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聖誕和2000年的元旦期間,我和妻子帶著兒子回到闊別七年之久的中國探親,不但見到思念已久的家人、朋友,感受也很多、很深。
乍看不知在何處
七年沒有回去,國內的發展實在是很快,從北京到成都,我們到處都見到巨大的變化。成都的變化更是大得讓我們真的“找不著北”了。貫穿城內的府南河整治過了, 兩岸都修了高樓,是非常漂亮豪華的商品房。街道都完全變了,唯一能夠喚起我對童年的記憶的,只有河邊展示治河勝利成果的“整治前”的發黃的照片了(小時候我們家就在南河邊上)。更不用說一個個名字洋味十足的超市、商家,和擠爆門的新開的麥當勞。
我和妻子說的還是一口標準的成都話,但是卻隨 時顯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成都的無知。成都是個典型的消費城市,成都人好像還以“休閒城市”自得,餐飲娛樂業特別發達。我們原來工作的單位附近以前都是農田,現在是“高尚”、“尊貴”的富人區了。晚上從那裏過,到處都是酒吧、茶坊、洗腳、按摩……真的是燈紅酒綠,猛一看還真不知道是在哪個“腐朽的資 本主義”社會。甚至比之有過而無不及。
拆散一對算一對
我和妻子在成都都見了不少以前的同學和朋友。這些跟我們年齡和背景都相仿的人,因為正當年輕、又有文憑,大多混得不錯。有做生意的,有在公司當“老總”的(這個也是“總”那個也是“總”,大家開玩笑說都是“浮腫”), 也有在外資或者合資企業上班的。好像不少人都買了車子和房子,也常常出入一般工薪階層顯然消費不起的高檔地方。要說物質上,他們當中很多已經是比較優裕 了。
但是大家聊起來,很快就能感覺到許多人精神上並不富有,甚至非常痛苦。我們最明顯的感覺是,家庭問題非常嚴重、突出。家庭破裂離婚的很多。同學見面都 玩笑說“同學會同學會,拆散一對算一對”。
據說在“富人區”,人們見面的問候,已經不再是“吃了沒有”,而是“離了沒有”,然後對“沒有”的答覆感嘆說:“怎麼你們倆還在一塊混?”聽說沿海地方更甚,“夥小蜜”,包“二、三、四……奶”的多得很。結果“男人的人生三大追求”,變成“升官 發財死老婆(原配)”。有的男人當了官,在外面不老實,但是大家都認為“正常”(“工作需要”)。有老公沒有“下海”的,太太還抱怨。我們跟她講,還是家 庭最重要。她說絕對寧願犧牲家庭,也不要過工薪階層的窮日子……這樣的情況很多,有的最後就走到離婚的結局,當上“單親媽媽(爸爸)”,自己痛苦,兒女也跟著受罪……
另外一個很“流行”的做法,就是年輕的父母都興把孩子甩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往往是先生在外面忙生意、天天晚上都有“應 酬”,太太也要出去做事,都說要忙事業,沒有時間帶孩子。孩子交給祖父母帶,難免被嬌慣,爸爸媽媽過一段時間,比如每週過去看一次,有時候只有很短的時間,十幾分鐘、半個小時。
我們常常以基督徒的“家庭觀”,給這些朋友一些勸說,有時候說得太直,別人還可能反感我們的“說教”,更多的時 候是向我們嘆苦經,類似“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環境逼人變”等等。當然也有人對我們現在的世界觀感到驚訝和好奇,表示願意瞭解我們現在的信仰的。我深 深感到,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我們的勸告和意見,而是福音,是耶穌。
感受最深的一首歌
