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身濃濃的“班味兒”,怎麽辦?(小旭)2024.08.19

小旭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08.19

“我對這個時代最大的感受就是丟失,雖然我們獲得了機器、速度等,但我們丟失了宇宙,丟失了與大地的觸摸,最重要的是丟失了一種表情。我覺得我們人類就像奔跑而不知道怎麼停下來的動物……”(註1)

——已故現代詩人張棗

散發出班味兒了?!

剛入職時,隔壁辦公室99年的小姐妹感歎我的精神狀態真好:她那與我同齡、工作好幾年的姐姐,眼睛裡已經沒有我的那份光了。

入職半年後,她在走廊遇見我,摟住我的肩膀,半開玩笑半帶著同情關切地說:“你怎麼也開始散發出班味兒了?!”

在社交媒體上,“班味兒很重”、“如何去掉班味兒”,成了年輕人們集體吐槽、自嘲與互助攻略為一體的熱議話題。

什麼是班味兒?小紅書上有人總結:一旦開始上班,就不自覺散發出的疲憊氣息,揮之不去。

曾經以工作為樂的我

曾經的我,可以說是以工作為樂。

那時我在芝加哥作傳道人。那是一份滿足了使命感、興趣、價值創造的工作。

我有很多的自由度去安排時間、去設計我的服事、去刻意學習、去讀經禱告、去做創造性地輸出。我享受在信仰的旅程上陪伴和支持別人,並且我有一個小而美的團隊,和一個給我很多支持、滋養和正向回饋的社群。

我沒有績效考核的壓力,開週會時有定期但是不用怎麼擔心的彙報。那時我也盡可能把每週一分別出來,進行安息的操練——放下工作,親近自然,寫日誌,享受上帝的創造和祂自己。

也因此,雖然作為傳道人,我工作和生活的邊界很模糊,但我不太會覺得生活被侵蝕,或者身心被工作嚴重消耗。並且,那時我就住在教會附近,通勤是十分鐘散步距離,幾乎總是有時間享受自己或者和友人一起做的三餐。

現在回頭看,這簡直是夢一樣的工作。

疲倦不堪的打工人

現在,我成了一名打工人,在高校做一份助理崗的工作,職責圍繞三部分:日常行政、媒體運營、籌辦論壇。

從前的打工人,多指以體力工作為主的外來務工人員。現在這個詞已成了各行各業勞動者的統稱,涵蓋從管理崗到普通職員,從腦力勞動者到體力勞動者的中國近8億勞動人口。(註2)

當然,我知道自己相比於很多工作條件更艱辛、酬勞卻更少的勞動者,已經擁有了太多的特權。這其中涉及到的階級固化、貧富差距、社會分配不公等問題,是值得關注和探討和為之禱告的。

雖然我是彈性工作制,理論上不需要每天嚴格地上下班打卡,但工作仍然佔據了我一天的大多時間。由於需要在微信上隨時回應工作夥伴,甚至當下班回家後,我也會下意識地看手機,擔心自己錯過了老闆或者同事的資訊。

雖然有一些悠閒的時候,但是工作一忙起來,就感覺把自己摸魚的時間又全都補了回來。

這也是我在小紅書、在微信文章評論、在我身邊人身上感受到的:日子每天圍繞工作轉。你不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工作;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從工作中恢復、以迎接來日的工作。回家就想躺著,無腦放鬆——至於給自己做一頓健康可口的飯菜、健身、讀書學習技能——只能再說吧。倦怠是很多人的常態。

數據顯示,中國人的每週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睡眠時間越來越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以來,全國企業就業人員週平均工作時間逐步上漲。2023年的週平均工時至49小時,為近20年新高。與此同時,工作時長的增加並不完全等同於薪資上漲。

再來看另一組數據。2022年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由38個國家組成,以發達國家為主,中國因為各種原因尚不是成員)年均工作時間為1719小時,而2022年中國年均工時為2490.8個小時。(註3)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顯示:中國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6.5小時。(註4)

