將我的愛情給你。”(《歌》7:12) 上帝揀選了我們這群學生,那時候我們稚氣未脫。我們在清晨的第一縷日光之下,抱著吉他,在昆玉河邊靈修、唱歌。我們在搖曳的燭光下,在蚊子翩翩起舞的地下室,用基督的話語彼此鼓勵,去戰勝生命的軟弱。我們一起吃喝快樂,一起在校園裡不停地招呼同學:跟我們去教會吧! 後來,我們這群孩子長大了,畢業了。如今我們在各自呼召的禾場上為主奮勇收割。這不是詩,這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這也是詩,是世上最美的詩歌。 一、傳道吧,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 傳福音就是傳使人得救的好消息。這是基督的命令。 我本身不是一個喜歡傳福音的人,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上帝激動我的心,讓我不停地和別人分享福音。從2006年的個人傳福音,到2007年帶領高校傳福音禱告會,到2009-2011年的一對一傳福音和門徒訓練,我真的體會到《羅馬書》1:16的話:“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聖靈親自給福音做見證,證明這福音是真的。2007年一年,我們去了北京23所高校,禱告和傳福音。在石油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帶家屬區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做決志禱告。她做完禱告,第一句話是:“怎麼沒有人早點告訴我啊?我這一輩子都白活了!”老奶奶的這句話,影響了我很多年。 去中央民族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帶了2個人信主,看顧了3個找不到教會的小羊;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傳福音的時候,碰到一個正準備自殺的男生。後來他放棄自殺,歸信耶穌。 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禱告、傳福音的時候,颳著特別大的北風,凍得人直發抖。我們發了近500份福音單頁,一對一地傳福音給十幾個人;在人民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幾個在針葉松下邊禱告,熱得要命,明光弟兄差點昏倒。 在城市學院傳福音的時候,我們被保安帶到保衛處審問;在中央黨校傳福音的時候,被一個老師罵得狗血淋頭;在清華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不只一次被人說腦子有毛病;在地質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遇見了基督教三自會的一個副主席,與其進行了1個多小時的激烈辯論。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傳福音禱告會上,我們提名禱告的人,後來幾乎都信了主;在北京大學傳福音的時候,我們帶了6個人加入教會,其中兩個人後來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同工;在北京林業大學,我們帶了一對戀人決志信主。後來他們成了我們的同工,現回到老家服事;在礦業大學接待我們、一起傳福音的弟兄姊妹,如今都成了教會的中堅力量。 還有很多的見證,不能一一訴說。 傳福音,才會看到上帝的榮耀;不傳福音,榮耀就要離開教會。 教會傳福音,就會增長;不傳福音,就會停滯,最後像死水一潭。 教會傳福音,就會見到神蹟和聖靈的能力;不傳福音,信仰很容易變成宗教教條。 