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與獻身 ──驚奇之旅:天國大使的腳蹤(之一)林秋如

林秋如

本文原刊於《舉目》26期

生命詩篇

      每年秋天,許多教會都熱熱鬧鬧地籌辦宣道年會,邀請散佈世界的宣教士回來拜訪。這些被視為各路英雄好漢的宣教士,穿梭奔走各教會,傳述輝煌的戰果,或令人辛酸掉淚的故事。這些生命的故事不僅豐富了秋季的色彩,更拓展弟兄姊妹的眼界與胸懷。

         正是這些宣教士,這些天國大使的腳蹤,引導許多人見識神的大能!是這些平凡的生命,見証神的恩手,領他們走過數不盡的驚奇!是這些軟弱的僕人,經歷神使不可能成為可能!

         然而,在對宣教士的故事感動不已的同時,許多人臉上也寫著惴惴不安。他們不滿於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狹窄天地,然而靈性卻貧乏平淡,生活也安逸,缺乏挑戰。我似乎聽見他們無奈的歎息:“主啊!我的一生僅止於此嗎?我該何去何從?”

         這令人坐立不安的翻騰,是聖靈微小的聲音,正輕輕向人呼喚:“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這裡的“工作”,在英文裡是workmanship或masterpiece,在希臘文裡和詩(poem)是同一個字根。我們的生命是神的傑作,是神所譜寫的詩。然而這首詩還沒寫完,這位藝術大師,正呼喚你我與祂同走一趟驚奇之旅。

中場省思

         美國華人教會的弟兄姊妹,許多已五子登科,漸漸步入中年。即使不到中年,也可体會人生走到半場的滋味兒。當我們開始經歷“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時,我們已被中場情結所纏繞。這中場情結也教人重新問自己:“我是誰?究竟為何而活?我的生命有何意義?”

         香港有位倫理學家關啟文,寫了一篇文章,題名〈我消費,故我在〉,很貼切地描寫現代人的心態,認為我可以花錢買到我要的東西,就証明我的存在。

         有人說,“俗人”才會以消費証明自己的存在。其實,讀書人也難逃另類虛榮。書架上琳琅滿目的藏書,也會微妙地讓讀書人引以為豪,含蓄地証明自己的存在。

         電影名片《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的主角之一Harold Abrahams,在1924年的奧運賽之前,經歷內心極大的煎熬,因為他認為,那十秒鐘的百米賽跑,定義了他的存在。

         大多數人都像Harold Abrahams,在人生上半場,以追求成功來定義自己的存在。然而,為何成功的中年人,仍有中年危機?因為,中年人有許多夢:過去破碎的夢讓他傷心,未 了的夢讓他不甘心,風花雪月的夢讓他花心,對未來的憂懼產生的噩夢,讓他膽顫心驚。中年危機會慫恿人,再揮霍一次年少的輕狂;中年危機會鼓動人鋌而走險, 闖入生命的風暴;中年危機也可以激發人義無反顧,甘心為一生所追尋的理想燃燒殆盡。

         成功不會帶給人心裡的滿足,因為人渴望更豐富的意義和價值。這是神高明的設計,把追求永恆放在人心裡。我們所渴望的,是能超越自私、超越自我局限的成功,我們渴望這成功能在審判台前被記念。

         摩西在《詩篇》90篇,把這樣的心情描寫得很深刻:“我們一生的年日是70歲,若是強壯可到80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 而去。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 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

          Lloyd Reeb在他的書《重整下半場的優勢》(From Success to Significance)裡面,討論中場的省思,他指出:球隊的教練常在球賽中場,和球員討論四個問題:第一,上半場做對了什麼?第二,上半場做錯了什 麼?第三,我們需要改變什麼?第四,我們要做什麼去改變它?