雪上加霜的是,國內的假期也很少。中國勞動者的公共假期天數和帶薪休假天數,在主要國家中都是相對比較低的(註5)。中國速度和便捷生活的背後,是社會各層打工人的疲倦不堪。

為什麼進入職場

如果你熱愛所從事的工作,從工作得到了意義、價值、期望的薪酬,或許一天結束時,你雖疲倦,但仍有滿足感。但如果你只以工作謀生,你難免會覺得自己似乎成為了一個工具。

退一萬步講,為什麼我一定要做一份社會上的工作,而不是回到教會拾起全職服事的工作?

從務實的層面,當下的我需要一個便於家人理解、增加溝通橋樑而非屏障的工作。我也需要通過工作落實一個上海戶口,使得生活、辦理簽證等等事宜,能更加方便,雖然這不是一個剛需。

從異象和意願的層面,我想自己先下水試試。過去作為一個沒有職場全職工作經驗的傳道人,在教導工作的意義和職場宣教時,我會擔心自己輸出的,更多只是理論和神學,缺乏實操的反思。

如今真的下了水,問題比答案多——但我想這不是壞事。

當我自己真正身處職場、做著一份自己覺得沒有多少意義和價值認同感的工作時,我和之前帶著同樣的問題來到我面前的弟兄姐妹一樣迷茫:

我該換工作嗎還是繼續苟住?我羡慕有的弟兄姐妹在自己的職業上胸有熱忱,努力推動自己的行業更加靠近上帝的心意。然而,我工作的動力源自哪裡?我有自己很想進入、參與改變的行業領域嗎,還是說全職服事才是我的賽道?

當我自己早上醒來,一睜開眼就在回應工作資訊;當在小組時間和主日需要加班時,我也覺得很挑戰。

之前聽說一些海歸基督徒回國後,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聚會變得不規律,缺乏個人讀經禱告的時間——這份掙扎是真實的。如何不被工作裹挾、擠壓了信仰成長的空間?當去小組、主日、參與服事變得比從前更加困難和辛苦時,也讓我更加珍視和感恩教會生活。

當我離開教會的同溫層,面對背景多元、性格不一、對信仰態度不一的同事和老闆,我對於這份不同於教會肢體的關係,應該有什麼樣的期待?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同時保有自己的本色和信仰的底色?

當我不能在工作本身找到意義時,是否可以帶著愛鄰舍的服務精神,去履行老闆給的工作任務、去配合同事?還是說,這樣有點阿Q精神?我是不是可以接受,雖然帶著真誠在相處,但是和有的人只能共事,和有的人可以成為“搭子”,和少數人才能培養出可遇不可求的友誼,得到信任和空間表達自己與信仰?

暴露軟弱和缺乏

職場也暴露出我的軟弱和缺乏,讓我謙卑。

之前聽說我的一位好友,在工作中面對同事反覆出現、令人無語的行為,會忍不住在背後罵人,當時我還覺得難以理解。而當我在加班中,遇到一些不可理喻的要求和壓迫性的溝通,心裡也開始罵罵咧咧時,我才發現自己並沒有比別人擁有更多的溫柔和耐心;只是,我之前沒有被放在那樣的境遇中罷了。

環境熬煉我,暴露出我裡面的問題與需要。

職場也讓我進一步意識到我的討好型人格,我的ego(比如我在意個人形象和評價,有時勝過在意上帝的心意),等等。這都是需要進一步處理的課題。

我一向認為自己很會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然而工作中,卻發現自己還是缺乏“利他”思維,很容易從自己的方式出發,處理問題。而我之前所適應的溝通模式和語言風格,在追求效率的職場上,有時也顯得冗餘。