教會傳福音,才會保持活力和血液的更新;教會不傳福音,就會在人際關係中內耗。 教會傳福音,能夠堅固信心;不傳福音,不會明白基督的福音真的可以救人性命。 教會傳福音,能夠培養同工;不傳福音,很難培養出真正有擔當的同工。 關於傳福音,我個人覺得,還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不是恩賜,是命令 經常聽到一些弟兄姊妹講:“我沒有傳福音的恩賜。”這是推卸責任的說法。傳福音不是恩賜,是每一個基督徒必須順服的命令。“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人人皆祭司,人人擔使命。不是要不要傳福音的問題,是要不要做基督徒的問題。既然要做基督徒,自然要順服基督的大使命。 2、預備好被拒絕 有人以為傳福音一定能成功,那是不現實的。傳福音的過程,就是被拒絕的過程。我傳福音大部分時候都被人拒絕,但是在被拒絕的過程中,體會到耶穌的心,體會到歷世歷代上帝僕人的心:“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約》12:38)體會到上帝已經應許我們: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10:15)被拒絕的過程,還可以挑戰自己的信心:“這條十字架的窄路,你真的願意走下去嗎?” 這真是奇妙的經歷——被拒絕反而促使我們思考、回應、反省,變得忍耐、老練、有盼望,且不至於羞恥。 3、不是生命完美才可傳福音 生命的見證與傳福音有關係,基督徒的好行為,的確可以為所傳的道作見證。然而,真正救人的是福音本身,我們只不過是僕人。 這些年傳福音,我經常跌跌撞撞,經常有魔鬼控告:“就你這德性,還傳福音?省省吧,自己先搞明白再說!”然而,就是在傳福音過程中,我發現福音的能力、果效和內涵;正是在傳福音的過程中,聖靈為我解答了一個個信仰疑惑;正是傳福音的過程,培養了我有擔當的品格,讓我學會了敬畏,知道了格外注意自己的品格,重視生命的內外合一。…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李東光 高新志徹底打消了去讀神學院的念頭。回想這一段時間,他彷彿乘過山車,忽而呼嘯直上飄到雲端,忽而飛速下墜跌入塵埃。現在,他又回到了原點,漸漸定下心來,開始新一輪找工作的努力。 失業的博士 這要從新志之前的失業經歷說起。新志所在的大學城裡,有一家七八十人的華人教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教會的陳牧師60出頭,來自台灣,是慈眉善目的老伯伯形象,但十分講原則,典型的“外圓內方”。新志原是鎮上那所著名大學物理系的助理教授,也是教會裡負責主日學事工的執事。 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已經持續好幾年了。一開始,學校還儘量保持科研隊伍的穩定,但是國家給的研究經費這兩年大幅度削減,特別是在理論物理的研究上,由於不是很快就能見到經濟效益,所以國家便將經費轉而投向另外幾所名牌大學。如此一來,新志失業了,而且是在他即將有資格轉為終身教授之際。 他們的研究組解散,負責人在跳槽去另一所大學時,沒有把他帶去。一開始,新志並沒有在乎失業,還是高高興興地在教會服事,並且還趁拿著EI的機會,修了幾門“愛學網”上的神學課程,覺得很有收穫。又在週間開了一個查經班,組織一些暫時沒有工作的人,和來美探親的老人學聖經。教會的弟兄姊妹都誇新志是一個信心的榜樣,牧師也在講道時,對此表揚。 當然,新志同時也在網上不斷尋找工作機會,聯繫一些認識的同道。他本以為這段等待的時間不會長於3個月,畢竟自己是科技大學畢業的,又在美國讀了博士,還在工作的五六年裡,發表了幾篇論文。可是1個月過去了,3個月過去了,熟悉的同道紛紛表示“Sorry”,海發出去的求職信,回復率連10%都不到,並且無一不是“你的條件很好,可是我們暫時沒有opening,等有了再和你聯繫”這樣的話。 