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代–參與青少年事工的心路歷程(周傳初)

周傳初
本文原刊於《舉目》21期
斷代危機?
       以第一代移民為主体的華人教會,有許多不容易面對的挑戰,諸如制度的建立、同工的相處……以至于建堂等等。這些情況,通常是不面對也得面對,不解決也得解決的。
       另外一項挑戰,人人能躲則躲、能拖就拖的,就是青少年事工。一般的處理方式,是僱個土生土長的華裔作超級保姆,名義上是青少年事工牧師或主任,“你辦事,我 放心”,只要成年人能放心聚會,青少年做什麼,一概不過問。一旦出事,卻唯此僱工是問;作不好,換個保姆也沒什麼了不得。       
      每年六月,是一些孩子高中畢業的時候,也是他們向信仰說“拜拜”(bye-bye)的時候。不少基督徒父母所關心的,是孩子進的學校能不能光宗耀祖、是不是前途無量?而長執所關心的,是兒童主日學以後還有沒有青少年人可以用。        至于這些將要進大學的孩子是否信了主、有沒有繼續成長、跟隨主,教會同工與父母往往互推責任。推到最後,結論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于是“天下太平”,如此週而復始。

        談到向大學生傳福音及對他們在信仰、事奉方面的培育,不少教會認為和青少年事工一樣,是血本無歸的投資。因為根本不相信學生畢業後會留在當地,何必為別人造就人才?

        過去赴美留學熱潮鼎盛的時期,每年大、小留學生源源不絕。以華人為主的教會以鄉音凝聚了千百遊子。時過境遷,從台灣、香港來美的留學生早已成為稀有動物。中 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實行廿多年後,國內也發展出有利的學習及就業環境,提供大學畢業生留學以外的其他選擇。相對而言,美國由于恐怖攻擊的威脅,緊縮留學簽證 及移民配額;加上經濟不振及工作機會外移,造成華人留學及移民潮明顯衰退。

        以上種種趨勢給北美華語教會帶來的衝擊就是人口老化:二、三十 歲的人明顯減少,四十五歲以上的快速增加,不少教會開始警覺到“斷代”的危機。以事工而言,接棒乏人,教會變成“喜福會”(The Joy Luck Club,1993年的一部小說改編的,以老一代華人移民回顧當年為背景的電影),對四周的社區或下一代漸漸失去影響力;更無待言,將來聚會場地水電、瓦 斯的費用誰來付,清理、維修誰來作?

只是附屬?

       其實人口老化、會眾萎縮,並不是移民教會特有的問題。美國、歐洲許多當 地人的教會,也走到拍賣禮拜堂的地步。這種現象原因固然不一,但有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一個在教牧事工上,不分年齡、全方位發展的教會,往往是比較健康 而有生機的教會;而一個只把成人當人,把青少年及兒童事工放在附屬地位的教會,往往是一個不健康而好不過一代的教會。

        以筆者較熟悉的台灣教會近卅年之發展為例,早年幾個主流宗派,對青年事工的處理方式,有的著重社交活動,有的著重領導才能訓練,有的是作為詩班及兒童照顧的人力來源,有的則是任其自生自滅。

        當時不少有心追求真理及尋求委身的青少年,在心靈需要及熱誠被長期敷衍、忽略或抑制下,往往向他處發展。其中一些人專注于學術或事業的追求,但在信仰上卻成為掛名的基督徒,甚或走入氣功、紫微斗數、禪學等;更可惜的是成為不可知論或無神論者。

       另有一些則在校園中找到信主的同學,參加校園團契,一同禱告、查經,彼此勉勵,並向老師、同學傳福音。由于一切從頭作起,有主動性及使命感,且在事奉及探索真理的過程中,品格及恩賜受到磨練。這些學生在當時或日後,在教會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也有些教會,牧長不但看重向青少年傳福音及培植他們,而且和校園團契主動連繫合作,為青少年在上帝的話語、靈命的成長、品格的塑造、事奉的原則幾方面創造有利的環境,打下堅實的根基。

        多年來這些教會不但人才輩出,且為海內外華人教會及宣道工場造就了無數的得力同工。反之當年故步自封,抱門戶之見的教會,當時也許門庭若市,而今卻門可羅雀,甚至牧職年年出缺、乏人問津,令人扼腕歎息。

語言隔閡?

