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沟的彼岸——与第二代青少年的文化差异(尹伟力)2024.07.01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7.01

尹伟力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

“15岁的儿子进家后,招呼都不打,砰的一声关上自己的房门。我知道儿子肯定遇到什么不愉快,就悄悄地趴在门上听,却什么声音都没有。我越来越担心,忍不住敲门……门终于打开了,儿子带着耳机,一脸不爽。不论我怎么问,回答都是‘Nothing’(没事)。”

这位妈妈说:“我知道应该好好跟孩子沟通,但问题是人家根本不跟我沟通!”

巨大的文化适应差异

其实青少年教育的困境,并不仅存于华人教会和家庭。美国本土的青少年,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挑战 。

然而,我们也需要承认,第二代华人青少年面临的挑战更大。他们发觉亚洲文化中成长的父母,在思想上,与自己有如深渊相隔。父母对自己学业的期待,并不能帮助自己找到人生的价值。而且父母似乎不想听,也听不懂自己的挣扎。于是,青少年把门关起来,戴上耳机,不再沟通。

华人移民第一代,来美国之前大多已经成年。因而,与美国出生或成长的第二代,产生巨大的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差异。文化适应可以定义为: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变化。(注1)

对于第一代华人移民来说,文化适应是来到美国之后,逐渐学习和适应美国文化的过程。第二代则往往是早在学龄进入学校之后,便迅速学习和适应了美国文化。

在美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青少年,对美国文化适应的程度,远胜于第一代移民父母。移民家庭中对于美国文化适应程度的差别,会引发代际冲突

一项针对华人移民家庭的研究表明(注2),父母对美国文化适应的不足(而不是父母保留了多少华人文化),会增加父母与青少年子女之间的疏离感——第一代移民父母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有限,不能理解孩子们在成长中面临的挑战,就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援。同时文化适应不足的家长在养育孩子时,也会因为缺乏资源和信心,容易产生沮丧的情绪。

双文化的积极作用

很多父母纠结于是否要坚持让孩子保留华人文化。但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可以放心,家庭中保留华人文化,并不是导致代际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导致文化冲突的真正原因,是父母没有或不愿学习、适应美国文化。

换言之,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同时具有华人文化和美国文化,这种双文化的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反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发展双文化,对华人移民家庭十分重要。移民家庭中,具有双文化倾向的父母,在教养青少年子女上更加有效。一方面,因为更好的英语能力和对美国文化的认知,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孩子面对的挑战,使他们更容易获得孩子的信任,也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支持和资源。另一方面,对华人文化的持续保留和社群参与,让他们可以寻求共同背景中其他父母的经验,与孩子的关系和情绪也会更加稳定。(注3)。

具有双文化的父母,他们的第二代更易于同时接受华人文化和美国文化 。这进一步降低了代际矛盾。

沟通的深层连结

电影The Farewell(《别告诉她》,2019)中,在美国长大的女主人公,展现了与家人用中文沟通、尊重长辈、重视家庭等传统华人文化特征。然而,她无法认同家人得知祖母患癌症,却不告诉病人的观念——在华人文化里,保持祖母的情绪稳定,维系整个家庭的和谐,是相对重要的。而女主人公内化的美国价值观,却强调尊重个人意志,认为告诉祖母真相比善意隐瞒更为重要。她即具有典型的双文化特征。

尽管有双文化特征的第二代,仍会经历家庭张力,但研究表明,具有双文化的第二代,是心理健康指数较高的人群。(注4)他们在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环境中,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能够积极调试和应对文化之间的张力。

跟父母有共同信仰的第二代,还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学业上的挑战。因为与第一代之间享有沟通的深层连结,他们能从家庭和原文化社群中,得到更多的支持。(注5)。

综上所述,第一代华人增加自身对美国文化的适应程度、建立双文化的环境,给代际相处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具体实践上,家长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增加英语的熟练掌握、学习美国教育体系中的讨论方式,跟孩子轻松、平等相处,允许彼此开善意的玩笑。能够面对、承认和改进自己的错误,积极表达情感,对孩子的想法表达真诚的尊重(尊重不等于同意),放下对成绩和学校表现的过分执著。以及,每次沟通的目的不在于改变对方的想法,等等。

与此同时,移民家庭仍可以保留华人价值观,如尊敬长辈、家庭集体观念和中文沟通等。

在华人教会的青少年信仰教育中,也可以借鉴上述研究结果,因为双方的关系是相似的,都涉及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的张力和互动。

多数华人教会的主体,仍是第一代华人移民。在事工资源和活动设计上,常以华人文化为主体。在教会中开启双文化模式,增加教学设计中对美国文化的适应,这对于教会第二代青少年的信仰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注:

1. John W. Berry and David L. Sa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 ed. David L. Sam and John W. Berry, 2nd ed., Cambridge Handbooks in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11.

2. Su Yeong Kim et al., “Longitudinal Linkages among Parent–Child Acculturation Discrepancy, Parenting, Parent–Child Sense of Alienation, 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Chinese Immigrant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9, no. 5 (May 2013): 908.

3. Catherine L. Costigan and Céline M. Koryzma, “Acculturation and Adjustment among Immigrant Chinese Parents: Mediating Role of Parenting Efficac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8, no. 2 (April 2011): 185.

4. Bryan S. K. Kim, “Accultu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of Asian Americans : A Primer,”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 ed. Nita Tewari & Alvin N. Alvarez (New York, NY: Taylor & Francis Group, 2009), 97.

5. Alejandro Portes and Rubén G. Rumbaut, Immigrant America: A Portrait (Berkeley,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4), 442.

作者为Los Alamos华人教会青少年事工AbcYouth事工主任,目前亦在Western Seminary攻读跨文化教育博士学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