於是,新志把求職視野擴大到公司,可是他從博士、博士後、到教職,一路十幾年都是在學校,因此沒有一家公司對他伸出橄欖枝。新志心裡開始有點打鼓,思前想後,有點後悔:要是去年把那篇關鍵的論文好好改一改,能在《科學》雜誌上登出的話,現在就不會這麼難找工作了。那篇論文,雜誌社當時要求補一些實驗資料,把原始資料整理好附上,不是很複雜,只要花一些氣力和時間的。 當時正巧教會在籌備針對新生的福音營,新志被委派為總策劃。他需要聯繫營地,踩點協商價格,設計報名表和廣告,聯繫講員,召開推廣外展會,分配房間,組織交通膳食等等,忙得不亦樂乎。結果營會辦的很成功,大家都交口稱讚新志的擺上,但是他的論文被退了回來,原因是有一篇類似的論文,搶先發表了。雖然新志在禱告中,求上帝讓他看見,他是在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不要太介意這次的失誤,但是,新志的老闆卻顯然很介意。很快,研究組解散重組的決定出臺了,新志變成了一個失業的博士。 一晃1年多過去了,原來的教授朋友在課題忙的時候,偶爾會叫他去做幾天臨時工,但都沒有增加一個position的可能。新志漸漸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不完美的完美家庭 幸好,新志還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太太婉儀來自台灣,是實驗室的一名實驗員。人雖然不是顯眼的漂亮,但胖乎乎的憨厚模樣,十分可愛。新志是在與婉儀結婚後,才深刻體會到,受沒受過家政教育原來有那麼大的區別。 婉儀總是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條,窗明几淨,一塵不染。還能變著法兒作出各式各樣的台灣菜餚,讓新志這個從小吃“白菜燉粉條”長大的東北人,著實感受到了什麼叫幸福。新志是在讀博士時與婉儀相遇的。那時他偶爾會去教會吃免費大餐,結果認識了已經信主、服事飯食的婉儀。一打聽,原來兩人竟在同一辦公樓上班。那之後,幾經交往,心生愛慕,但婉儀明確表示,新志若不信主就免談。新志想,就衝著婉儀,信主也值!再說他對基督信仰並不反感,只是還不十分理解而已。於是新志信主、受洗,一氣呵成,二人遂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後兩情相悅,相敬如賓,一同去教會敬拜服事,新志也越信越有興趣,追求的心不斷增長。 這樣完美之家有什麼不完美呢?有。首先,他們結婚七八年了,卻一直沒能有小孩。不過兩人都沒有放棄,才近40歲,還有機會;就是實在沒有,“有我們倆在一起,也就夠了”,婉儀如此說。另外,還有一個不完美,就是他們兩人都是再婚。 婉儀的情況比較簡單,她是被拋棄的。剛來美國時,一個美國青年向她大獻殷勤,那時她太年輕,人生地疏地求學,也實在需要人照顧,沒想到就上了賊船。同居一段時間後,那人毫無憐憫地離開了她,不知所蹤。痛不欲生的婉儀就是在那時,由朋友帶進教會,開始了新的人生。 新志則是在來美國讀博士之前,有過一次婚姻。前妻是某幹部的女兒,十分漂亮,是通過朋友介紹主動與新志相會,並且一見鍾情。她喜歡新志的學識和即將赴美的機會,新志則喜歡她超群的美貌。新志剛來美國時,他們幾乎天天通電話。新志一肚子思戀,不知如何表達,而那一方卻常常直奔主題,問他什麼時候才能把她辦理出國。等了1年多,新志有了助教的資助,終於辦成這事。哪知道來後不久,二人就開始吵架。太太總是嫌他才賺那麼點錢,只能窩在小公寓裡。新志在博士後期,忙碌中有些怠慢,太太就大吵大鬧。一次新志實在忍不住了,大吵一架,甚至有點肢體接觸,太太在怒中報了警。雖然沒有被逮捕,但他們被判分居。剛一分開,太太那邊就有人趁火打劫,他們的婚姻便到了盡頭。離婚後,新志找到前面提到的大學教職,離開了傷心地。 