        鑑往觀今,今天海外第一代華人移民所組成的教會,不能不面對青少年的需要及青少年事工的挑戰。語言的隔閡及文化的差異,的確是實際的困難,然而不是不可能克服──能不能,是上帝的事,肯不肯,是我們的事。

        舉例來說,筆者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唸十一年級時因在課堂上受了委屈,情緒頹喪,上課無心、回家也不再作功課,學業一落千丈。作母親的原來是學美術的,英文課本早在畢業時就不再看了,數學對她來說更是與外星人語言無甚差別。

        但是為了兒子的需要,她從頭來過,每天白天啃兒子的課本(包括微積分進階),晚上親自為兒子補習。經過這位母親將近一年的禱告呼求及循循善誘,孩子的信心及學業漸有起色。後來申請大學,竟得到第一志願的入學許可。

        八、九年前,筆者所在教會的青少年事工青黃不接,許多家長覺得孩子來到教會,不但看不到靈命成長,反而學了一些不良習性,因此一方面向牧長投訴,一方面不再帶孩子上教會。當時中文堂與英文堂同工對此棘手情況束手無策,互踢皮球。

        筆者與妻子當時心中雖然難過,但愛莫能助。不說別的,聽青少年講話,速度快,俚語多,自己彷彿回到剛來美國第一年的噩夢當中。對方一句“Never mind”聽在耳中,無異于當年教授宣佈英文太差,考試不及格。那種被拒絕的夢魘,餘悸猶存。
此外筆者曾在一些場合曾蒙牧長錯愛,被點名用英文禱告,當時不到一分鐘就辭窮,那種進退不得的尷尬情況,也使我們不敢投入青少年事工。當年主耶穌行神蹟時,門徒還有五餅二魚,而如今我們連小魚乾也沒有,只有心裡空發急的份兒。

        有一天,接到曾是我高中團契輔導的范大陵長老的一通電話,當時他應邀在美西講道。在電話中范長老勉勵我,要把時間和精神放在教會青少年身上,並一再強調學生 福音工作的策略性及投資報酬率。范長老那熟悉的聲音加上殷切的叮嚀,使我想起多年前,他所教導--服事青少年的三個祕訣:愛心、榜樣、時間。于是我和妻子 調整禱告方向,祈求主的差遣與同在。不久以後,我們就投入了青少年團契事工。

消費導向?

        剛開始的一兩年,跌跌撞撞,鬧 過一些笑話,也和一些同工(本土長大的大學生及畢業生)起過摩擦。經常爭論的,有以下一些例子:“團契活動應以聯誼(fun)為優先,還是以信仰落實為優 先?”“小組查經有無必要?行得通嗎?”“團契是輔導當家還是學生當家?中學生有沒有能力安排聚會、準備材料?”“學生的言行、穿著,是否應取最低標準, 以展現包容性?”“邀請父母來加入輔導團隊,是否會造成青少年反感?”“教會是否可以完全不過問青少年事工,只要有求必應,支持活動經費就好?”“聚會用 的音樂是否可以完全棄用傳統聖詩,以符合口味、順應潮流?”

        在這段時間裡,也有一些家長勸我們不要插手,讓年輕人帶年輕人就好。也有人勸 我們不要太強調查經和信仰造就,因為青少年平常唸書已經太辛苦,團契聚會應以休閒活動來調劑身心,不必太認真;主日學上課吃吃點心、聊聊天就夠了,千萬別 真和學校一樣、又講課又給功課。更有人警告我們,二、三十年以前那套什麼裝備、造就、服事的作法是天方夜譚,搞這些東西,已經搖搖欲墜的青少年團契非關門不可。

        經過多方與同工及學生個別溝通後,我們体會到青少年事工不能過一天是一天,也不能存被動的心態,必須要建立共識、設定遠景、訂下階段目標及計劃、規劃團隊結構、邀請及培植同工。

        共識的首要,是以基督而非個人為中心的運作,凡事以禱告及聖經依據為出發點,而不是“我想……我覺得……”或是“大家都這麼作”;是以合乎主的吩咐為榜樣、討祂的喜悅為先,而不是一味跟著社會上消費者導向的文化看齊,迎合人的偏好。

從頭做起

       在教會環境中要使青少年事工的文化脫胎換骨,當然不是易事。我們意識到,一切必須從頭作起,也就是把重點放在低年級學生的身上。第一步是努力記下他們的名字,每次看到他們,不論他們理會與否,親切地一一叫名字,打招呼。

        幾個禮拜下來,這些青少年從我們的態度上感覺到,在教會裡有人在乎他們的存在。同時,我們鼓勵一些對信仰認真的中、高年級學生,邀請他們負起服事的責任,並與我們一同關心低年級學生。