其實在這些同學朋友當中,也有一些 對基督教信仰相當關切,有一定的瞭解,甚至認真追求的。有幾位朋友也知道我們在國外已經信主,他們也在國內看過一些基督教方面的書,甚至仔細讀過聖經。一 方面對聖經已經相當熟悉,對耶穌和他的教導非常景仰,另一方面又有很多理性上的問題。而他們身邊並沒有多少基督徒朋友,他們也沒有機會經常性地參加查經聚 會等等。這幾位朋友自己的事業、家庭等方面都“混”得並不好,甚至有很深的痛苦和創傷,他們多年以前就有中國知識分子的苦悶,到今天仍然在尋找、掙扎。
有位老朋友坦白地告訴我,他自己現在的確是在“信仰破產”、“信仰崩潰”的景況當中,但是同時又有很多阻礙不能一下子信主。我聽了一邊儘量安慰、鼓勵,說盼 望他能認識耶穌、重建信仰,一方面也告訴他需要接受上帝的救恩,理性上的求索不能給他帶來終極的拯救……我一邊談,一邊深受觸動:我們對家人、朋友、同胞 欠的福音的債實在太多了。在這個時代,就在我們的故鄉,在我們出生、長大的地方,多少人的心靈受過壓傷,痛苦破碎,多少人的靈魂在哭泣、在追尋。他們當中 就有我們的親人和朋友,他們多麼需要上帝的愛,可我們在傳福音上做得是何等的不夠!“人們需要主,人們需要主”,我心裏不禁響起這首歌的旋律。真實地感受 到這句歌詞的涵義,這是我們這次回國最深的感受。
跌破眼鏡逛書城
我們回去之前,準備了一些福音性的資料和幫助弟兄姐妹靈命長進的材料。回到國內,很快就感覺帶回去的資料不夠“分發”,像《遊子吟》這樣的書非常受歡迎,一下子就被“搶”光。我們沒有帶聖經回去,我們在成都的“三自”教會買到了簡体字和合本的聖經送親戚朋友(不過“根據上面的規定,每人每次限買兩本”)。逛書店的時候,我們還發現國內公開發行的書,不但有很多“文化基督徒”和基督教學術研究方面的書,而且也有福音性的書。我們在西南書城就看到像《科學創造論》、《達爾文的黑匣子》、《審判達爾文》這樣的關於信仰與科學的書,還是“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
我的一個親戚還告訴我,有一個“基督教的”書店剛剛新開張。我聽說後馬上前去。店在市區一個“口岸”比較差的地方。店裏到處貼著聖經經文,背景音樂也是我們熟悉的詩歌。這個書店有幾本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書特別引起我注意。一是《奔向日出--荒 漠甘泉續集》,一是《心靈故事》。其中那些喻道故事的作者都是我們熟悉的福音派人士:Billy Graham, Kay Arthur, Chuck Swindall……
還有一本《聖地愛語》,是一位牧師和師母寫的婚姻愛情方面的輔導的書。另外,我們還看到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的《永遠的 平安夜》,聖誕故事加上隨書奉送的聖誕音樂CD,(我們回去之前就聽說這本書在國內很受歡迎)……這些書印刷、裝潢精美,設計非常漂亮,我看得愛不釋手, 趕忙買了一大堆拿回去送親戚朋友。臨回美國還買了一些帶回美國。後來我們聽成都的弟兄姐妹說,其實1993年時,國內就公開出了《荒漠甘泉》全譯本,後來 甚至還公開出了護教性的《鐵證待判》。我們聽了一邊“大跌眼鏡”,一邊也讚嘆上帝的工作。
不吃不搓唯清談
在一個月的探親假接近尾聲的時候,雖然我們已經跟一些同學和朋友比較深入地談過福音,但是因為時間實在有限,還有好多朋友沒有機會談起。所以我和妻子決定邀請一批同學、朋友,集中在一次聚會中跟他們談信仰。我打電話約人,開門見山地說:“這次聚會我們第一不吃飯,第二不打麻將。”他們馬上問“那幹什麼?”--同學朋友聚會都不可能沒有這兩項內容的。我說:“咱們清談--我要跟你們講講基督信仰。”大部分的人都說:“好,我們很想聽。”有的還說:“現在大家都浮躁得很,聽你們講信仰清清熱很需要。”甚至說:“早就等著聽你們講了。”