只是,這場人生挫折後來依然影響著他。在和婉儀結婚時,新志已經受洗,希望能在教會舉辦婚禮,但陳牧師卻不同意。他說,教會傳統不為離過婚的人舉辦婚禮。再加上新志那時給人的印象是,信主就是為了找女朋友,有些人甚至說他們倆長不了。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在市政辦了手續,幾家朋友在一起吃了頓飯,就算是婚禮了。 獻身的資格 回到如今失業的這件事上。這麼長時間沒找到工作,婉儀雖然一往情深地理解、安慰新志,但越是如此,新志心裡越不好受:一個大男人成了吃軟飯的,讓他的自尊心很是受傷。不過,在失業的這段時間裡,新志在教會的服事變得更多了,有不少弟兄姊妹都建議他去讀神學院。他們覺得新志主日學講得特別好,有條理,有深度,又結合實際。他與人交往也十分真誠,若是去裝備一番,一定可以成為很好的牧師。 於是,新志和弟兄姊妹一同禱告,向上帝求問。 他把弟兄姊妹的提醒,看作是上帝的引領。回想上帝的種種恩典,體味自己服事上帝時的喜樂甘甜,他心中的感動強烈又清晰。他認定,若是餘生把自己交在上帝的手中,為上帝所用,是最美好、最值得的。新志回家與婉儀商量,二人一同禱告,婉儀也十分支持。在搜尋了幾家神學院的資訊後,新志從網上下載了其中一家的報名表。報名需要2位推薦人,新志先把一份推薦表,交給了教會的執事會主席林弟兄。 林弟兄拿到那份推薦表之後,心裡很不以為然。雖然和新志有許多合作,也看到新志比較能幹,但是他對新志的靈命狀態不是很放心。新志才信主8年,最近5年才參與事奉,平時點子不少,熱情挺高,但感覺不是很踏實,缺乏歷練。特別是想到當初教會不給他們辦婚禮,新志還曾揚言要去別的教會,表現得很不順服、很不成熟。於是他拿起那份表格,反復看了一會,便把它撕成幾片,丟進了紙簍。 另一份推薦表當然在陳牧師手裡。作為老一輩的基督徒,陳牧師對年輕的一代是既愛惜又擔心。一開始新志和他談起讀神學院的意願時,想到新志的服事熱情、辦事能力,他也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且等新志讀出來後,自己也該退休了,到時新志就是接班人;主的事工後繼有人,多麼讓人欣慰啊! 可是當新志真的要報名了,陳牧師倒躊躇起來。禱告良久,心裡也不太平安。當年自己拒絕給他們辦婚禮,有一段時間關係很尷尬。聽別人說,新志本來不想讓他做推薦人,但是神學院規定推薦人之一必須是牧師,這才把表格送到自己手上。拿著表格,陳牧師猶豫不定,就這樣擱置了2個禮拜。 新志既然啟動,就希望能儘快往前走。他往神學院一打聽,對方竟說:“你的推薦表格還沒有寄來。”他便給牧師打電話詢問。陳牧師用熱情的語調說道:“我為你要讀神學院的想法感謝上帝!不過呢,我也有一點想法,我們能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會談時林弟兄也在場,氣氛很是坦誠。陳牧師說:“新志,你是非常誠實的人,所以我也就開誠佈公了。你知道,教會對傳道人的要求和期望都是很高的。特別對生命見證是十分強調的。你們兩個雖然都是很好的弟兄姊妹,也是很好的同工,但是,由於以前婚姻失敗的歷史,你即使學成之後,找事奉工場時也可能會不順利。因為一般情況下,會眾對牧者的婚姻狀況很看重,他們希望牧者的家庭是榜樣。 還有,一個人在事業不成功時把讀神學當作出路,也往往給人留下攻擊的把柄。我知道你要服事上帝的感動是真實的,不過在這樣的節骨眼上,人家可能不會認可你的呼召,反而會誤會你是在世上不成功,才想要在教會中另找成功的途徑。這樣的誤會也許會耽誤你的服事,所以,坦誠提出,請你三思。” 林弟兄也說:“其實你受了那麼好的教育,又那麼有才幹,要是帶職服事也是美好的見證。你這沒工作才1年多,隨著經濟形勢的回轉,你一定會找到新位置的。那時,你又能發揮專長、在學術上有所建樹,又能成為教會的骨幹、繼續你的服事,不是兩全其美嗎?教會也十分需要這樣的人才啊!”