        在選拔學生同工的事上,開始有相當的阻力。有些輔導認為中學生什麼都不懂,團契應該由輔導發號施令;有的認為給學生頭銜,會造成優越感或自卑感。但我們事先公開聲明及個別強調,服事是責任,不是一個頭銜;是腳踏實地作榜樣,而不是高高在上。

        此外在邀學生考慮接服事前,我們先得到家長的認可與支持,確定家長了解其孩子在團契服事的目的、內容、需要投入的時間。如此不但使學生沒有後顧之憂(例如接送),而且可使學生在家庭及團契生活上一致,學校課業及教會服事上均衡。

脫胎換骨

       經過大約四年時間,青少年團契的文化從社交聯誼,轉化成以福音、成長、事奉為主体,分工與責任制度也上了軌道。

       團契每年暑假有同工講習會,介紹新年度目標、同工組織及分工職責,並以團体活動方式彼此熟識。每個月有同工會,檢討聚會及小組關懷方面的得失。每季有一次計 劃會,提早訂好下一季的聚會內容,與當季及各月份主題,使活動有連貫性並加強效果。每週的聚會,由一位輔導及兩三位學生一同設計(小組查經、各種專題、團 体遊戲、福音聚會等等),並在一週前以電子郵件通知所有團契成員及家長。

        我們也特別歡迎牧長及家長的意見及參與,除了平時常溝通及邀請外,一年有一次的家長會。輔導的團隊中,家長、畢業生及大學生約各占三分之一。

        和團契事工相輔相成的,是主日學。我們要求每位老師以牧者之心來教學,要熟悉學生的背景;且要清楚知道學生有沒有學到所教的內容,以及課程對他們與主的關係、個人生活及團契服事方面的影響,並在日後追蹤。

       目前我們規劃的基本課程以兩年半為一期,內容有受洗班、門徒訓練(各一季)、新舊約概覽(一年)、基要真理、世界觀及價值觀(各一季)以及事奉入門(崇拜、 教育、小組事工、福音及宣道等等,任選兩門,各一季),須按次序上完。在完成基本課程後,有選修課及在兒童主日學作助理老師等跟進課程。

       四年前,高中團契學生提出暑期聖經學校的構想。之後展開籌劃,每年以六個月的時間預備,內容由家長輔導,學生設計及執行,兒童事工部協助。學生們主動要求, 每個信主家庭的孩子報名,必須要帶一個未信主的鄰居孩子一起參加。至今暑期聖經學校已經辦了四屆,每年能接觸到五十個以上的社區家庭,有些家庭不但孩子信 了主,連家長也受了洗。

       這些年來,我們評估事工的兩個依據,第一是學生在家中、學校、教會中,是否活出信仰,有一致的態度及表現;其次,是學生高中畢業進大學後,是否仍繼續愛主、並主動事奉。

       我們的盼望是“儲訓今日青年、蓬勃明日教會”(Develop today’s youth for building tomorrow’s church),事工目標是成熟的團隊事奉(Student Leadership Maturity)、和諧及全心的敬拜(Harmony and Quality in Worship)、宣教士的生活方式(Inspired Missionary Life Style)、服事人而不是受人服事(Not to be Served but to Serve)及在主話語上厚植根基(Enriched Foundation in God’s Word),英文的簡稱是取各句第一字母合起來的“SHINE”。此外我們的事工重點(Core values)是知識(Knowledge)、品格(Character)、熱誠(Passion)、合一(Unity)。

宣教之旅

        如今,我們教會的青少年對教會有相當的歸屬感,從場地清理到兒童主日學、音樂事奉(詩班、樂團)、社區服務、探訪老人院、暑期聖經學校等等,均有他們積極的參與。

        當青少年感受到,教會牧師、長執及大人對他們有真心的關懷、肯定和期許,且願在他們最需要榜樣及支持的幾年中,伴他們走過,這些青少年不但聽到耶穌,也能看 到耶穌。如此他們對長輩能從心裡尊敬和愛戴,能包容文化及表達方式的差異所產生的誤會,更能以正面的態度,發掘及效法長輩的長處。“生命帶出生命”,實在 不錯。

        我們回顧八年來參與教會青少年事工,好像是一段宣教的過程。語言從頭學起,文化從頭適應;所服事的對象,有不少是等待救恩的。如今 所帶出的學生,有的已在大學團契,將過去所學的用在事奉中,也有的在大學期間或畢業後,回到青少年團契擔任輔導。主奇妙的作為,不斷顯在我們當中。

        笨鳥慢飛,我們英文的進步十分有限,如今用英文禱告,居然可以到三分鐘了。

作者在製藥公司從事免疫研究,現居紐澤西,並在若歌教會事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