聚會那天,除了有兩三個沒有來,請的人來了二十多個,都是我和妻子的同學和朋友。我先講,從“人生意義”講到自己信主的過程,拿《希伯來書》十一章十三至十六節“……更美的家鄉,”和回家的感想“借題發揮”,然後妻子講她 的見證。講完已經不早,有些朋友得走了,我們把帶回去的一些書籍小冊子、和VCD分送他們,然後跟留下來的朋友有一點問答式的討論。
這時剛剛認識的在成都的一個弟兄和他的太太也參加進來,這對主內的弟兄姐妹在成都帶領家庭教會,在信仰上很成熟,他們的“加盟”,對那天晚上的討論非常有幫 助。他們答問非常有智慧,而且直接進入福音內核。討論的時候,一位朋友的太太漸漸坐不住了,把妻子拉到另外一間屋,妻子帶她做了決志禱告……大多數朋友表 示感興趣,告訴我們以後會好好看聖經、書籍和我們推薦的互聯網網頁等等……我們離開成都以前,又把一些朋友託給那一對弟兄姐妹,請他們以後多多照顧。
一心惦念老外婆
這次回國,家人裏面我最掛念的,是我的外婆。外婆已經九十多歲高齡,她一生辛勞,自己一個人把十個兒女拉扯大,而且還盡心盡力養育第三代。我和妹妹都是外婆 帶大的(因為那個年月,父母被“發配”到偏遠、高寒、貧窮的藏族地區工作)。這麼多年沒有回去(其間外婆來過美國一次),見到思念已久的外婆,我和老人家 都很激動。外婆一生歷經艱辛,但是晚年身体和精神都很健康,而且老來有福,子孫都爭相孝敬。但是最讓我們心中感到安慰的,是我妹妹幾年前回國已經帶外婆信 主,我們平時一直為外婆禱告,而我們知道今後還可在天家可以跟外婆同在一起。
這次回去見到外婆,雖然的確又老了不少,視力、聽力都已經下降,但是我如果挨近一點,在老人家耳邊跟她說話,她還能夠聽清,而且可以跟我聊天,思維也很清楚。為了多陪外婆,我們一直儘量住在外婆這邊。我每天都有不 少安排,但是還是儘量爭取每天早晚都到外婆身邊跟老人家講講話,也儘量讓兒子跟她在一起。
外婆告訴我,她常常都在禱告,她人老了,就特別想念我們在外面的兒孫,也會擔憂,害怕再見不到我們……我就告訴老人家可以為兒孫禱告,而且因為我們都是信主的,所以有永生的盼望。老人家聽了也非常得安 慰。臨回美國,外婆得了感冒,我們在家裏的時間就更多一些,而且家族成員也都到外婆這邊聚集。我和妻子就趁機跟親人們分享我們的信仰,給他們“集中”講福 音,他們的反應也很正面。到我們離開的時候,外婆的病已經好了很多。走的那天早上,我和妻子來到外婆床邊,一起跪下來為外婆禱告,老人家也跟我們一起禱 告……
回到美國後,給成都那個弟兄打電話,他簡短地、平淡地提到那位“信仰崩潰”的朋友現在已經在他們的家庭聚會參加查經,然後他說了一 句“上帝愛他們”。我沒有多說話,淚水卻模糊了我的雙眼……前不久我妹妹回國,也見到這位弟兄。她回來告訴我那位朋友和我們的一位親戚都已經信主,我一面高興不已,一面深深地感恩。
嚴冬室外緊握手
尤其令我們感動和得到激勵、鞭策的,是回國期間跟一些主內弟兄姐妹的見面和交流。我們在北京見到的弟兄姐妹,都是這幾年我在中文互聯網上陸續結識的。雖然我們一直在網上有很多的交流、分享和彼此代禱,但是實際上我跟他們並沒有見過面。聽說我們回去,他們特別高興,早早地就開始為我們準備、張羅。讓我們感到在主裏的愛真是超越時空。他們當中有的人信主不久,我在網上目睹他們認識神的過程。
另外一些人信主已經有一些時間,他們很有熱心和智慧,在網上見證上帝、傳講福音。這次回去,才算見到彼此的“真面目”,更是非常親切。他們把家庭 教會稱為“家庭”,或者就一個字:“家”,聽他們說起“我們家”、“你們家”,真的感到特別的親切。他們有的人帶查經,有的負責音樂事奉(他們有很專業的 樂隊、詩班甚至錄音棚),有的專門從事互聯網福音網頁網站的製作設計……我們在一起分享事奉和成長中的酸甜苦辣,彼此鼓勵、勸勉,真感覺在一起的時間太短。