…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喜善口述,彭金鳳整理 身處網絡時代,無論我們是否承認,微博已悄然滲入我們的生活中,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服事。很多基督徒也玩微博,除了個人消遣,或是作為一種社交工具外,微博更可以是傳福音的“一片園地”。 基督徒應當怎樣經營微博?怎樣把“俗世的場所”,變為“神聖的所在”?怎樣將生活與之平衡?讓我們來聽聽“神愛喜善”,這位草根的基督徒“微博達人”的故事(編註,在2013年7月,已有6萬餘人關注神愛喜善的微博): 始於網絡聊天室和論壇 我於1999年底信主的。 信主後,我跟許多人一樣,對真理十分渴慕,也有很多疑問,但常常不能得到及時的幫助和解決。那時網絡開始盛行,於是我很快加入了網上的基督教論壇和語音室。語音室是一種網絡團契,因著對真理的渴慕,聚集在一起讀經、讚美、禱告、交通,建立起一種真誠、密切的關係。可以說,網絡團契給我提供了另一個培靈的空間。 我也常去讚美、曠野、雅歌等基督教的論壇。一開始,是我自己需要得到幫助、解惑,後來也開始解答一些簡單的信仰疑問,還參與一些話題的討論。 從2000年至2008年,這段在論壇和語音室的經歷,令我的生命漸漸更新和成熟。 眼見,心感,力行 參與基督教論壇久了,我漸漸發現,有些信徒經常會為某個話題爭論不休。這樣的辯論本在所難免,可有些辯論的最終結果,是紛爭、惱怒……論壇的網站,因而經常被關閉。我對此深感無奈。 有位朋友提醒我:不如去開自己的博客吧!於是,我在2009年2月開了博客。博客簡單多了,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爭論,也避免了被關閉的麻煩,可以專心發博文、傳福音。 2010年2月,又有位姐妹建議我開微博。剛開始我不很在意,一是覺得自己的精力沒那麼充足,二是不太瞭解怎樣“經營”微博。不過轉念一想,上帝給我多少力量,我就做多少事情吧!所以,開了微博,偶爾發幾條,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博客上。 到了2010年底,我發現關注我微博的人,竟比博客上的更多、更活躍,而且粉絲來自世界各地。這讓我很驚訝。原來,微博的風景更好,禾場更大。我好像一個人在園子裡撒種許久,卻不經意間發現,已是滿園馨香。又好像一個人旅行,起初路上景色平平,轉了一個路口,眼前豁然是一大片金黃色的麥海,沉甸甸的,等待著收割……真令人鼓舞歡欣! 遠牧師也在2009年8月開了博客,3年多的時間,關注他博客的人數是1萬人左右。2011年3月他又開通了微博,僅2年多的時間,關注者有17萬!可見,相對微博更受大家喜愛。 這時我想,上帝給我的感動是確實的,我要做的,就是花精力,專心來經營微博。 微博為誰而開? 關注我微博的人多了以後,有人就開始有所期待,經常希望我幫忙轉發或分享。比如,有生病的,孩子、家人失蹤的,要準備生產、動手術的,為了生計開網店的,難民營的,家庭破裂的,生活困難需要捐款的,找教會的,等等;求代禱、求安慰、求轉發、求解釋,也不計其數。如果做不到這些要求,就會有評論:“光講愛,沒有行為,什麼基督徒啊?”…… 我心裡很為難,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多地轉向上帝,跟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凡事依靠上帝,凡事向上帝呼求,而不是依靠某個人。 有一次我跟范學德老師交談,他說:“在網上服事,儘量不要去血氣辯論,有理也不要去爭,不要動怒。別人說的有道理,你就聽一下,儘量不要去反駁。網絡上這麼多人,不可能意見統一。你也不可能使全部人都滿意。就算在教會,大家的意見都不可能統一,更何況在網絡上呢?” 我也逐漸地認清自己:平時一點小事情,就會使我跟人較真,使我糾結、動怒,所以上帝藉著微博上那些指責來塑造我、擴充我,讓我學習仁愛、忍耐、包容。