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溥——促成留美風氣的宣教士(魏外揚)

魏外揚

本文原刊於《舉目》49期

       幾年前,國內有一家知名報紙,邀請學者、專家選出50位“對近代中國最有影響的外國人”。童話作家安徒生、肯德基炸雞的創始人桑德斯、日本演員高倉健、美國職業籃球明星喬丹等人,都在候選名單上,可見選擇的標準是相當多元的。

        然而,在眾多候選人如此激烈的競爭下,竟有4位來華宣教士上榜!他們是:嘉約翰(John Glasgow Kerr, 1824-1901)、丁韙良(W. A. P. Martin, 1827-1916)、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和明恩溥(Arthur H. Smith , 1845-1932)。該報對明恩溥的評語如下:

        “美國公理會來華傳教士。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動下,1908年,美國正式宣佈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計1160餘萬美元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恩溥的明智和遠見,愈加令人信服。

       作為一個美國傳教士,他熟悉中國的國情,瞭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因而他知道如何以恰當的方式影響中國的未來。1906年,當他向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建 議,將清王朝支付給美國的“庚子賠款”,用在中國興學、資助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時,他大概已經意識到了實施這一計劃所能具備的歷史意義。清華留美預備學校 (後改名為清華大學)的成立,為中國留學生赴美打開了大門,一批又一批年輕學子,從封閉的國度走向世界。他們中間湧現出眾多優秀人才,歸國後成為不同領域的精英。”

        明恩溥的建議,不僅僅落實於教育方面,還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如今,在中國教育界和醫學界,用庚子賠款辦的清華大學和協和醫院,仍是公認的佼佼者。

先冷落、後“狂譯”

        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於1845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維農(Vernon)。這個至今居民不到3萬人的小城,距離晚清幼童留學美國的重鎮哈特福(Hartford)不遠。

        1867年,明恩溥從威斯康辛州的貝洛特學院(Beloit College)畢業。根據他的同班同學、後來在中國的宣教同工博恆理(Henry D. Porter)回憶,明恩溥愛開玩笑、非常風趣,而且擅長講故事。這些特色,在他後來的著作中表現無遺。

        1872 年,明恩溥夫婦由美國公理會差派到中國北方。先是在天津,後來因為山東饑荒,被派往山東賑災,就此長期留在山東農村生活。《中國人的性格》 (Chinese Characteristics)與《中國鄉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兩書,足以說明他與中國平民百姓有深度的交往,對中國庶民文化有透徹的體認。

       《中國人的性格》英文原著,在1890年代已經風靡西方世界,但早期的中文譯本卻遭到冷落。魯迅生前對此書極為重視,多次在文章中提及。1936年10月5日出版的《中流》半月刊上,他在自己文章的結尾處,語重心長地說:

       “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氣質》(即明恩溥的《中國人的性格》,編註)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14天之後,也就是10月19日凌晨,魯迅病逝,此書譯成中文便成了他最後的遺願之一。

       其實,早在1903年,上海的“作新社”,已將該書由日文版譯出中文版,可惜鮮為人知。而且,譯者已經預見其內容必然引起複雜的反應,因而在卷首弁言(即前 言,編註)中,奉勸讀者“不可挾自是之心以讀;不可挾外人輕蔑我之心以讀;不可挾外人不知我之心以讀。”這種泰然坦然的心態,正是我們民族近百年來所欠缺 的。

        直到1990年代以後,這本舊作才出現眾多中文譯本,甚至到了“狂譯”的地步,這也代表我們終於來到比較能夠自省,也比較有自信的時代。

       在《中國人的性格》中,明氏列舉了26項特徵。眾多中譯本的譯法不盡相同,以下為版本之一:

       1. 保全面子。2.節儉持家。3.勤勞刻苦。4.講究禮貌。5.漠視時間。6.漠視精確。7.易於誤解。8.拐彎抹角。9.順而不從。10.思緒含混。11. 不緊不慢。12.輕視外族。13.缺乏公心。14.因循守舊。15.隨遇而安。16.頑強生存。17.能忍且韌。18.知足常樂。19.孝悌為先。20. 仁愛之心。21.缺乏同情。22.社會風波。23.株連守法。24.互相猜疑。25.缺乏誠信。26.多元信仰。

        請讀者不要忙著數算這26項特徵中,正面的、負面的各占佔多少,因為明氏常在同一個標題下,提出既有正面又有負面的觀點。

       1900 年庚子事變中,明恩溥夫婦也在北京使館區遭受圍困。脫險之後,他將親身經歷與見聞,寫成《動亂中的中國》(China in Convulsion)一書。該書的第27章,收錄了明氏的一篇講章,那是解圍後眾人舉行感恩禮拜,邀請明氏證道,他將得救的原因歸納為10點,證明都是 出於上帝的保守。

改變從那時開始

        20世紀的開頭10年,北美青年熱烈投身海外宣教運 動,召開一次又一次的宣教大會,出版一本又一本的宣教書籍。明恩溥身為資深、勤於寫作的宣教士,深受後輩的敬重。他在這期間所寫的書,都列為宣教教育的重 要教材。例如1907年出版的《中國的升起》(The Uplift of China),是為美國的青年宣教運動(Young People’s Missionary Movement)而作。後來在英國加以修訂後,又成為適合英國青年閱讀的版本。

       就在這海外宣教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明牧師的家庭卻遭遇苦難。1906年,兒子Henry在美國不幸溺斃,帶給他們無限的悲傷。在明氏母校貝洛特學院的特藏檔案裡,就保存有明氏夫婦在痛失愛子後,與親友的一些通信。

        然而也就在這一年,明恩溥為中國爭取到一個機會,和一間學校。一個機會就是由美國退回部分的庚子賠款,用來資助中國派遣留學生赴美學習;一間學校就是成立留學美國的預備學校,起初名叫“清華學堂”,後來改為“清華大學”。

       繼 1877年和1890年之後,1907年第3次全中國性的宣教大會,在上海舉行。這次大會的主席,仍照往例,由一位英國籍和一位美國籍的宣教士共同擔任, 以示對這兩大宣教母國的感謝與尊崇。明恩溥(美國公理會牧師),以及汲約翰(John C. Gibson,英國長老會牧師),獲得推選,可見他們在中國教會界所受到的敬重。

       20世紀初年,多少中國學子在庚款的資助下,前往美國學習,然後回到祖國服務!他們帶動的留學美國的風氣,至今未息。這些發展,多少要歸功於明恩溥宣教士的先見之明。

       在眾多的庚款留美學生中,胡適是傑出者。他學成回國前,在日記上留下一句豪語,可以代表那一代留學生的心聲:“如今我們回來,你們請看分曉罷!”多年後,他又將這句話改為:“如今我們回來了,你們請看,要換個樣子了!”

        壯哉斯語!但是在我看來,當明恩溥和他們那一代跨海而來的宣教士們踏上中國土地時,改變就開始了!

作者為台灣中原大學退休講師,多年從事中國教會歷史研究。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