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3.12.11
趙炳林
第一印象
上個禮拜,我與職青的一些小夥伴去參加一位老牧師的告別佈道會。在聚會當天的兩個禮拜前,一位牧師朋友看到我在Facebook上轉發佈道會的海報,便發了信息給我:“這位牧師這些年的講道,有太多對自己功勞的描述,離他原來的道太遠了,讓我對他的評價不像以前。他的聚會我一點也不想去了,我不是否定他,只是他的時代,他服事的方式已經過去了。”
不可否認,這位牧師的坦誠,反應了部分基督徒對於這位老牧師複雜的心情。
佈道會那晚,一位同工問我:今晚的聚會,慕道友聽得懂嗎?我看了一眼教堂的其他地方,瞥到一些年輕人正在低頭滑手機,似乎能從他們低頭的姿勢解讀到內心的OS:原來華人教會的最高戰力,也不過如此。聚會後回來的路上,我們談起了這個話題。當時師母的一句話,引發了我的思考。她說今天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客觀地評價一個人。
人對人的評價,往往和第一印象有關。而西方流行一句話:你永遠沒有第二次的機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You never have a second chance to make a first impression)(註1)。研究表明,一個人會在七秒到兩分鐘之間,形成對別人的第一印象(註2)。而我們對別人印象的產生,往往有幾個主觀和客觀因素。
喜好
第一是個人的喜好(personal preference):比方說我是一個沒什麼幽默感,但是又很渴望成為說話有趣的人。所以當我結識一些比較幽默的弟兄姐妹時,就會自然地產生好感,一見如故。我們會用個人的喜好來作對他人評判的標準。
在聖經中就有這樣的一個門徒。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喜好偏見,而且有很嚴重的地域歧視,所以一聽到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字,就一頓負面輸出,“拿著散彈槍無差別地掃射”——吐槽直接懟到了耶穌。這位名叫拿但業的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約》1:46)因為在他的印象中,拿撒勒寂寂無名,不僅沒有出過什麼大人物,而且名聲不大好。
然而朋友腓力的邀請,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拿但業從一開始瞧不起耶穌,到後來承認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以色列的王。
所以我們看到,當我們用個人的喜好為標準來評判他人,可能拿不準、不牢靠,甚至遇到打臉、劇情翻轉的時候。如果我們容易對別人輕易地作出負面評價,或許可以想想拿但業的故事,給我們一些提醒和幫助。
功能價值
第二個評判標準是功能價值(functional value):就是我們看人的時候,有一些人可能心裡會打算盤,這個人對我來說,有沒有用?
在我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部動畫片,故事中的一句臺詞,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讓我從小就意識到人心的險惡。當時劇情的反派們完成任務之後,有一個大Boss對自己的手下說:你已經失去了利用的價值,你去死吧。
今天我們在建立關係的時候,在潛意識裡會考慮時間成本,衡量這個人值不值得交,對我有沒有用——如果這個人可以給我帶來巨大的潛在價值,我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無論多忙、多難,都會想和對方見面。如果那個人在聽完我慷慨激昂,展望宏圖大業之後,沒有辦法給我足夠的情緒價值,沒有即時地給出舒心的正向回饋,沒有給予恰到好處或者有力的認可,可能我就會失望,覺得這個人不尊重我,也就逐漸減少與這個人來往。
尤其今天的世界流行著一個觀念:你最常接觸的5個朋友的平均值甚至收入,就是你的價值和收入。所以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受功利主義的影響。
然而聖經讓我們看到,耶穌最常交往的那些人,往往是社會中的邊緣人士。他們沒有體面的地位,沒有高尚的人格,也沒有深厚的學識,但是不妨礙耶穌與他們交往。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耶穌在人際關係中,似乎扮演著王思聰般的角色。王思聰曾經霸氣地說: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我有錢。
