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公共議題
-
教會要拒絕新派神學,不容許世俗媒體及法律來指導教會,不與違反聖經真理的文化妥協,不背離教會的使命。
-
人權、人性尊嚴和人類興盛背後牽涉到我們對“人是什麼”的理解,然而人們卻很少去問這基本的問題,整個社會也對“人是什麼”缺乏共識。
-
面對北美日益升溫的族群對立,以及令台灣社會分化的同性婚姻等議題,教會需要回到“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來察驗和回應。“耶穌基督和祂釘十字架”揭示了上帝如何進入破碎的世界中,承擔人的罪,以及自以為義之人的指責,最終在十字架上彰顯祂對世人的愛,暴露罪惡的權勢,並以復活作為一切的新起點。
-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競選基調,標誌著整個美國社會的焦慮。 共和黨候選人川普高舉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並宣稱自己代表著“法律和秩序”,吸引了大批群眾的支持。而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的口號是“一起更強大”,也反映出美國選民對未來的憂慮,認為自己需要更加強大來面對外部和內部的挑戰。 從兩個候選人的競選口號中,反映出的是美國公民對國家未來的觀感:一個逐漸失序和衰落中的強國。
-
過去幾年,每當遇到重大的公共議題,微博、臉書、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頓時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同立場的人各自集結,旗幟分明,互相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