上帝更藉此檢驗我的動機:到底是為誰而開微博?如果我是為上帝而開,那這些指責就不算什麼。 堅持起初的感動 關注的人多了,每天看的微博內容也多,精力很容易分散。 比如,有人會向我諮詢感情、婚姻等方面的問題,可我知道自己不擅長作輔導,所以一般都建議他(她)們去找自己的牧者。還有一些肢體會問,禮拜天可否不去教會,只在網絡上參加敬拜,或聽網上牧師的講道?這個我堅決反對的,因聖經說“不可停止聚會”(《來》10:25),去教會聚會,可幫助肢體間有更親密的溝通、代禱、分享、互動,在不斷的磨合中,生命得以建造、成長。 遠牧師也說過,網絡是教會的一種拓展,是教會生活的一個延伸,但是不能代替教會生活本身。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離開了身體,我們就沒有力量。教會也是弟兄姊妹彼此相愛的地方,我們在教會裡把信仰實踐出來。如果只是沉溺在網上,拒絕教會生活,是危險的。時間久了,容易偏離信仰。 因此,為避免精力分散,我得了一個秘訣,即堅持起初的感動。上帝給我最大的感動,是關注慕道友。網絡上實在有很多慕道友,需要引導。只要是慕道友的提問,比如:“我不是基督徒,我禱告,上帝能聽見嗎?”或 “我信基督教好呢,還是天主教好呢?”我都會很積極地回答、引導。 我們在網上所做的事雖很微小,甚至小到自己都沒有注意,但是上帝卻會使用。比如轉發了一條微博,就可能在某個人心裡播下了一顆種子,上帝就使這顆種子成長了。正是“……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林前》3:7) 要做得超凡的好 有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能堅持在微博裡?我想最大的原因,在於聖靈的感動。我信主後,一直希望參與教會的服事,比如,外出探訪、去鄉下傳福音,或在街頭發福音單張等。但對於上班族的我,這些做起來總有局限。 在網絡上就不一樣了,這個平臺很適合我,時間上也能自由把握。我可以從最小的事情起,默默無聞地去做。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微博裡有很多“蚯蚓型”的基督徒,在私底下默默耕耘、不辭勞苦,根本沒有人關注到他們,但他們還是很殷勤、很盡心地付出。這種從上帝而來的信望愛,我由衷地敬佩。我覺得,在世人面前見證基督,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 …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S. C. Lee 我參與網絡教學(或稱遠距教學),緣於第一任愛學網主任李元雄長老的邀請。李長老任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行政副院長時,是我的老師。因師生情誼深厚,即使我畢業多年,李長老也轉換服事工場、離開華神,我們仍有聯絡。 2010年8月,李長老邀請我加入愛學網,擔任遠距教學課程導師。雖然我不熟悉電腦操作,也從未接觸過任何線上教學平臺,唯一熟悉的是課程內容——我道學碩士畢業後,從事過聖經翻譯相關工作,曾接受多年釋經與翻譯訓練。出於對李長老的信任,加上瞭解他在管理學與人才運用上的專業能力,我便大膽接受了這個挑戰。 原定於2011年才正式開始,沒想到提前在2010年9月,就要推廣試用期課程了。於是我摸索著,開始了愛學網第一門遠距教學工作——華神前院長陳濟民博士錄製的釋經學。同時開設的,還有護教學,由另一位導師Wally承擔。 差異大,難度高 之前,我已在台灣牧會21年了。除了教導自己堂會會友,也不間斷地進行海外培訓、宣教,以及台灣其他區會的牧養協助。我並完成道碩、神碩的裝備,專業以新約、神學、原文釋經、神學著作翻譯等為主——這也正是我在愛學網負責的相關課程範疇。 