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22
江慕理
1957年,美国见证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相遇: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和葛培理(Billy Graham,亦作“比利·葛理翰”)。在纽约,金恩在葛培理的布道会上发表了演讲。葛培理对金恩的社会参与和他所体现的基督教精神表示赞赏。
然而,两人的和谐关系受到了挑战——葛培理与支持种族隔离的州长Daniel Price同台。他坚守非政治和遵纪守法的原则,与金恩倡导的民权不服从行动,形成鲜明对比。
葛培理认为,种族主义等社会问题,是“心灵问题”。他专注于个人的救赎和改变。他的神学观点,以及他与政界高层的关系,使他对民权运动持谨慎态度。他认为,社会的重大变革,将在基督再临时实现。
与此同时,金恩对白人为主的教会领导层的失望,日益加深。这在他撰写的《伯明罕监狱来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主张立即采取实际行动,来对抗种族不公。这与葛培理更注重心灵层面、较少直接对抗的立场,截然不同。
这种不同,更引发了广泛、持续的辩论:在充满分歧的世界中,如何最好地实践福音的真理?
彼得和保罗的冲突
其实这一论题,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早期教会里,保罗与彼得之间的分歧,就是一个例证。从《使徒行传》中,我们看到初代教会在圣灵引导下的成长记录。
其中,彼得和保罗,是当时教会中两位重要的领袖:彼得被称为向犹太人传福音的使徒;而保罗,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使徒。他们在福音的传播中,都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然而,《加拉太书》第2章记录的安提阿事件,则反映出一个问题:他们二人所教导的,是否基本一致,还是存在分歧?
在《加拉太书》2章1-10节中,保罗描述了在耶路撒冷的一次会议——在那里,他澄清了他在外邦人中传播的福音。而教会的领袖们(包括彼得和雅各),认可了保罗的资讯,是与他们的相同的。这证明他们对核心真理的认识,是一致的。
然而,冲突却在《加拉太书》2章11-16节中浮现。
此时,场景从耶路撒冷,转移至安提阿。最初,彼得在那里欣然与外邦信徒一同吃饭。但当一群可能是法利赛派的犹太基督徒,从耶路撒冷来到安提阿后,彼得就停止与外邦人共餐。
保罗注意到彼得的改变,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认为彼得这样的行为,是在福音上做了妥协。
为什么彼得吃洁净食物,反倒是在福音上做了妥协呢?保罗认为,“因信称义”的福音和行律法称义的认知,相互矛盾,同时福音的传播,也应超越文化习俗的限制。他在《哥林多前书》9章19和22节中提到:
“我虽然是自由的,不受人管辖,但我甘心作了众人的仆人,为赢得更多的人……对软弱的人,我就作软弱的人,为要赢得软弱的人。对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我总要救一些人。”
保罗愿意适应不同的文化习俗,以福音的传播为最高目标。
有意识的选择
19世纪,英国传教士戴德生,为了福音的缘故而与中国文化认同,因此被人铭记。他穿着长袍马褂,反映了他致力于将福音传给中国人的决心。他的服饰选择,不是因个人喜好,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以融入他服事的环境。
与此相似,使徒彼得初期与外邦信徒相处时,也表现出融入服事环境的意愿。他与外邦信徒同食——虽然这违反了犹太人的习俗,但他明白,基督的福音超越民族与文化的界限。彼得的行为,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章23节中的陈述一致:“凡我所做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共用这福音的好处。”
然而,当来自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抵达安提阿时,彼得改变了。以下是笔者想像的彼得与那些犹太人之间的对话:
———————————————————————————–
犹太人:“彼得,你和外邦人一起吃饭,不遵守我们的饮食律法,这是在妥协你的犹太身份!”
彼得:“没那么严重吧?只是吃饭而已!”
犹太人:“你吃的食物是不洁净的,这违背了摩西的律法!”
彼得:“呃,你说得对;我确实不应该吃这个猪脚!”
———————————————————————————–
也许,害怕批评和羞耻,使彼得做出了妥协。更遗憾的是,他的行为还影响了其他人,包括巴拿巴(参《加》2:13)。巴拿巴从最初起,就与保罗一同宣教。他见证了外邦人的信主,也出席《加拉太书》2章1-10节中提到的耶路撒冷会议。然而巴拿巴也跟从彼得妥协了!这凸显了此问题的严重性。
为什么选择公开批评?
彼得和保罗在耶路撒冷的最初会面,如《加拉太书》2章1-10所记,是私下进行的。那么,为什么保罗选择在安提阿,当众批评彼得呢?是因为他太愤怒,还是因为他这样做是出于理性的判断?
