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大國的最後落日vs. 利甲族的聽從祖訓(吳世芳)2016.05.12
經文:《耶利米書》35章。利甲族聽從祖訓,300年不逾越:夕陽快將沉入地中海,天色昏暗,一行一百餘人,趕在關城門前,魚貫進入了耶路撒冷。他們在城西稍偏遠處,迅速搭好了十餘座帳篷。婦女安頓好孩子,埋鍋起灶烤麥餅。不到2個時辰,這一批穿駱駝毛的遊牧者,又快速地在帳篷周圍,圍起防護圈,派了2名家丁守衛。這批利甲族人正是嚴守祖訓:搬遷新地先扎帳篷,安頓婦孺,派好警衛,歇息進食。 阅读全文
-
我的流產再孕筆記(吳燕)2016.05.05
對上帝不切實際的期許,和對完美生活的盼望,一直持續到我工作、結婚,直至懷孕。懷孕之後我非常欣喜,雖然有孕酮低和肚子疼的症狀,但我都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一天主日敬拜後回家,發現見紅,流血很多。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怎麼會這樣?上帝不愛我了嗎?” 阅读全文
-
比珍珠更寶貴——從人妻到人母(蒼蘭)2016.05.03
作為團契導師、醫生的妻子、4個孩子的母親,春華是怎樣平衡事奉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在子女教育和金錢奉獻上,她又有什麼樣的原則呢?帶著這些問題,我採訪了她。 阅读全文
-
書名:《享受吧!女人的生命旅程》(陳培德)2016.05.02
享受吧!女人的生命旅程》(Becomimg Myself: Embracing God’s Dream of You),這是本女人寫給女人、女人談女人的書。作者以流暢又多變、誠懇而不失幽默的筆調,娓娓細訴女人的各種掙扎、渴望。 阅读全文
-
舊約的“傲慢與偏見” ——論《約珥書》蝗災的生死教訓(吳世芳)2016.04.27
9世紀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講述了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奈特的愛情故事,反應了19世紀英國鄉紳階層的禮節、成長、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態。劇情精彩,引人入勝,三百年來不斷改編為電視連續劇、電影、舞臺劇、音樂劇…… 公元前9世紀,上帝的選民,大衛王的後裔,在盛產柑橘、葡萄、橄欖、牛羊、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也上演了一齣“傲慢與偏見”的舊約版。 阅读全文
-
好友刪了我……因為我幸福快樂?(小萱)2014.04.21
我興致勃勃地想邀請我的鄰居兼好友週末聚餐。可是當我打開微信,給她發信息時,卻發現發不出去,而且有提示:我不是對方的好友,需要通過好友驗證。 我明白了,我被對方從好友列表中刪除了。 阅读全文
-
向山舉目——從西峰到醋山(愛正)2016.04.20
古往今來,山總能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我見過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山,唯有兩座讓我終生難忘。一座位於我童年時的老家,另一座位於南半球的新西蘭。我初次見它們時,都是身陷困境之中。可惜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天地山水間有位神奇的造物主,更不知道可以“向山舉目”,可以向祂禱告、呼求。我以為只是在不經意間看見了兩座山。 阅读全文
-
《愛勝過恐懼──進入親密、豐盛、狂喜的生命》(陳培德)2016.04.18
書名:《愛勝過恐懼──進入親密、豐盛、狂喜的生命》 (Lifesigns: Intimacy, Fecundity, and Ecstasy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作者:盧雲(Henry J. M. Nouwen) 出版:校園書房出版社 阅读全文
-
故事並未結束——我是怎麼熬過來的?(李漁岣)2016.04.14
主,我向你祈求,你就為我開出路。為什麼我總把你當做苦難的主,而非祝福的主呢?我總看見無數的生活苦楚將自己的青春變皺,我多渴望大喜樂與我同在,生活的自然之樂與我常在啊!而主你的祝福,使我心願滿足。 阅读全文
-
結“果子”——我的個人佈道經驗(何正中)2016.04.06
我出身在基督教家庭,祖父是以傳揚福音為己任的好牧師。我從小就相信主耶穌。而今我己經70餘歲了,信仰十分堅定,並且總想多帶人信主,“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約》15:8)。 阅读全文
-
石像的懺悔——原來我金玉其外!(高山)2016.04.05
這麼多年,我像石像一樣冰冷、剛硬,上帝依然包容我,祂的愛一點都不減少! 我還能說什麼呢?這樣好的上帝,我還能到哪裡去找呢?還有誰比祂更愛我嗎?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祂主動來找我;在我最剛硬的時候,是祂全然包容我;在我最招人厭惡的時候,祂依然愛著我…… 哎,上帝!我無言以對,亦無以報答。唯有一生跟隨! 阅读全文
-
書名:《神國經理人──基督徒的創新與創業領導學》(陳培德)2016.04.01
書名:《神國經理人──基督徒的創新與創業領導學》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Finding Your Calling, Making a Difference) 作者:保羅‧史蒂文斯(R. Paul Stevens)和理察‧古森(Richard J. Goossen) 出版:校園書房出版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