談到[海外校園機構]愛學網的網絡教學,可謂為“不可能之任務”: 第一,非隸屬任何神學院,沒有證書等吸引人的條件,全憑口碑與內涵;第二,這是新創的網路平臺,很多人不認識、也不熟悉如何操作;第三,學員來自海內外各地,不同背景,差異極大,要引導全體學生,難度極高。但是,神學教育一直是我的事奉方向,而李長老所邀請的網絡導師教學工作,正符合我本身的服事範疇。這是我接受此任務的一個原因。 一開始,我著重在輔導學員學習,並提供大量資料,輔助線上課程。然而我慢慢發現,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學員,學習能力有極大差異。因此辨識每個學員的程度,瞭解其學習困難,是必要的。 每當新學期開始,首先要認識該期學員的整體特質,按著學員可以吸收的程度,提供引導、協助,及給予輔助資料。然後,要逐步瞭解各個學員的學習態度,看看有何困難或障礙。如遇到急躁的同學,要引導其靜下來聆聽;如遇到好批判的同學,則引導其學習順服的功課;如遇到理解力較弱的同學,就多舉例說明…… “原來我一直弄錯了!” 不少學員把神學課程當作是過關考試那樣,學習目的只是獲取高分。這就不是神學教育,而是神學測試或知識程度檢驗了。這是危險的!若理論知識與信仰生命分開,就違背愛學網的教學使命了。 對此,我會在討論時旁敲側擊,多方鼓勵學生省思自己的信仰,引導他們從自己及他人的回應中,看出生命的樣式,包括生命與聖經真理不相符之處。在線上同步討論結束時,常有同學驚呼:“原來我一直弄錯了。原來服事不是回報耶穌捨命,而是以新生命活出基督!”“我以為基督徒軟弱是理所當然的,原來是要靠福音勝過啊!”“主啊!赦免我!……”這樣的回應,表示聖經真理已經開始影響其價值觀、進入其生命了。 同時,我也不斷鼓勵學員,面對困境時,應當以天國的價值觀回應,領受福音的生命,而不是因信福音入門,卻憑血氣行事(那就不是基督徒了)。經過2年多的學習,可以明顯看到,學員昔日的種種習性,如:衝動、血氣、愛比較分數、衝口批評、論斷等改變了,開始看重悔改、上帝的心意,有了順服、聆聽的門徒態度。 而且,他們不但自己如此,也這樣去教導自己教會的弟兄姊妹。這就是正面的生命影響,符合神學教育的方向。 一路走來到如今 神學教育是輔助工具,目的是使人認識上帝、認識福音並得救的智慧。神學教育不直接改變人的生命(是聖靈),卻可以指出生命特質中與聖經不相符之處,好叫人知道悔改。神學教育也指出上帝美善的旨意,使我們知道靠福音去成全。 如今,我在愛學網已近3年,擔任超過10門課程的導師。我有屢屢受挫、喪失耐心、無法繼續的時候——因為看見神學教育太難、人對真理太愚蒙和昏暗,自己的學識又太淺薄。每當如此,我便屈膝到主前,藉禱告重新持定神學教育的使命與方向,重新回顧上帝量定的範圍、自己的恩賜,重新悔改去體會主的心,重新領受勇氣與堅忍,並且也尋求屬靈前輩的意見。如此才能一路走到如今。 華人教會有極大的神學教育需求,然而我深知,護衛真理的乃是耶穌基督。我們只是器皿,是聽命的僕人,所倚靠的唯有上帝。因此無論需求多大,困境多大,我們都當以僕人的心志,一步一步倚靠主走下去,不揠苗助長,不尋求速達,只求按上帝的時間,按人心可以承受的程度,逐步引導,使人受造就、得益處。 註:愛學網網絡導師的職責,在督導學生線上課程的學習。因此導師需要熟悉線上課程,並衡量學員的情況,重新設置“課程要求”、“指定閱讀書目”以及設置“作業”。這是因為線上課程,均為中西方神學院錄製的優秀神學課程,原招收對象是蒙召全職、大學本科以上的畢業生。然而愛學網的學員,設定為中學以上學歷、任何有心接受正規神學裝備的服事者,類似神學院的延伸部課程。導師需要因應愛學網學員的學術能力,以及邏輯理解能力,視情況增加輔助學習資料,並在討論區以專文盡量呈現聖經完整的教導,以及實際生活的應用。 作者目前擔任[海外校園機構]愛學網網絡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