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審判

  • 憐恤之愛(受教舌)2025.03.03

    也許世上的愛,包括父母之愛,都不完全,但天父的愛,卻比父母的愛更真摯、更深沉、更厚重,也更打動你我,我們為之動容嗎?

    閲讀全文…

  • 擴展性王權(受教舌)2025.01.01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2025.01.01 受教舌 讀經:《詩》96 背誦: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祂要按公正審判眾民。”(《詩》96:10) 愛德華·韋爾契在《親愛的,別把上帝縮小了》中,提到了同儕和環境壓力。千萬別小看這些外在的種種壓力,很多人有意無意中,會因別人看法或環境壓力而放棄真理。這方面,掃羅王的例子就是一個典型。《撒母耳記上》記載了這個悲情故事: 掃羅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還沒有來到吉甲,百姓也離開掃羅散去了。掃羅說:“把燔祭和平安祭帶到我這裡來。”掃羅就獻上燔祭。剛獻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掃羅出去迎接他,要問他好。撒母耳說:“你做的是什麼事呢?”掃羅說:“因為我見百姓離開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來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裡說:恐怕我沒有禱告耶和華。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擊我,我就勉強獻上燔祭。”撒母耳對掃羅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撒上》13:8-13) 看到沒?百姓一旦有動搖和逃散,環境一旦有壓力,掃羅作為王,竟不顧上帝禁令,等不及撒母耳來獻祭,自己僭越祭司職分,染指獻祭事宜。 撒母耳指責他,掃羅還為自己狡辯,振振有詞地說,因為百姓都散了,而你撒母耳也來遲了,敵人又已聚集在密抹,所以,自己根本就是迫不得已,才“勉強獻上燔祭”(參《撒上》13:12)。 這種恐懼同儕和環境壓力的心理,說到底,就是因為掃羅心目中的上帝太小了。在他心裡,這位元上帝虛弱到需要掃羅在關鍵時刻來取而替代。別忘了,以色列真正的王是耶和華,而不是他掃羅。掃羅不過是上帝的僕人。但掃羅卻以為自己是“上帝”。這就是他一生悲劇的總根源。 《詩篇》96篇卻展示“擴展性王權”這一觀念。詩人強調上帝藉著救恩作王,藉著敬拜作王,也藉著審判作王。這位上帝不只是以色列的上帝,也是全地的主。詩人充滿激情地宣告:“人在列邦中要說:‘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不得動搖;祂要按公正審判眾民。’”(《詩》96:10) 這一觀念在《舊約》顯得毫不違和。耶和華固然是以色列的上帝,同樣也是全地的主宰。從《創世記》1:1宣佈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到《詩篇》96:10高呼“耶和華作王,世界就堅定”,全本舊約早已牢牢地把全宇宙都納入上帝的治理範圍之內。 但這世界不是充滿了罪惡和混亂嗎?如何能說耶和華在全地為主為王呢?《詩篇》96篇其實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因為祂來了,祂來要審判全地。祂要按公義審判世界,按祂的信實審判萬民。”(《詩》96:13)換句話說,目前還不是最終審判的時候。到了時候,主要按公義和信實審判世界和萬民! 如此看來,目前豈不正是我們趕緊認罪悔改和信靠順服的最好機會? 默想:基督徒如同潛入一座已經被天使層層包圍之城的特遣部隊,不用刀槍,而用福音、口舌和生命,勸服城內百姓在總攻發起前趕緊棄暗投明。一旦天使入城,一切都來不及了。 禱告:天父,求你使我的同胞都說:‘耶和華作王,這國就堅定,不得動搖。因為耶和華要按公正審判這民。’願這地現在就充滿了公義和福音,充滿了歸正和復興。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聽啊,公義的君王要再來!(黃奕明)2025.01.01

    這似乎是個無解的災禍,亞伯拉罕的子孫自相殘殺,以實瑪利的後代與以撒的後代,在巴勒斯坦這塊土地上,已經流了太多的鮮血。難道這真是聖經預言中世界末日的來臨?