我们有理由认为,保罗的行动不仅仅是出于着急,更是因为他相信,必须公开纠正彼得的做法。保罗选择公开指责彼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事件已经公开化:
《加拉太书》2章13节提到,“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这表明彼得的行为已经成为公众议题,许多人都在效仿他。因此,保罗公开责备彼得,既是指责彼得的伪善,也是要纠正由此产生的广泛行为。公开批评彼得,等于是在批评所有模仿他的人。
2,问题的严重性:
保罗在《加拉太书》2章14节中,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我一看见他们做得不对,与福音的真理不合。”他认为,这不是小事。安提阿的外邦信徒,可能因彼得的行动,误解福音,以为遵守犹太习俗是得救的必要条件,继而误解基督教自由的本质。保罗必须捍卫福音的核心原则。
3,彼得需要这种公开指责:
彼得在安提阿的妥协,源于害怕受到批评和羞辱。保罗私下责备他,可能难以奏效。因为彼得可以私下同意,但在公开场合仍然妥协。保罗选择公开面对彼得,是一种策略——他迫使彼得面对自己的恐惧。既然已经当众受指责了,彼得也不会再害怕犹太人对他做什么了。
这次批评的结果,是彼得接受了保罗的立场。在《使徒行传》15章中,耶路撒冷议会最终证实了保罗是正确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冲突并没有导致使徒之间持久的敌意。多年后,在《彼得后书》3章14-16节中,彼得高度评价保罗,承认他的著作是圣经的一部分。
彼得身为早期教会最受尊敬的使徒,所表现出的谦卑与虚心受教的精神,可见一斑。
彼得怎么会犯错?
彼得,作为耶稣最早的门徒之一,见证了耶稣的复活。并且,彼得是首位向外邦人传道的使徒,他怎么会犯下这样的错误?有一种可能是,他害怕批评,或为了避免冲突。也有另一个可能:他没有完全理解福音。福音教导我们,救恩是借着基督,而不是借着律法。彼得的行为表明,他没有完全明白这一基本真理。
对此,保罗的回应是:“可是我们知道,人称义不是因律法的行为,而是因信耶稣基督,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为要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律法的行为称义,因为,凡血肉之躯没有一个能因律法的行为称义。”(《加》2:16)
简单来说,称义不是通过遵守宗教律法,而是通过对耶稣基督的信靠,因为人无法借着行为称义。这一核心的资讯,贯穿了《加拉太书》和《罗马书》。
保罗需要写两封长信来教导此资讯,是因为接受福音和实践福音,是两件事——虽然“信耶稣,得永生”容易理解,但接受并且实践,可能很困难。即使像彼得这样伟大的使徒,也会犯错。
对优越的渴望
世上充满与福音核心价值相悖的观念,例如基于阶级、国籍、种族或教育的排他性。这些观念背后,隐藏着一种普遍的心理:对优越的渴望。
这种对卓越的追求,通常源于对不足的恐惧。人们试图通过提升自己,来确认自我价值。这种由恐惧驱使的追求卓越,助长了世界上多种形式的不公和不平等。通常,有不公义的地方,总有一方试图压制另一方,从而加强自己的优越感。
然而,福音挑战了这种世俗的思维模式。承认自己是因恩典得救的罪人,与压制他人、获得优越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音号召我们谦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对上帝恩典的依赖。福音强调,我们的价值不取决于我们的行为,而是基于基督为我们牺牲。
基督团契是跨越种族界限的,然而在彼得的时代,以及在20世纪,许多基督徒并没有理解福音与这一点的联系。而使徒保罗已经看到,种族主义与福音相互矛盾,是一种靠行为称义的表现。这不仅仅是“不爱邻舍”,更是试图超越邻舍,以使自己“足够好”。
为了证明自己,人们寻求主导地位——无论是在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财富、教育,还是道德方面。这种卓越主义忽视了福音的真理:我们的价值不是基于我们的行为,而是基于上帝的恩典。
需要葛培理,也需要金恩
回到葛培理牧师与金恩博士,他们之间的差异与福音的本质无关。他们都认为,基督徒团体是不分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的。他们的差异不在于人得救的资格,而在于得救的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葛培理所采取的态度,比较接近马丁•路德的“两国论”。金恩则是更加主动地试图“转化文化”。
我们不应简单地评判哪种神学观更符合圣经,而应意识到,基督徒在不同的文化处境中,需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葛培理与金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家,但他们的社会处境很不同,看到的问题自然也不一样。
对基督徒而言,关键在于如何以福音为中心生活,并根据耶稣基督的死、复活和再来的事实,来塑造生命。当代教会既需要葛培理,也需要金恩。
葛培理提醒我们,福音是社会转型的基石,也是所有基督徒生活的基础。而金促使我们反思生活中可能忽视的福音原则的应用,以及哪些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是与福音真理相矛盾的!
作者目前在位于台湾高雄市的BCC双语社区教会(Bilingual Community Church)牧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