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編者的話

  • 告別巴黎,迎向洛杉磯 ——兼談《舉目》立場與定位(談 妮)  2024.08.13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24.08.13 談 妮 2024年8月11日,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巴黎結束。是日,由著名演員湯姆 • 克魯斯代表,在巴黎奧運會場,接過奧運會旗降落至洛杉磯好萊塢,象徵巴黎奧運的結束與對下一屆奧運會的交棒。 過去兩週,因為《舉目》刊登了《我沒有被冒犯,但我的確不喜歡——巴黎奧運開幕式2024.08.03》、《斷想巴黎奧運開幕式——除了憤怒、抗議和抵制,我們還能作何反思?2024.08.08》兩文,而引發網絡輿論浪潮。由於第三篇《被冒犯了嗎?的確是!但不是為了達芬奇! 2024.08.12》不論在觀點、角度或作者年齡、背景等,都可以成為前兩篇的補足。所以,我們仍然按原定計劃,在北美時間奧運閉幕當天推出,結束此議題,並再寫此文,以回應關注我們的朋友。 《舉目》不是新聞性媒體,不曾也不敢以“華人教會權威媒體”的姿態自居,去“仲裁”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作為一個約有30年歷史的媒體,《舉目》的自我定位,始終是“一個提供論壇、資訊、交流、報導的深度平臺。建造海內外事奉者,以基督爲中心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舉目》,顧名思義,是“舉目望天”——以赤子之心,仰望、親近、尋求天父的心意。“舉目望田”——以基督的心和眼,觀看福音禾田、透視世態人心、承擔事奉使命。近年來,我們保持初心,更具體的表述,是要“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者一起成長”。 三篇文章刊出後,非常謝謝許多朋友的留言,有正面,也有負面:正面的,給我們肯定;負面的,也激發我們的反省。正如今年五月出版的《舉目》103期,主題就是反思力——藉著反思,保守我們的心(箴4:23),不但“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4),而且能常常“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因此,我們要在此特別說明: 1. 《舉目》在真道上,堅持《使徒信經》與宗教改革之後大公教會共同確認的基要信仰。在倫理與生活議題上,如婚姻(包含LGBTQIA+。《創》2:24)、墮胎(《詩》139:16)等,皆堅持聖經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2.《舉目》努力在教會歷史的屬靈傳承上回應時代,與教會一起思考,如何在作法上有所突破。只要是基於嚴謹解經的聖經立場,歡迎言之有物的不同意見。《舉目》堅持謙卑面對忠告與批評,但拒絕偏激、自義和出於血氣的言論。 這次前兩篇文章刊登之後,有人表示自己覺得被巴黎奧運冒犯。《舉目》感同身受,充分理解——文章作者有權表達他個人的感受,也歡迎讀者表達不同的感受;上帝必悅納我們這愛主護教的心切。 3. 從這次巴黎奧運的怪像,可以看出這是個失序的時代,我們雖然痛心,但我們有信仰,因此有盼望,有呼召,有使命。既然巴黎奧運已經結束,《舉目》就不再繼續參與這事件的討論。我們呼籲,大家舉目轉向未來——四年後的2028年奧運,將在洛杉磯舉行,這給予住在北美的華人基督徒,一個近距離積極參與、實踐公共神學的機會。 我們更期望,每一位愛主而有宣教心志的基督徒,從牧長到會眾,注目已經有了奧運會旗顔色的Hollywood地標。 從現在到2028年,請為洛杉磯奧運會的宣教契機熱切禱告,並預備在洛杉磯奧運會中,直面必然成為奧運賣點的“好萊塢”文化。請共同舉目望天,擧目望田,用諸般的智慧,讓基督的聖潔和榮耀,在全球奧運會觀衆前彰顯。 《舉目》和[海外校園機構]願與北美衆教會和中西福音機構配搭,面向“宣教洛杉磯2028“這重大的宣教使命。 作者現為《舉目》主編

    閲讀全文…

  • 堅冰之牆消融(小柒)2023.07.17

    因我們相信,當基督所成就的恩典繼續在地上彰顯,我們的堅冰之牆也必消融,活出綻放如春的生命。

    閲讀全文…

  • 《舉目》80期——編者的話(談妮)2016.11.24

    迭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1895)開首寫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最光明的季節,也是最黑暗的季節。” 至今仍引人共鳴。

    閲讀全文…

  • 《舉目》79期——編者的話(談妮)2016.08.10

    節制,是與公義和將來的審判並列的! 此信息是昔日保羅在羅馬監獄中,對巡撫腓力斯夫婦的講道主題。這令他們感到非常恐懼。因為腓力斯既熟悉信耶穌之道,卻為了想討好當時的猶太人,刻意拖延對保羅控告的合法撤銷,還希望收到保羅的賄賂。(參《徒》24:22-27) 顯然,聖靈的果子節制,不僅是一種表面上的性格、行為,還有其他的內涵。