    閲讀全文…

  • 其實你已經看見(佘亞弘)2024.10.03

    世道炎涼、世風日下,容易讓人有詩人般憤世嫉俗的沮喪

    閲讀全文…

  • 思想人生的“最大”,面對將臨的審判(李東光)2024.09.23

    能夠手潔心清地站在主的面前,並不是說我們完美無缺,而是我們曾盡心愛上帝愛人、盡意遵行上帝的話語、盡力追求上帝的公義聖潔。

    閲讀全文…

  • 刻在心版上的“新約”(辛立)2024.08.30

    對以色列民眾心腸剛硬、頸項頑梗的罪性,上帝早就知道。

    閲讀全文…

  • 我被顧念故我存在(受教舌)2024.07.01

    一個全然依靠外界資訊和上界標準的“我思”,自身還搖來晃去,怎麼可能成為安身立命的前提和根基?

    閲讀全文…

  • 人生如花又如影(王申得)2024.04.13

    本文刊於舉目官網牧者恩言專欄,原刊於2019.09.27 王申得 經文:“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這樣的人,你豈睜眼看他嗎?又叫我來受審嗎?”(《伯》14:1-3) 一般來說,人們在順利平安時,容易浮躁,在困難或苦難中反而容易靜下心來,去想一些事情。 聖經中的約伯曾經是一個成功的農場主,其家族經營著龐大的畜牧業帝國。然而,一連串突如其來的天災人禍,使他一夜之間傾家蕩產,跌到人生的最低谷。從那時起,約伯開始嚴肅地思考人生,甚至懷疑上帝。 約伯經歷苦難,漸漸領悟到人生的真相。原來,人的一生有許多患難,無法擺脫。聖經學者推測,約伯是亞伯拉罕同時代的人,當約伯出生時,世界上長壽記錄保持者瑪土撒拉才剛剛去世350年左右。人類的壽命在瑪土撒拉去世後,也就是在大洪水之後驟減,“人活七十古來稀”。但即使七八十年的生命,掐指算一算,其中的好日子也並不多。所以,約伯說,“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 人的一生也有許多遺憾。人們常把人比作花朵,年輕時含苞欲放,亭亭玉立,但時間一過就枯萎凋謝了,只帶來無限惆悵。 美國有一個名叫茱莉亞•羅伯茨的電影明星,是出名的大美女,一雙明眸顧盼生輝,楚楚動人。她退休後,一家雜誌社前來采訪,要把她的近照刊登在封面上。拍照時,茱莉亞·羅伯茨堅決不讓攝影師給她化妝,因為她希望人們看到她帶著皺紋的臉的真實模樣。這種豁達的精神,實屬罕見。 年紀越大的人越會發現,時間不是在跑,而是在飛!它像一個短跑冠軍,你從後面怎麼追也追不上,怎麼抓也抓不住。人生就在飛跑中度過,令人唏噓傷感。 筆者有一個習慣,買一本書回來,都會在扉頁上寫下買書的日子和地點,作為紀念。現在查閱一些書,真不敢相信十幾年,幾十年已經過去了,當時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書還沒有怎麼看,日子已經“翻篇”了。真的是“飛去如影,不能存留”啊! 現在,問題來了:這樣一個充滿了患難,遺憾和傷感的人生,值得勞駕上帝看一眼嗎?就算看了一眼,還值得他花功夫過問,甚至審判嗎?人們是否可以像一首流行歌所唱的那樣,對上帝說“煩著呢,別理我”? 上帝若不存在,當然就不存在上帝的審判了。但如果聖經所記載的上帝真實地存在著,那麼他對我們是什麼態度呢?不聞,不問,不理,不睬?還是關心,愛護,引導,眷顧呢?如果是前一種情況,為什麼有時人們巴不得上帝“介入”,“插手管一管”我們的人生?如果是後一種情況,為何還會有許多苦難?上帝到底在哪裡呢? 我們是否像約伯一樣,想過這些問題? 禱告:主啊!求你將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我,使我真知道你。阿們!  歡迎您上網  behold.oc.org  閱讀更多好文。《OC舉目》面對當代挑戰,與教會同行,和跟隨基督的您一起成長。

    閲讀全文…

  • 選擇的智慧(小剛)2024.03.26

    還有誰的選擇比耶利米更智慧呢?他沒有路,耶和華的路就成了他的路。

    閲讀全文…

  • 末世雙城──新耶路撒冷和巴比倫(吳獻章)2023.06.28

    約翰通過“末世雙城”呼籲:不要選錯!因為在上帝永恆的計劃中,在通往永恆的道路上,人的選擇決定了自己的結局。

    閲讀全文…