到了聖誕平安夜,我們正好在北京。北京的幾位弟兄姐妹安排好,我和妻子跟他們一起去一個家庭教會的平安夜聚會。聚會在一個租的會議室 一類的地方,街上堂而皇之地有“聖誕晚會由此去”的牌子,走近門口還站了一個穿制服的保安。當晚有一百來號人參加,滿滿一屋子的人。家庭教會的弟兄姐妹唱詩、演話劇、禱告、做見證、講道。最後呼召,有二三十人決志。
我看到妻子在默默地流淚,我自己也被這樣的情景深深感動。他們的“大張旗鼓”令我驚異,也令我感恩。聚會完我們幾個一起回到旅館,已經很晚了,旅館要關大門趕人了。我來到外邊送這幾位弟兄姐妹,因為實在還意猶未盡,我們幾個人 就在北京嚴冬的室外,站成一圈禱告,讓偶爾經過的路人為之側目。
放棄簽証不赴美
回到成都,在“網吧”看到在北京見過的一位弟兄的email,說他終於拿到到美國讀神學的簽證,但是他準備暫時放棄這次機會。我連忙給他打電話過去。幾年前,我在國內的BBS網站上認識這位弟兄,知道他原是某名牌大學的老師,因信仰的緣故,被迫離開那個大學。雖然細節我瞭解不多,但是國內那樣的環境,基督徒要持守信仰常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離開學校等於是“下崗”了,這位弟兄於是參與了家庭教會的事奉。我想這幾年主當然還是養活他,但是他一定也吃了不少苦。可這次回去,他根本就沒有多講自己這 方面的事情。我也知道他一直在為前面的道路,尋求上帝的帶領,為了裝備自己,他一直想到國外讀神學。他拿到好幾個學校的錄取--包括加拿大和美國的學校, 有的有資助有的沒有,但是一直都沒有簽到證,神沒有馬上應允——直到這次。這次是美國一所神學院錄取,而且也拿到簽證。
我在電話上跟他說,這個機會很難得,放棄好像非常可惜。他解釋了他準備暫時放棄的兩個原因:一是他最近認識了一位國外回去的弟兄,在北京辦了個公司,而這位弟兄很有使命感,想把公司“基督化”,打算跟家庭教會合作。而且公司做的東西大概跟他的專業也相關,所以請他加盟。他禱告後很有感動,覺得非常有價值,所以考慮放棄赴美;二是有另外主內比較成熟的弟兄告訴他這間神學院的信仰不是很正統,所以經過禱告,他的感動是先放一放,暫時不來美國。我雖然心裏覺得很可惜,但是他清楚主的帶領,當然應該順服,我們會繼續為他禱告……放下電話,我很感動,內心深處也受到震撼:在這些愛主、為了愛主如此獻上自己的國內弟兄姐妹面前,我們真的是羞愧!
回國之旅動我心
回到美國以後,我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位弟兄。幾個月前收到他的email,他又拿到美國另一家神學院的錄取,但是去使館簽證,卻不但被拒簽,而且連上次已經通過的簽證都被毫無理由地取消!他雖然也有點難過和不明白,但是仍然很平靜,仍然有信心相信上帝的帶領。又過了幾個月,有一天突然又收到他的email,告訴我他人已經在美國,上帝最終還是帶領他來到美國一間信仰純正的神學院學習,他並且說他學成畢業是一定要回去的。我絕對相信他。
回到美國一年多了,回想這次的回國之旅,我心裏仍然非常感動。上帝在神州大地彰顯的愛和大能,是何等地令人敬畏啊!
作者現住美國亞利桑那州土桑市。他的網上筆名亦為“基甸”,電子郵件jidian@hotmail.com,“基甸基督信仰連線”GB中文網頁(設於中國)的網址�Ohttp://go.163.net/~jidianlinks歡迎使用並介紹給國內的親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