          面臨人生下半場的挑戰,我們同樣要問自己這些問題。中場的省思可以化中年危機為轉機,化中年風暴為金色年華,關鍵在於你我是否在神面前得著智慧的心,明白神在你我身上的呼召和計劃。

神的呼召

          有人問愛因斯坦,如果他要問上帝一個問題,他會問什麼。愛因斯坦的回答是:“宇宙是怎麼開始的?”他沉吟一會兒,又改變主意,說“我真正想問上帝的是:‘宇宙為什麼被創造?’如此我就可以明白我自己生命的意義。”

         愛因斯坦懂得問有智慧且切中要害的問題。對許多基督徒而言,“如何明白神對我的呼召和計劃”,也是一道關鍵卻難解的題。有人信手撚來一張擋箭牌:“我辛苦半 輩子才圓的美國夢,上有高堂要照顧,下有兒女要培育,只要我的工作四平八穩,不被炒魷魚,就感謝讚美主了。我在教會是模範基督徒,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上 帝還要對我動啥腦筋?”

          神的確一直在動我們的腦筋。聖經說:“衪按我們的名字呼召我們。”祂為我們所定的計劃,是使我們得平安,而不是遭受災難的計劃,祂所賜的是美好的前程與盼望(《耶》29:11,新譯本)。

          神從來沒有叫基督徒“自掃門前雪”。衪呼召我們出去,使萬民作衪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主所吩咐我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神對每一位基督徒的呼召是一樣的。許多人以為,全職傳道才是最高的呼召,其實神對每個人的要求都一樣,就是我們生命的全部,祂要百分之百的我們。竭誠為主,是神對你我的呼召。

         大部分基督徒,面對大使命,總帶著罪疚感。英國牧師John Stott說,這是一種虧欠的沉默(guilty silence),因為大部分基督徒不開口傳福音;即使傳了福音,卻不造就門徒,徒然製造屬靈的棄嬰。

耶穌呼召我們捨己,背起十架跟從祂。“捨己”不僅是拋棄老我的罪,也包括放下自私的野心。十字架不是苦難或重擔,而是神所指派給每個人的使命。每個人的十字架不同質也不等量,每個人的使命也不同。

        神呼召我們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這是要求我們毫無保留地、全人地奉獻。每個人的心、性、力、意都不同,獻身的方式自然有別,關鍵在於我們怎麼找到對 的跑道。所羅門王勸誡我們:“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神是我們的元帥,衪知道我們 的戰場;神是我們的教練,衪清楚我們的跑道。

人的回應

      要尋找生命的目的與意義、實現生命的目標,唯一的途徑是回應神的呼召,因為祂是生命的創造主,是賦予生命意義的原作者,祂也是展現生命藍圖的啟示者。

        神呼召每個基督徒成為天國大使,每個基督徒都應是全時間的傳道人,在不同的身分和崗位、不同的角色與工作上,傳生命之道,彰顯福音的大能。

        聖俗二分是教會留給我們的錯誤傳統,以為神職人員是較屬靈、較高尚的聖品階級,以為全職傳道才是最高的呼召。這種錯謬思想,會帶來兩方面的後遺症:

        第一,導致某些神職人員的自我定位偏差,有著錯誤的優越感,以致濫用權柄。神職人員不學無術又把持權柄的,不乏其人。

        第二,造成平信徒輕看神託付給每位信徒的責任與職分。

        每位信徒都是有君尊的祭司,保羅稱每位信徒為聖徒。《約翰福音》17章記載耶穌的禱告:“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分別為 聖”(sanctify)的意思,是為了一個特別的目的而分別出來。耶穌為了救贖的使命,把自己分別出來,走十架的道路,好叫門徒也能跟隨祂,為神的旨意 和計劃,把自己分別出來,全然獻上。

         神按每人不同的性格特質與恩賜,帶領我們進入不同的職場與職分,不論是專職傳道或雙職傳道,每個人都是蒙召的天國大使,在不同跑道,實踐文化使命與福音使命。

全職傳道

         我從小愛讀歷史。中國現代史對12歲的我,是相當沉重的心理包袱。民族的創傷,讓我這年輕的學子,太早失去應有的歡悅與豪情,太早陷溺於“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的感傷。那份早熟的憂國憂民之情,使我立志當教師,作育英才,因年輕人掌握著中國的前途。

         另一方面,我認真又膽怯地禱告:“請你一定別讓我當牧師娘,也別讓我當海外宣教士。”(不料日後兩樣皆中獎!)