    閲讀全文…

  • 舉目77期——編者的話(談妮)2016.01.19

    誠信的主教導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不公義,不是憤怒,也不是縮在理想世界中,而是要堅持原則,“倚靠耶和華而行善。住在地上,以祂的信實為糧。”(《詩》73:3)

    閲讀全文…

  • 《舉目》76期——編者的話

    《舉目》76期——編者的話

    本文原刊於《舉目》76期。文/談妮。《舉目》76期的主題是談敬拜。作者中有幾位曾是從事音樂專業的牧者,如唐侃、黃奕明、陳逸豪等,還有神學生郭為,以及長期參與敬拜服事的吳蔓玲和王星然。安迪介紹走過磨難羞辱,在百歲高齡仍不懈以音樂和生命敬拜上帝的馬革順。

    閲讀全文…

  • 舉目75期——編者的話

    舉目75期——編者的話

    保羅曾經勉勵眾信徒,“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顯然不管成因如何,我們不是要壓抑、否定情緒,而是要讓情緒受聖靈的管理。

    閲讀全文…

  • 《舉目》74期,金培基以自己的人生見證,重新定義“小氣”與“闊氣”,說明簡樸非關貧富,而是一種由價值觀來主導的生活方式——為了叫他人得益處……

    閲讀全文…

  • 舉目73期——編者的話

    舉目73期——編者的話

    本文原刊於《舉目》73期。 文/談妮 耶穌說,在世上,我們有苦難;但我們可以放心,因為祂已經勝了世界。並且,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將使我們在基督裡有平安。我們所擁有的憂愁,也將變為沒有人能奪去的喜樂(參《約》16)…… 吳獻章以約伯為例,說明上帝的安慰,會勝過我們所承受的苦難。華之惠現身說法,在至親身陷卡達冤獄的兩年間,經歷了客西馬尼園的掙扎,體會到“尊崇上帝”。陳良在兩個特殊兒出世的前後,更新自己的價值觀,學習以上帝的眼光評價人,並放下自己的意願,和上帝更親近。 吳蔓玲則說明,人若不怕苦難的欺壓,就能綻放出美麗的光彩,成為他人的祝福。歡欣提醒,苦難使人謙卑,去思考生命的本源。王倩倩孩子染毒的羞辱,反而成為她從事戒癮輔導的呼召。陳培德介紹了楊腓力——這位牧者認為,苦難使人重新建立對上帝的信心。 苦難的另一個面貌,是恐懼、是焦慮,如艾溪對《鳥人》的解讀;苦難也是昨日之夢,是昔日輝煌的荒涼與戰爭的殘酷,如王星然筆下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但親歷保釣運動的熊璩,卻見證跟隨主的人,苦難不是走向夢碎,而是更新自我認識。 這時,臨風以ISIS為例,說明極端的神學觀,足以造成巨大的苦難;鄧潔明、謝昉勸我們要轉換觀念,不可在錢財上成為牧者的“苦難”。 最後,王愷婷因為 “盼望”,因為基督在十架上的愛,雖然心中有諸多困惑不得解,但仍願意相信,黑夜過後必有天明。

    閲讀全文…

  • 本文原刊於《舉目》72期。 文/談妮 如果,我們不能頌讚 “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就很難在“上帝的意念不同於我們的意念,上帝的道路不同於我們的道路”(參《賽》55:8-9)時,做到順服。 對上帝尚且如此,對人就更難了。怎麼辦呢? 周學信提醒我們,聖經裡的順服明顯不只一種,而且也異於我們來自文化,或本能地解讀;邱清萍則指出,對上帝的愛決定我們是否順服人,這是順服的藝術;周傳初認為,個人與教會的成熟,第一要效法主耶穌的順服;陳正華見證,她如何實踐“順服丈夫”;張在孜從文化出發,談我們如何順服上帝,“離開父母”,並孝敬父母。 順服上帝,也體現在我們如何區分同性戀行為與同性戀者(鐘德民);在貧困中仍不忘作跨文化宣教(郭開智);以上帝國度的眼光來服事(高山);從政,卻不結黨營私(莊祖鯤);以憐憫的心,承擔被騙的風險(薛主流)。 順服上帝,是因為我們知道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並盼望祂榮耀的再臨(小志),也是因為審判與悔改,不論是現在或未來,各人都免不了要直接面對上帝(劉同蘇)。 《舉目》72期目錄:http://behold.oc.org/?page_id=26335 下載:舉目 第72期 2015.03 繁體版 PDF檔 在線閱讀:舉目 第72期 2015.03 繁體版 在線翻頁閱讀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