我被逼著去做沒做過、不願意做的困難的事。

在籌辦大型活動的時候,我不得不學習在團隊裡分工,學會用人,學習處理跨部門協同中的複雜關係。

我也看到大家對於犯錯不同的態度。一位顧問安慰我說:“你只要做事,就一定會犯錯;什麼都不做最安全。”這句話讓我想起《馬太福音》25章裡“按才受託”的比喻。從字面意義上解讀的話,把銀子埋在地裡的僕人像是害怕犯錯而消極應對,另外兩個被誇為忠心的僕人面對家主的託付,選擇了付諸於積極主動的行動。

當我看到自己品格、工作方法和能力上的不足時,我轉向上帝,尋求祂恩典庇護,同時也想務實地尋求能力成長——我相信這也是上帝讓我經歷職場的美意之一。

我是上帝手中的工作

在這裡我並不試圖給出解決方案,因為我真的沒有。但我想分享一下在哪些地方得到些安慰,從而還能繼續往前。

我即將完成我在現在崗位第一年的工作。雖然想到工作就覺得疲憊,但我還打算繼續續約,原因有好幾層:

1. 我還沒有想到更合適的工作,可能因為我缺乏嘗試的行動力,但我目前的確不願意付上這個轉換成本。

2. 我身在一個氛圍挺好、支持性挺高的團隊。我也和幾位遠遠近近的同事,建立起了真誠交流的關係,甚至有空間去探討彼此的信仰、人生經歷和感悟。

3. 我陸陸續續在校內結識了幾個主內小夥伴。很感恩上帝回應這個禱告,也很期待進一步和她們交流,甚至看看是否有機會建立在學校內的小組。

4. 雖然我還是對這份工作沒有太大的興趣,但還是期待看到自己繼續在這裡成長,並且也很感恩有比我資深的同事樂意給我指導。

最近看到一句來自《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裡,《工作問與答》中的一句分享:

“最終你的工作是你,最終你的作品是你,最終你的成果是你這個人,你應該時刻想著這件事,就是你所做的所有事情,受過的所有訓練,委屈,成就,都是為了成就你這個人。”

聽著似乎有點雞湯,但是我咂摸了一下覺得挺受用。

工作在打磨的作品其實是我們自己。而我們,其實是上帝手中的工作。“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 2:10)

我期待自己在上帝手裡要成為的樣子,透過職場這個容器、這個工具。我也希望慢慢地覺察祂在這裡預備讓我參與的祂的工作。

與此同時,當第二年的工作開始時,我也希望把沾染了班味兒的生活重新奪回。

預備突圍

很快就要立秋了,騎車經過學校附近,一路都是桂花的香氣,那感覺真的很好。校園裡有長滿植物的院落,還有幾只挺好擼的貓,向人類展示何為鬆弛。學校的食堂也比很多外賣更加健康。

我的先生也鼓勵我,雖然心裡作難,卻要繼續倚靠上帝,在需要忍耐的季節裡繼續忍耐。當我有平安和力量繼續待在如今的崗位,就按著上帝給的力量忠心去服事。若有一天上帝要帶我離開這裡,進入新的領域,祂會預備突圍的時機。

註:

1. 引自2008年張棗和學生顏煉軍的訪談:“甜”——與詩人張棗一席談,來自《張棗隨筆集(增訂本)》。

2.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估算。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

3. 摘自《經濟觀察報》微信公眾號文章《中國人每週工作時間越來越長》,發佈於2024年7月22日。

4. 摘自新華社百家號文章《國家發出健康睡眠倡議:成年人每天應保持7到8小時睡眠》,發佈於2019年7月23日。

5. 分析參考自知乎問題“世界各地假期盤點,中國是假期最少的國家嗎?”下方回答。

參考書目:李誕,《李誕脫口秀工作手冊》,(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年)。

相關文章:《站在九月邊上,回顧今年懸而未決的五個難題》

作者之前在芝加哥一所年輕人為主的國語教會服事,2023年初回國,現與先生定居上海,在職場生活、新婚生活和教會生活中摸索著成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