然而耶穌的交往與世俗的功利主義大相徑庭,耶穌關懷社會中的病人和罪人,接納被人瞧不起的稅利和妓女。耶穌以憐憫和共情的方式,去看待人性中真實的需要。祂常常扮演給予的角色,將自己的生命傾倒,甚至最後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當我們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去看人的時候,我們要想起保羅,他記念主耶穌的那句話:“施比受更為有福。”(參《徒》20:35)
道德品格
第三個評判人的標準是道德品格(moral character):在現實中我們看到,人容易對於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稱兄道弟;對於曾經犯過錯誤的人,保持距離。基督徒在人際關係中,有時候還容易扮演職場中“嚴厲的老闆”,秉持一朝犯錯,永不錄用的精神,定期對朋友圈進行篩選。
聖經中的成聖觀,常常容易被我們濫用。本來是上帝用來要求我們自己,但是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傾向於要求別人。從而忘記了耶穌教導的對象,“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8),指的就是我們,而不是除了我以外的他人。
當我們單單以道德品格作為衡量人的唯一標準時,我們就不允許旁人有明顯的性格瑕疵。而這就是許多人對於這位老牧師“又愛又恨”的原因:愛的是,他實在是我信仰的啟蒙老師,餵養了我屬靈的生命,擴寬了我神學的眼界。“恨”的是,他如果能再謙卑一點就好了,如果他在數算上帝的恩典時,能不讓聽眾誤以為他在強調自己的功績,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畫面。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位德高望重的牧師,他的成長經歷或者上帝所賦予的恩賜,沒有使他成為完美的人(我想除了耶穌,世上應該很難找到完美的人)。這位牧師會老、會死,和我們一樣。他有驕傲誇口的一面,也和我們一樣。
如果,我們坦誠自己生命中有軟弱,並且自我給予/認為需要一定反思和成長的空間,我想這份寬容,也應該給予上帝所重用的僕人。無論我們的評價是好是歹,都無法抹殺這位牧者在上帝面前忠心殷勤地獻上自己,也無法否定上帝透過他,改變了許許多多基督徒的生命。
內在的尊嚴
第四個評判人的標準也是我自己所看重的,就是個人內在的尊嚴(intrinsic dignity):按著上帝的形象和樣式所造的人,與生俱來都有內在的尊嚴和價值。所以再不好的人,都有人說他們好;再壞的人,生命中都有一些高貴的品格。
在聖經中,耶穌看見一個年輕的財主,雖然他的內心中充滿了執念,聖經對他後續的描寫也不是特別正面,但是耶穌既看見他,就愛他(參《可》10:21)。耶穌愛他不是因為他有錢;上帝之所以愛世人,是因為我們是祂的兒女,我們的生命是始祖犯罪後上帝恩典的延續。
以人的內在價值來看人最核心的關鍵就是:上帝愛世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運用恩賜所取得的成就、今天之所以可以走進教會,都是上帝愛世人無可推諉的見證。
在世上總有一些人喜歡我們,有一些人不喜歡我們。但是上帝愛我們,祂讓我們在祂的性情中有份。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保羅所說的,照著上帝所分給我們各人信心的大小,看自己合乎中道。(參《羅》12:3)
今天我們看人容易走極端,要麼全盤肯定,要麼全盤否定。但人是很複雜的:因有上帝的形象樣式,所以不時能展現出人性最光輝榮耀的一面;但是又是受罪影響的敗壞個體,以致在罪行上不斷創新,刷新認知的底線。
人容易在兩者的張力中存在身份危機,不僅時常無法接納自己,而且很難客觀地正視他人。我們在評價他人的時候,常常在肯定與否定中盤根交錯,並容易在有限的時間與有限的資訊下,急於作出有限的判斷。然而我覺得,基督徒在評價人的時候,需要取一個平衡,使它合乎中道:
當一個人失敗時,要在責備中看見上帝在他生命中的恩典,用愛心把他挽回過來。
當一個人成功時,要在肯定中牢記人生命中真實的軟弱,常常把榮耀歸給上帝。
上帝不是無趣的神,祂創造許許多多與我們不一樣的人。所以盼望我們在評價別人的時候,可以因著耶穌先愛了我們,如此雖然你和我不一樣,但是我依然愛你。這種評價系統的改變,眼中樑木的剔除,其實最大的受益人,可能還是我們自己。
上帝按著我們的本相接納了我們,今天你我是否可以接納那不完美,卻同樣有上帝形象和樣式的別人?
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