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18
尹伟力
沉默的出走
在美国华人教会长大的华裔青年,成年后离开教会的比率,高达75%-90%(注1)。这令人无法忽视的流失率,使许多华人教会为之头疼。
早在1996年,Helen Lee在她刊登于《今日基督教》上的一篇文章《沉默的出走》(Silent Exodus)中,就指出,尽管随着移民数量增加,亚裔教会蓬勃发展,但其第二代却在教会中,面临文化挣扎:
“美国亚裔教会成功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沉默的大出走。这些在教会长大的年轻人发现,他们的移民教会与时代脱节,文化约束过于沉重,也缺乏足够的属灵指导来帮助他们适应多元文化的1990年代生活。” (注2)
让人遗憾的是,近30年过去了,华人教会仍未走出第二代大量流失的困境。
华人教会作为第一代移民的避风港,在延续华人文化的同时,却无意中排斥了美国文化,以及生长在美国文化中的第二代。当青少年事工无法很好地融合美国文化时,就必然因两种文化的差距,在教会里产生张力。
对新文化的恐惧
第一代移民适应新文化遇到的困境之一,就是无法“掌控新文化”的恐惧,就如美国早期的基督徒抗拒电视和电脑一样(注3)。他们若未能适应美国文化,会导致情绪沮丧、与第二代关系疏离。
这种情况,在教会中亦然。且当今美国主流文化越来越远离基督信仰,更加剧了第一代华人基督徒在文化适应方面的不安,以及对美国文化的否定。
针对这种张力,跨文化学者Grunlan建议:“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身份,允许对方也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时保持沟通管道的开放,以便进一步沟通和彼此影响。”(注4)
这种双方皆保持各自的文化身份,同时又尝试了解对方,并建立沟通空间,就是双文化模式。研究表明,要建立有益的双文化模式,需要第一代更深地掌握美国文化,而不是放弃华人文化。
因此,华人教会的努力方向,当是尽力了解美国文化,作为与第二代对话的基础。对美国文化不加偏见地更深入的认知,也可以缓解第一代在文化适应上的焦虑程度。
对固有文化的骄傲
除了文化恐惧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代华人对于第二代的优越感,或者说,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信仰方面)的骄傲。
这种对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也被称为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是阻碍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这种优越感,让华人教会坚持认为,自己习惯的信仰教育方式,是正统和属灵的。因此,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以适应美国文化。
有华人刊物印发专刊,探讨教会中的青少年教育。其中一篇,如此描述青少年听讲道的情况:“孩子们虽然读圣经,但并不真喜欢上帝的话,甚至觉得无聊。讲员在台上讲,他们在底下睡,因为觉得这些自己都听的太多了。”(注5)
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青少年觉得讲台资讯无聊,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也不喜欢上帝的话,是他们自身的态度问题。笔者则认为,青少年需要改变态度,同时教会也要反思:教会的讲道方式是否应该调整,好与青少年文化相应?
讲道方式需更新
许多华人牧师开始反思:在文化变迁中,讲台式讲道是否需要更新?
陈爱光牧师强调,讲道的形式要对应受众的特点,可以加入多媒体元素,并采用“故事式讲道”和“微信息”等,使资讯的传递方式,更适应当代文化(注6)。
刘幸枝牧师也呼吁,面对成长在数字时代的受众,讲道者应该敏锐察觉文化的变迁。当讲台式说教已经不能触及他们的内心,讲道者就应该转换身份,从高高在上、滔滔不绝的教师,变成陪伴与聆听的旅伴(注7)。
这些建议,放下了对于华人教会传统信仰教育方式的执念,使教会能主动调整自身的方式,以适应文化的变化。
教育理念需更新
美国文化的教育系统,鼓励研究、自由提问和创新。这与华人文化希望学生掌握既定知识,非常不同。
我在设计青少年查经教材的时候,尝试将观看影片与开放式讨论结合,通过视觉媒体,而不是书籍来传递资讯。同时,我鼓励青少年深入讨论他们对于一段圣经、一个神学概念或社会现象的看法。
在带领的过程中,我发觉,第一代华人自认为有责任随时纠正青少年的答案,生怕他们的观念有任何不妥。其实,在适当的范围内,允许青少年表达不同的,甚至不那么属灵的观点,对于青少年的灵命成长,长期而言是有益处的。
此外,华人文化注重青少年的外在表现和行为,认为表现不佳就会丢面子。这种观念,在教会中可能给青少年造成压力。教会对于青少年的期待,是要求他们的行为、表现符合“属灵”的标准呢,还是更注重信仰的实质?这是教会领袖和青少年事工负责人,需要权衡的。
我所在的青少年主日敬拜,遇到过一个情况:有几位青少年,在诗歌敬拜的时候,喜欢跟着歌词的意思即兴跳舞。对他们来说,敬拜是一个欢乐的过程,舞蹈是他们投入敬拜的一种方式。然而,对于不善歌舞的华人长辈而言,这是没有纪律、不尊重主日的表现。
经过与两代人共同商议,我们决定,青少年诗歌敬拜的第一首诗歌,采用传统的唱诗方式。第二首诗歌,就允许他们跳舞。
那几位青少年,十分配合这个安排。
这种许可,对于第一代华人而言,是恩典中的让步。对于青少年而言,一方面看到了教会对他们独特的敬拜方式的接纳,另一方面也切身体会到,在文化差异中,双方都有责任、也都有能力,做出调整和努力。
目的和价值
任何付出,都需要动力。当我们衡量教会要付出多少努力来改变时,我们必须理解这种努力的价值所在。
在北美华人群体中,教会为远离故土、亲人的华人移民,带来家庭般的归属感。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事工,是邀请移民家庭更多接触和委身教会的绝佳契机。青少年事工不仅仅与青少年信仰生命的建造有关,也影响到青少年家庭认识主的意愿。
我们应当承认,并积极解决美国华人教会中的文化适应差异,通过接纳双文化,调整信仰教育的方式,以促进两代之间的理解,缩小文化鸿沟。
(我所在的教会,积极尝试使用不同的媒体资源,设计更符合青少年文化的查经课程。所有查经资料都放在http://abcyouth.org,供免费使用。希望这些课程能够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和使用。)
注:
1. Liu Esther, “Cultural Tensions Within the Chinese American Families and Churches,” FiCF, May 4, 2022.
2. Helen Lee, “Silent Exodus: Can the East Asian Church in America Reverse the Flight of Its next Generation?” Christianity Today, August 12, 1996,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1996/august12/6t9050.html.
3. Grunlan, Cultural Anthropology, (Zondervan, 1988), 87.
4. Grunlan, 87.
5. 《教会》编辑部,《信仰传承中的“信二代》, 《教会》,2016年07月号(总第60期).
6. 陈爱光,《驱动人心:北美华人讲道法前瞻》, 正道福音神学院师长论坛, December 22, 2022,https://www.les.edu/archives/88096。
7. 刘幸枝,《后疫情数位化时代的讲道》,Christianity Today, July 27, 2023,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ct/2023/july-web-only/preaching-post-covid-digital-age-taiwan-zh-hant.html.
作者为Los Alamos华人教会青少年事工AbcYouth事工主任,目前亦在Western Seminary攻读跨文化教育博士学位。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