         步入15歲作夢的年齡,我依然衷情於歷史,讀起中國現代史,依舊掩卷哭泣。我對神說:“主啊!我可以做什麼?”神對我說:“神的國比中國大。”這回答令我驚心動魄。

         我開始和神談判:“如果我不走文化事業的路線,你若呼召我全職傳道,我的心願是向中國知識分子傳福音。”

         禱告等候了六年,逼近大學畢業,我問主:“時間到了嗎?請給我個答案吧。”

         連續三個月的時間,腦中不斷出現一個意念:主再來的日子近了。這種迫切感催促我,進行三天的禁食禱告。神引導我讀《路加福音》第一章,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我說:“主啊!我情願。”然而我腦中盤旋的,是兄長的嘲笑和別人的眼光。

         神繼續引導我讀《加拉太書》第一章。保羅蒙召的處境與心情,成為主給我最直接的答覆。神對我這優柔寡斷的孩子,不厭其煩。我繼續問主:“你要差我到哪裡?” 腦中甩不掉令我又愛又怕的校園團契,“主啊!那可怖的地方,像永無止境的海軍陸戰隊新兵訓練營。”主說:“你的一生在我手中。難道我不能把你放在校園作第 一階段的訓練嗎?”我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神帶領我走一條容易的路。在我年輕、一無所有的時候,祂引導我走全職事奉的路。奉獻年輕的生命比較容易。處於人生中場的專業人士,面對全職傳道的呼召,有諸多的考量與恐懼,擔心經濟困窘、退休金泡湯,擔心無法安排孩子 的教育;還有,如何面對同事、朋友的眼光?如何安頓父母?最深的恐懼是,值得冒險改行轉業嗎?我全職傳道,會表現得比我的專業更出色嗎?

          對這些問題,我的体會是,專職傳道是一條信靠順服的道路。我們所事奉的是天地的主,祂供應我們一切所需,領我們進入衪的豐富,体驗活在神蹟中的喜悅。

          專職傳道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裝備訓練信徒成為基督精兵和天國大使,使信徒成為職場上的宣教士。不論在同文化的環境中專職傳道,或到異文化的環境擔任宣教士,神依然使用我們的特長與技能,在宣道的社群裡搭起橋樑,提供全人的關懷。

雙職傳道

         雙職傳道,與有專業但不傳道的基督徒相比,區別在於兩者對神的呼召有不同的回應。雙職傳道清楚自己身為天國大使,視職場為宣道工場,以優秀的專業特長,實踐 文化使命,並搭起福音使命的橋樑。雙職傳道有清楚的異象,合理地調配時間、金錢、精力,不成為工作的奴隸。其服事與工作沒有聖俗之分。

          對神的呼召沒有回應的基督徒,則往往視專業為個人追求成功的手段,是謀生的工具,職場生涯與信仰服事脫節。

          在跨文化的處境裡,雙職宣教士是目前最受歡迎、需要量最大的族群。在中國和回教地區等,擁有專業資格的基督徒才能合法地進去服事。雙職宣教士不僅帶著福音使命,也貢獻專業特長,進入人群,改善服事對象的生活品質。

為主燃燒

          有獻身的心志,加上正確的自我認識,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道。我們必須發現自己最熱愛的工作與服事。什麼事會讓我們渾然忘我、熱血沸騰、廢寢忘食,會讓我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那就是我們的熱情所在。

         《火戰車》的另一主角Eric Liddel說:“God made me for a purpose. When I run, I feel His pleasure.”(神造我有他的目的。當我奔跑的時候,我感覺到祂的喜悅)。神給每個人特別的恩賜,為要建造神的國。當我們使用那份禮物時,便能体會 神的喜悅。

          即使我們學業成績優異,在專業職場上叱吒風雲,仍然可能當掉生命的學分,除非我們找到可以為之生、為之死的目標。中年獻身是生命價值再定位的契機。中年轉換跑道,是以天國大使的膽識,投下無怨無悔的賭注,為主燃燒有限的年華,換得的是無限的價值,與永恆的冠冕。
(未完,待續)

作者原為校園團契全職傳道同工,OMF宣教士,現住美國千橡城,為一教會師母。
作者保留版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