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克服(王頻)
我讀過神學,傳過道,神讓我生長在中國,我覺得對中國應有負擔。所以,放棄了幾次出國的机會,現在我已七十八歲了,更希望福音能在中國廣傳。當國內福音之門關閉之際,我從事了醫療工作。 阅读全文
-
帶我踏上回鄉的路(末雁)
我想起主耶穌的宣教大使命,是對每一個基督徒講的,我們都有責任要往普天下去,向萬民作見証,我怎麼可 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而把主的命令放在一邊呢?從那天起,“宣教士”這三個字就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阅读全文
-
山區裡的“姐夫”(路聲)
早就有當地的弟兄姐妹告訴我:“你到這裡來一定得去見見傑夫,他可是我們這裡的靈魂人物!愛主,熱心助人。他家有八個小孩,最小的是剛剛領養來的才幾個月大的棄嬰,他對我們這裡的聚會可熟哩,常串門和我們溝通。我們有大事小事也總喜歡去找他。他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中’了。我們都管他叫‘姐夫’,真像是我們一家的人!” 阅读全文
-
雙肩擔風雨——訪華人企業家李學勉談“領導(乃潔)
“信仰使我學習把事情交託給神,也使我看見我所有的一切,若不是神特別的恩典,我什麼都不能擁有。” 阅读全文
-
海外中國學人事工鳥瞰(一)蘇文峰
本文根據各地同工所提供的資料,概略介紹目前海外中國學人教會和團契的數目和分佈。由於中國學人的流動性極大,要作科學化的、全面性的統計幾乎不可能,但各地同工根據親身參與者的觀察(paticipant observation)和電話調查、深入採訪等方式,已盡量進行較可靠的估計。下述資料或許不能視為學術性的數據(data),但應可做為了解全貌的參考。 阅读全文
-
如入寶山(可安歇)
在我開始上學識字的時候,我對一件事甚為驚異:我祖母從未上過一天學堂,從未提筆寫過一個字,為什麼她能從頭到尾,朗朗有聲地誦讀聖經?我鄭重其事地問過她。她回答: “我得著神的話語,就當食物吃了。”當時我不懂,只覺得她語出驚人。 阅读全文
-
打開我家的門(逸嵐)
當我把家打開時,也等於是把自己敞開。平常人保持距離,就是怕別人知道我是誰。可是親近的相處會使我的缺點、我們家的缺點完全暴露人前,讓人論斷。我的自信、個性受到嚴重的考驗。神藉著許多事把美麗虛榮的泡泡一個個點破。開放家的頭幾年,被“修剪”的過程是痛苦的,只有以“苦其心志”自我安慰。 阅读全文
-
山區的孩子 ——回應《生死攸關論墮胎》(繆進敏)
產後,母親與那位農村婦女坐在我的床邊,等待嬰孩從育嬰室送出來。護士把嬰孩放在我伸出的手臂上。就在那接觸的一剎那,我好像受到電擊,我的心一陣痙攣。我緊緊地抱著孩子,這是我的血和肉啊!我要把她送走的決心,在一剎那間煙消雲散。 阅读全文
-
一粒棋子–美國校園團契(海外校園雜誌)“新”同工(李秀全 林靜芝)
參與事奉三十八年,我們深感自己這一代是蒙神特別恩憐的一代,因為我們有幸成為“跨世紀”的人,可以經歷時代的變遷,見證世紀的交替。 阅读全文
-
論墮胎的權利–一場世界觀的交戰(夢孔)
傳統上,中國農村是鼓勵多產的。多一雙手就多一點做工的力氣。因為農村生活條件不好,孩子能帶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國,孩子就是父母的延伸,他的價值在於能光宗耀祖,昌大家族。 阅读全文
-
回應一:台下站起的孩子–訪陳佐人牧師(本刊記者)
教會不要輕易地去指責“墮胎就是殺人,就是犯罪。”人們對基督教“一刀切”做法的反感,就常常因此而起。聖經的原則是絕對的、一致的,但在教導時,不要以普遍性方式加罪名於人。 阅读全文
-
生死攸關論墮胎(蔡越採訪)
在有選擇的自由的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基督徒應該絕對反對墮胎,還是無條件贊同,抑或是視情況而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